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国松  姚成 《化学试剂》1996,18(6):337-339,345
在pH4.P的介质中W(Ⅳ)与 新有机试剂4-(50溴-2-噻唑偶氮)邻苯二酚和二苯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电中性三元离子缔合物,其组成比W(Ⅳ):5-Br-TAPC:DPG为1:2:2。  相似文献   

2.
姚成  王镇浦 《化学试剂》1997,19(3):154-157
在pH5.0~5.7范围内,新显色剂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BTAPC)与钼(Ⅵ)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紫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该配合物中Mo(Ⅵ)与BTAPC的组成比为1∶2;其λmax为560nm,对比度(Δλ)为128nm;在20℃、pH5.2和μ0.1时,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3.02×1010,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0为8.11×104L·mol-1·cm-1,真实ε560为7.67×104L·mol-1·cm-1。钼含量在0~0.72m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建议了配合物的结构。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合金钢试样中痕量或小量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4-(5-溴-2-噻唑偶氮)邻苯二酚(5-Br-TAPC)显色剂,并用于钛(Ⅳ)显色反应研究。在pH4.4和OP存在下,5-Br-TAPC与钛(Ⅳ)形成2:1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4nm,对比度(△λ)114nm,摩尔吸光系数ε644为8.61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为4.98×109(25℃,μ0.1),在0μg~14μg钛/25m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该法用于钢样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新有机试剂4-(6-溴-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6-Br-BTAPC)与钼(Ⅵ)在pH4.7~5.5范围内发生高灵敏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紫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该配合物中Mo(Ⅵ)与6-Br-BTAPC的组成比为12;其λmax为576nm,对比度(Δλ)高达136nm;在20℃、μ0.1和pH5.0时,其表观稳定常数为1.1×1010,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576为8.54×104Lmol-1cm-1。钼(Ⅵ)含量在0~0.72m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该显色反应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而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建议了配合物的结构。本法用于合金钢试样中小量或痕量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o(Ⅵ)与Tiron的反应,发现在pH4.0的HAc-NaAc介质中形成1:1配合物,该配合物在252nm、315nm有两个吸收峰,而在可见光区无吸收峰。测得ε252=6.9×10 ̄3L·mol-1·Cm-1,ε315=3.5×103L·mol-1·Cm-1。据此建立了测定Mo(Ⅵ)的方法,在252nm和315nm处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10-6mol·L-1~2.O×10-4mol·L-1和3.2×10-4mol·L-1~2.0×10-4mol·L-1。检出限分别为8.O×10-7mol·L-1和1.6×10-6mol·L-1.PO_4 ̄3+、SiO_3 ̄2-对测定无干扰,而W(Ⅵ)、V(Ⅴ)、Fe(Ⅲ)等有干扰。该法试用于有机磷合钼聚多酸盐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方法回收率96%~102%,变异系数≤1.l%(n=12)。  相似文献   

6.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光度法测定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光度法测定铝(Ⅲ)的实验条件及反应机理。该显色剂在pH4.2水溶液中呈红色,λmax=520nm,与铝(Ⅲ)形成配合物后呈黄色。其配合比为1:3,最大吸收峰为λmax=435nm。测得摩尔吸光系数ε435=1.67×104L·mol-1·cm-1。该方法灵敏度好,在0.00~8.0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简便,稳定性好。用于钢中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合成的新试剂5-Br-TAR为往前衍生试剂,首次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为对离子试剂。以含1×10(-2)mol·L(-1)的pH5.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3.5×10(-4)mol·L(-1)的S.D.S.的甲醇-水(68:32,V/V)为流动相,在C(18)柱上,15min内分离测定了Co(Ⅱ)、Rh(Ⅲ)、Cr(Ⅵ)的5-Br-TAR配合物。当SNR=2时,检出限分别为0.49、0.32、0.44ppb。用于废水及电镀液中Co(Ⅱ)、Cr(Ⅵ)的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CPARH的合成及Ag(Ⅰ)-CPARH络合物的光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5-(2-(4-氯苯酚)偶氮)-罗丹宁。在pH6.95的NH4Ac缓冲溶液中,当有0.18%的SLS存在时,Ag(Ⅰ)与CPARH形成1:1络合物,λmax为480nm,ε为1.0×105L·mol-1·cm-1,Ag(Ⅰ)含量在0.011~5.40μg/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所提出的方法用于精铜矿中微量银的测定,相对误差在5.0%以内。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固相合成、X射线衍射分析和交流阻抗法测定了BaO-Gd_2O_3-TiO_2体系的相关系、相结构与电性质。发现在研究的部分体系内有两个三元化合物新相:BaGd2Ti_4O_(12)属正交晶系,其晶胞参数为:a=1.21372nm,b=2.23265nm,c=0.38195nm,V=1.034970nm ̄3,Z=4;Ba_(11)Gd_4Ti_7O_(31)属六方晶系,其晶胞参数为:a=0.59547nm,c=2.97197nm,V=0.91263nm ̄3,Z=1。在研究的部分体系内含有13个单相区,25个二相区,13个三相区。测定了相关物相的电导和介电常数,发现BaGd_2O_4与Gd_2Ti_2O_7有很高的介电常数(ε’>200),是很有希望的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0.
苯基荧光酮直接显色测定水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苯基荧光酮(简称PF)作显色剂,直接显色测定水中微量铅的新方法。显色体系在pH=10.5,NH_4Cl─NH_3·H_2O的缓冲溶液中生成Pb:Pf=1:2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λ_(max)=578nm,ε_(578)=2.35×10 ̄4L·mol ̄(-1)·cm ̄(-1),在50ml溶液中,Pb10~20μg符合比尔定律,其检出限为0.2μg·50ml ̄(-1)。该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和工业废水中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叙述镧(Ⅲ)-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PVA和CPB存在下)胶束增溶配合物的特性。pH=10.1时,La3+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PVA、CPB存在下)生成1:4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05nm,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105L/mol·cm。该配合物形成稳定常数(LOgβ)为15.9。0~80μgLa3+/50mL,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镍基合金镀层中的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423~773K温度范围内利用阻抗谱测定了多晶固体电解质La_(1-x)Ca_xF_(3-x)(x=0.01,0.03,0.05,0.07,0.09)的电导率随CaF_2含量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温度区间的表现电导激活能。结果表明,掺入1%~9%(mol)CaF_2的LaF_3其电导率比LaF_3单晶有很大提高(10倍左右),其电导率数量级在10 ̄(-4)~10 ̄(-2)S·cm ̄(-1)之间,其中La_(0.95)Ca_(0.05)F_(2.95)具有最高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5-(4'-硝基-2'-羧基苯基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4NRACP)的合成。经柱层析提纯,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该试剂在溴代十六烷吡啶存在下,在无水乙醇溶液中与Eu(Ⅲ)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λex/λem=290nm/340nm,其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mol·L-1,检测限为1.5×10-10mol·L-1。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的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TADNm,研究了TADNm与Ni(Ⅱ)的显色反应。在pH6.60的缓冲溶液中,0.020%SLS存在下,Ni(Ⅱ)与TADNm形成1:1的红色络合物,λmax为510nm,ε为5.0×104L·mol-1·cm-1,稳定常数为3.8×1012。方法用于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光度法测定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曙  王宝萍 《化学试剂》1995,17(5):301-303
研究了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光度法测定铝(Ⅲ)的实验条件及反应机理。该显色剂在PH4.2水溶液中呈红色,λmax=520nm,与铝(Ⅲ)形成配合物呈黄色。其配合比为1:3,最大吸收峰为λmax=435nm。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铁(Ⅲ)-苯芴酮-Tritonx-100体系测定锰镍铜中的铁。铁与苯药酮二元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可达6.4×10 ̄4L·mol ̄(-1)·cm ̄(-1),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后,铁与苯芴酮生成三元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值提高到2.4×10 ̄5L·mol ̄(-1)cm ̄(-1).铁(Ⅲ)含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2.3%,平均回收率96.2%。反应选择性好,用于测定锰镍铜中的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显色剂6-Me-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pH=3.0 ̄6.5范围内及乙醇存在下,Cu(Ⅱ)与6-Me-BTAEB形成一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6.00×10^4L·mol^-1·cm^-1,铜浓度在0 ̄25m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铝合金和工业污水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pH=30~45,CrⅢ与EDTA和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生成紫红色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50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598×102L·mol-1·cm-1,铬(Ⅲ量在0~2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磷铁矿中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Rh(Ⅲ)-TAC-CTMAB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Rh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用2-(2一噻唑偶氮)-对甲酚(TAC),在pH5.0的HAc-NaAc缓冲液中分光光度法测定Rh。Rh(Ⅲ)与TAC的络合比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680nm=1.25×104L·mol-1·cm-1,在1.2~8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特征灵敏度为0.085μg/mL(1%吸收)。试验了贵金属及常见金属的干扰情况,并研究了干扰消除的方法,EDTA的加入可以消除一定量的Cu、Co、Ni、Zn的干扰。对催化剂试样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变异系数均小于3%。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钨酸盐和罗丹明B(RB)光度法测定铂,铂(Ⅳ)与钨酸铵和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3.41×107L·mol-1·cm-1,铂量在0~0.11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缔合物至少稳定96h,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t(Ⅳ):RB=1:4,考察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测定铂(Ⅳ)的适宜条件为[H2SO4]=1.3mol/L,[WO42-]=1.2×10-4mol/L,[RB]=4.2×10-5mol/L,0.08%PVA。本法已用于铂矿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