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介绍了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总体方案设计,重点说明了网络结构、设备配置、管槽系统以及连接方式等。概述了智能化小区的基本功能和智能化住宅建筑(家居)系统的典型布线方案。  相似文献   

2.
1994年建设部正式提出了小康住宅概念并颁布了小康住宅设计标准。1997年,国家正式进行住宅制度的改革,住宅建设成为房产开发商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行为。1998年以来我国从南到北兴起了建设“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热潮。相应地,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也就成为一个热点。1智能化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准则智能化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应以ISOll801、TIA/EIA568国际综合布线标准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97为基础,充分考虑小区内各项控制、管理系统功能和具体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实现智能建筑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就必须要做好合理、科学的综合布线设计工作。实现综合布线的智能化管理对于提升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传统综合布线和智能布线系统的区别、北京电视台的智能型布线系统的现状以及北京电视台智能型布线系统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设计作了系统性的论述;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的宽带网络、综合布线、家庭自动化三大关键技术问题作了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禅锦玉 《电子世界》2014,(3):162-162
综合布线技术属于结构化布线的一种,跟传统布线技术相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具有传统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要求,综合布线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小区和家庭都采用了综合化布线系统。本文就综合布线系统和传统布线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综合化布线系统的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涛 《信息通信》2012,(6):286-287
阐述了建筑智能化技术中系统集成技术和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从设计、施工、人员素质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建筑智能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建筑智能化建设发展的建议,最后简要概述了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水平会影响到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文章结合"博尼智能"物联网平台特点,就其在智能化住宅小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小区中的应用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
韩玮  辛云宏 《电子科技》2013,26(10):79-82
某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电气设计是整个项目设计的一部分。电气设计包括强电设计和弱电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弱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此项目的特点,分析了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整体设计思想,然后介绍了各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最后通过部分综合布线系统图,进一步阐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和配置。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发展,在各级校园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校园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如何进行各种系统布线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各种系统采用的线缆不同,但又必须协同实施,这样既能提高布线的效率,也能降低布线的成本。本文对校园智能化系统中的布线设计部分进行探讨,提出了各子系统的布线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实现智能建筑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就必须要做好合理、科学的综合布线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内部的基础设施之一。调查和分析国内以往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结果,证明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选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它与技术方案的优劣、工程造价的高低、满足用户的要求和今后发展的需要等都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在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选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点。例如,国内外厂商产品的宣传资料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一些书刊文章的介绍也莫衷一是,不少用户在产品选用时无所适从。所以,国内不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成后的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我们选择10个有关的题目组织系列文章,每个题目一篇,每期刊登一篇,连续刊载,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专家和业界人士的关心、讨论和争鸣,促进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提高。这个系列文章的总体题目叫“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选用系列谈”。10个子题目是:1郾产品选用依据的标准2郾国内产品能否优先采用3郾综合布线系统的综合范围4郾如何选择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5郾如何选用宽带接入网6郾产品质量保质时限长短的实际意义7郾6类缆线采用的方方面面8郾如何权衡采用屏蔽电缆和光纤光缆9郾铜线电缆的未来10郾光缆的前程似锦广大读者对本系列讲座如有要求和建议,请及时向本刊反映。电话: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智能化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等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并阐述了这些方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当今世界数据通信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通信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大楼、智能化小区全面建设,我国综合布线数字对称电缆近十多年有很大发展,5类、超五类数字对称电缆制造技术日趋成熟,然而,高速发展的网络应用对带宽的需求不断增加,250MHz带宽将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五类、超五类数字对称电缆技术性能已不能满足未来的布线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带宽在250MHz以上甚至更高的六类、七类电缆便应运而生,将迅速成为市场主导产品以满足未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邓永红 《电视技术》2002,(8):44-46,49
结合邵阳广电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的经验,从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组成、产品选型、管槽设计与管线铺设及系统测试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广电智能化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以南京有线网为基础,从设计到施工规范几个角度讨论了智能化小区的建设细节。南京有线网包括A网与B网两张覆盖全市的接入网,其中A网为传统的同轴电缆与光纤混合网(HFC)并基本完成了750MHz改造,具备了双向传输功能。B网为纯数字的宽带IP网,全部由光纤构成,与A网平行铺设,可以提供各种网络业务服务。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具备了多种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方式。在A网上采用Cable Modem方式为单机用户或小型用户组提供智能化小区接入服务。在B网上可以采用光纤到小区方式,为小区用户提供10M到桌面的智能化小区接入服务。在这设计这上,结合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明确了相应的信号要求、设备环境、布线要求,严格施工规范。从而在智能化小区建设中能够同时为用户提供有线电视节目和宽带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6.
1 智能小区的概念和组成 当人们提到智能化系统时,首先想到的是智能大楼、智能布线系统。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概念并非是一个新名词,它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对建筑物所应具备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和管理等一系列功能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早在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集团UTBS公司在康乃狄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组成、目标、原则、衡量标准出发,结合“中铁·百年印象(I)期”住宅小区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具体项目,从住户家庭可视对讲、小区闭路电视监控、小区电子巡更、停车场、小区背景音乐/事故广播、小区门禁、机房UPS备电系统共七个子系统构建与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智能化大厦子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建设智能化大厦的意义,作为智能化大厦传输平台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大厦的建设或改造同期进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综合布线系统来组成各种网络、智能化大厦如何适应中国国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小区以不争的事实在全球以及中国快速发展 ,可以说它们是信息技术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结合点的必然结果 ,也是IT产业向传统建筑产业以及人们生活渗透的必然结果。为此 ,《广东通信技术》2001年No.4特以“智能化小区”为主题 ,组织征文活动 ,希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学者拔冗参与 ,踊跃投稿 ,同时也欢迎各设备厂家刊登你们的技术方案 ,内容可涉及 :(1)综合布线系统(2)智能化小区的范畴与功能目标(3)LONWORK技术在智能化小区中的应用(4)智能化小区系统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小区以不争的事实在全球以及中国快速发展 ,可以说它们是信息技术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结合点的必然结果 ,也是IT产业向传统建筑产业以及人们生活渗透的必然结果。为此 ,《广东通信技术》2001年No.4特以“智能化小区”为主题 ,组织征文活动 ,希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专家、学者拔冗参与 ,踊跃投稿 ,同时也欢迎各设备厂家刊登你们的技术方案 ,内容可涉及 :(1)综合布线系统(2)智能化小区的范畴与功能目标(3)LONWORK技术在智能化小区中的应用(4)智能化小区系统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