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介绍了以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色织仿毛灯芯绒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特点,为了改善织物的吸湿性,经纱和地纬采用了涤棉混纺纱,绒纬采用中长涤纶纱;为了改善手感,在常规涤纶纤维中掺用了部分细旦涤纶。后整理工艺结合了本产品原料特点,注意了静电问题,并重点突出仿毛风格,采用柔软整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涤纶长丝仿毛产品的国外概况和我国“一条龙”开发状况,以部分产品为例总结了从原料、纱线、织造到染整的加工工艺与产品仿毛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涤纶长丝仿毛产品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涤纶仿毛织物的原料配置以及其染整加工工艺,分析了碱减量、柔软整理等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用凉爽涤纶纤维、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和防紫外线涤纶纤维为原料,设计开发了5种凉爽型防紫外线涤纶针织面料,对其内在质量、舒适性能和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面料的编织工艺参照普通涤纶长丝,但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上机张力.采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所开发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作为防紫外线纺织品使用.与4种双面织物相比,纬平针织物的顶破强力、保温和防紫外线性能较差,但透气、吸湿和透湿性能好,可根据产品用途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涤纶仿毛织物的原料配置以及其染整加工工艺,分析了碱减量,柔软整理等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交络丝是一种新型织物原料。本文通过试织、对试样进行性能测试,并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优序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定量分析评价,详细讨论了交络丝与涤纶低弹丝交织、纯涤纶低弹丝针织物和同类毛织物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交络丝与涤纶低弹丝交织的纬编针织外衣面料较纯涤纶低弹针织面料更接近同类毛织物风格,是改善涤纶低弹针织物仿毛特性风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色织牵丝呢是应用涤纶牵伸丝与涤纶短纤纱交并加捻,并与涤纶网络丝搭配应用,采用合理的组织结构及色纱排列,研制出的仿毛产品.该产品具有:布面挺括、丰满、弹性好.光泽柔和、耐磨性好.抗起毛起球等特点,是适于做西装及各种款式的服装面料.一、原料的选择为了达到理想的布面效果,经纱和纬纱均选用150D/30F涤纶牵伸丝与16.4~(ter)涤纶短纤纱交并加捻,捻度为59捻/10cm,再与270D涤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涤纶机织面料的穿着舒适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涤纶机织面料吸湿排汗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机织面料经吸湿排汗整理剂整理后,涤纶纤维表面形成了由吸湿排汗整理剂构筑的粗糙亲水界面,使其吸湿排汗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最佳整理工艺为温度130℃、时间2min、浓度15g/L,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可达0.576。  相似文献   

9.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貌、机械力学性能、疏水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原料配比对产品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富含大量的纳米SiO2颗粒和SiC颗粒,且适当提高涤纶纤维的含量,可改善试样的机械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基于以上良好的性能,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可用于防水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化钎仿毛产品的现状,通过对ATY仿毛织物的原料选用,交并交织交捻交混的多重加工,织造和染整工艺的试验研究。提出了ATY仿毛的技术途纤,论述了ATY仿毛织物开发中,控制单丝纤度,优化变形工艺和采用松式染整等技术措施对提高产品毛型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几种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线,对其机械性能和热收缩率与纯毛纱线及涤纶低弹丝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织物的仿毛效果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可为化纤仿毛的纱线结构设计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仿毛织物所追求的风格特点,探讨了在设计织物时,原料选用、组织、经纬纤度、紧度的配置;织物色彩及花型的特点以及后整理要求.同时探讨了织物各结构参数与起毛起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70/30混纺纱线为原料,13.1tex混纺普通纱为经纱,15.6tex混纺竹节纱为纬纱,开发的平纹组织交织形成的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面料。对具有抗菌和防紫外线功能的再生竹纤维/细旦涤纶纤维面料的服用性能和风格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面料舒适柔软,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以及防风性能,细腻匀整滑爽,适宜开发成环保功能型内衣面料,在功能性纺织服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差别化涤纶仿毛纱线直径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涤纶空气变形丝、三异混纤丝、复合共纺丝、假捻变形丝、异收缩丝和细旦长丝的纱线直径系数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探讨了预加张力对纱线直径系数的影响,供仿毛织物结构设计及工艺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针对目前府绸类织物存在的问题,改造传统的府绸用料,用新型纱线锦轮异形长丝作纬纱,涤棉纱作经纱来设计府绸织物,不仅提高了织物的府绸效应和丝绸感,改善了织物经纬向强力相差悬殊的状况,而且提高了织物的耐磨次数,从而提高织物服用性数。  相似文献   

16.
测试了再生涤纶纤维纱的性能,包括强伸性、弹性回复率、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等指标,并与相同线密度的涤纶纱、涤棉混纺纱与纯棉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涤纶纱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涤棉混纺纱和再生涤纶纤维纱,后两者的断裂强度相近;再生涤纶纤维纱的弹性回复率小于涤纶纱,毛羽多于涤纶纱且毛羽长度为3 mm,4 mm和5 mm时再生涤纶纱的毛羽指数较大;再生涤纶纤维纱条干的CV值大于纯棉纱,小于涤纶纱,与涤棉混纺纱相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已有的特征指标,对涤和棉纤维的各特征值进行选择和分类.利用系统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特征指标进行了比较,最终选用异形度指标对纤维进行分类,实现了纱线混纺比的计算.研究表明,对于涤棉混纺纱线,异形度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纤维间的差异.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较系统聚类方法,能有效地将纤维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以60tex阳粘毛弹力纱、52tex涤粘弹力纱、35tex涤弹力纱为原料,通过原料配比和包覆、络筒、倍捻、定形、整经、织造等工序,经过对设备和工艺参数的调整,生产出一种适用于秋冬休闲服饰的弹力仿毛织物.  相似文献   

19.
Outlast腈纶型空调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纤维",利用棉/腈空调纤维混纺纱线与Viloft/涤纶混纺纱、中空涤纶纱、低弹涤纶丝交织,设计开发了单面和双面系列保暖针织面料,其产品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调温性,也指出了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触媒纤维纱线与涤纶长丝以不同比例和不同组织结构进行纬向嵌织制得织物样品,通过KES风格测试仪在标准环境中测得试样的16项力学性能,由风格计算公式获得各组试样基本风格值,将纯涤纶织物与所设计的各嵌织比例及各组织结构的试样进行织物基本风格值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涤纶织物相比,嵌织入光触媒纤维纱线的织物柔软度增强,且随光触媒纤维的比例增加而增强;但织物的爽滑度、平展度受光触媒纤维比例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织物的各项风格值,试样中二上二下斜纹组织织物较适合用做夏季衬衫面料,为使丰满度适合夏季服用光触媒纤维嵌织比需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