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兆生  熊洪俊 《山西建筑》2009,35(30):14-15
探讨了体育场馆防灾避难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体育场馆防灾避难综合利用的设计原则,分三个层面探讨了体育场馆防灾避难综合利用的模式,以使体育场馆成为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灾害的频发致使防灾避难空间的开发建设尤为迫切,在综合论证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具有优势的基础上,针对避难使用需求提出了六项平灾结合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内应急避难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之间的不连贯导致基于城市应急避难目标的体育场馆更新的理论不完善、调研不全面、操作不系统。文章立足建筑学,结构研究与行为分析并重,城市层面与建筑单体层面兼顾,探讨了基于城市应急避难目标的体育场馆更新的可行性,提炼模式语言及其策略方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其场址通常选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等处,与其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布局特点的分析和同类大跨公共建筑性能的比较,肯定了体育场馆具有潜在的应急避难优势。进行了体育场馆平灾转化能力开发的应用性研究,对室外开敞空间提出前期引入防灾单元设计理念、强化应急设施的预备、兼顾环境要素的适灾性的应灾设计对策,对主体建筑提出采光通风自然化、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增强辅助用房通用性的应灾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6.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改建工程,将防震减灾与公园改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被北京市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成为全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和挂“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的公园。目前该公园已具备11种应急避险功能。包括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  相似文献   

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和规范化管理.是地震多发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其特殊的空间位置.常常作为有效的应急避难场所,成为游憩、观赏、生态等功能以外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蕊 《新建筑》2009,(2):98-10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防灾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与避难场所在面积、空间位置等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各类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同时根据灾时避难和救援的要求,总结出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绿地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并从总体设计、元素设计和细部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防震避难空间规划探讨——以西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  郑岭  高捷 《规划师》2011,27(8):19-25
日本、我国台湾等地的防震避难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包括:以防灾生活圈作为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结合城市用地分级设置避难场所,有效组织防灾避难的通道系统.借鉴以上经验,我国大陆城市防震避难空间体系应以防灾生活圈作为组织核心,由三级防灾生活圈与防灾隔离带共同构成.西昌城区防震避难空间规划基于以上体系,结合避难场所划定防灾生活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体育场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定义尚无明确定义,其标准的缺位造成建设资金浪费、建筑功能不全、系统档次不均衡等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类体育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的同时,现有体育场馆的数量不足、设施陈旧及功能单一等问题也日益凸现。面对这个现实矛盾,各级政府逐渐将体育场馆的改造和兴建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赵静  娄梅  樊濬 《福建建筑》2009,(11):22-24
天府住宅小区由四栋30层高层住宅组成,从营建和谐共生、人性化、邻里空间、自然生态绿色的健康社区、节能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对道路、公共建筑、景观、防灾减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住宅区单体设计与规划相结合,采用内敛式布局,能充分利用场地。  相似文献   

12.
防灾公园在平灾两种情况下具有两种不同的作用,灾时对紧急避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徐州淮塔改建为防灾公园的案例,对完善防灾公园的功能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从生态景观、应急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徐州的防灾公园改建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体育场馆消防设计性能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某大型体育场馆设计工程中存在的超出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问题,分析体育场馆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安全目标.设置5个火灾场景,采用FDS模拟火灾烟气运动,并计算ASET;采用EVACNET4网格节点式疏散模型数值模拟方法计算RSET,从而对其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王长忠 《山西建筑》2009,35(13):194-195
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从而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吴尚杰 《福建建筑》2014,(10):26-28
本文对漳州招银高速公路伍凤山隧道的运营通风设计原则、通风方式和风机布置进行计算和研究。同时结合隧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隧道的防灾救援设计各系统的作用,并对火灾发生时如何综合应用利用系统就行火灾救援进行了说明。对我国隧道防火设计和防灾救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琳琳  周立民 《山西建筑》2010,36(20):26-27
简要介绍了防灾公园的定义和防灾功能,重点探讨了防灾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统筹规划设计、有效利用开放空间和绿地、平灾结合及安全保障四个方面,并阐述了规划设计程序要点,以期指导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社区防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编制社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内容与要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灾害防御中,可以通过环境设计来减轻的灾害划分为防灾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而不能通过环境设计来减轻的部分,则需要通过防灾知识宣传、应急响应的管理以及相应的社区居民自救及灾害预防、恢复重建等预案的建立与演练来减少社区在未来各种灾害作用下的影响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灾害应对周期的理论,对减灾、预备、应对和恢复重建设四个阶段在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完善防灾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在建设开发中逐渐成型局部高密度状态,在全球化灾害多发的环境下,城市高密度地区的易损性显著,应充分利用其立体化空间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地下空间具备先天的防灾特性,可以针对不同灾害中发挥相应的防灾作用,并与地面防灾空间协同构建立体化的防灾空间体系。根据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防灾角色与定位,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建设中兼顾防灾的规划思路,通过分析适合防灾用途的地下空间特点,对其空间和功能要求进行了研判,并进一步提出了引导方法和规划策略,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防灾空间规划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