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联用同时测定皮革中Cr(Ⅲ)和Cr(Ⅵ)的迁移量,通过交联淀粉微球分离柱,分离Cr(Ⅲ)-Cr(Ⅵ)并去除其他离子干扰,线性在0.1mg/L-20mg/L范围内。该方法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1%~3.7%,检出限为5μg/L,样品分析速度为30样/h。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可以避免繁琐的样品处理,克服色度的干扰,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可满足测定皮革中Cr(Ⅲ)和Ct(Ⅵ)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废弃革制品中的皮革为吸附剂,进行了去除废水中Cr(Ⅵ)的研究。考察了废弃革制品皮革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废弃革制品中皮革吸附Cr(Ⅵ)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方程拟合;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Cr(Ⅵ)的去除率在不断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吸附时间延长,废弃革制品的皮革对Cr(Ⅵ)的吸附量逐渐增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废弃革制品的皮革吸附剂吸附Cr(Ⅵ)的吸附过程;溶液pH值增大,废弃革制品的皮革吸附溶液中Cr(Ⅵ)的吸附量随之减小;而温度升高,废弃革制品的皮革吸附Cr(Ⅵ)的吸附量增大的幅度不是很大。故利用废弃革制品的皮革制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Cr(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民用碳渣对深色革提取液脱色后,用分光光度法对其中Cr(Ⅵ)含量进行测定。碳渣对有色溶液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在30℃,pH=11.0的条件下,用3g碳渣对20mL的提取液脱色3h,除了黄色染料溶液外,其余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对Cr(Ⅳ)离子不吸附,排除了检测中有色溶液对Cr(Ⅳ)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K.K.  Singh  S.H.  Hasanb  M.  Talat  V.K.  Singh  S.K.  Gangwar  龚英 《北京皮革》2010,(4):74-80
麦麸,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已经成功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本研究考察了多种工艺参数(包括接触时间、吸附物浓度、介质pH值、温度)对于Cr(Ⅵ)的除去效果的影响。去除Cr(Ⅵ)的最大能力为310.58mg/g,这是在pH值为2.0、Cr(Ⅵ)起始浓度为200mg/L以及温度为40℃的条件下得到的。pH值不仅会影响Cr(Ⅵ)的去除效率,还会影响Cr(Ⅵ)还原为Cr(Ⅲ)的效率。参照一级可逆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Cr(Ⅵ)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考察了不同温度时Cr(Ⅵ)从溶液中吸附到固体(麦麸)表面的过程,并分析了多种热力学参数,即△G0、△H0、△S0。吸附过程本身是吸热的自发过程。当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平衡进行描述时,发现该吸附平衡是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的。脱附试验证实Cr完全从麦麸表面脱附的情况发生在DH值为9.5时。  相似文献   

5.
论文考察了皮革和羊毛纤维中Cr(Ⅵ)的形成与毛革两用革生产过程中Cr用量及熨烫温度的关系。制定了皮革和羊毛纤维中氧化铬含量。增加碱式硫酸铬用最会使皮革和羊毛纤维中铬含量升高。相应地,通过DIN 53314(IUC 18:1997)方法检测出的皮革和羊毛纤维中Cr(Ⅵ)含量也增加。熨烫温度升高也会使皮革和羊毛纤维中Cr(Ⅵ)含量增加。 为消除深色萃取物中染料带来的Cr(Ⅵ)含量测定时的假正值,向萃取液中加入溴水,并在萃取液透明的情况下重复测定Cr(Ⅵ)含量。对比结果显示向萃取液中加入溴水,检测出Cr(Ⅵ)含量值较低。溴水的加入能够消除染料对Cr(Ⅵ)含量测定的干扰,即消除假正值。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吸附铬(Ⅵ)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天然高分子产物壳聚糖作为固体萃取剂吸附Cr(Ⅵ)的动力学行为,考察了溶液的pH值、Cr(Ⅵ)起始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溶液的pH值能够显著影响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效率,实验最佳pH值为4.0,分别运用Lagergren一级、HoYS二级、Elovich方程和粒子内部扩散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比较研究,实验数据符合HoYS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942。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食品中Cr(Ⅲ)和Cr(Ⅵ)分离并用ICP-MS仪进行测定方法.食品经微波消化后,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以^45Sc为内标元素,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该方法加标回收率是98.6%-99.6%,相对标准偏差RSD是2.1%~3.5%,检测限是0.006-0.01ng/ml,可用于食品以及饮用水、废水中Cr(Ⅲ)和Cr(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复合凹凸棒介质(CAM)对Cr(Ⅵ)的吸附行为,拟合了吸附等温线,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CAM对Cr(Ⅵ)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但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规律;分别计算了热力学参数△G0、△H0、△S0,表明该吸附为熵驱动、吸热、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乳状液膜法进行皮革中Cr(Ⅵ)含量测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状液膜法对皮革试样浸取液进行处理,分离其中的Cr(Ⅵ),而后用双空白法测定分离液的Cr(Ⅵ)含量。同时用KMnO4氧化法分别测定分离前后试液的总铬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法可以高效地分离皮革试样浸取液中的Cr(Ⅵ),分别测定分离前后溶液的总铬含量,即可以计算皮革试样中Cr(Ⅵ)的含量。本方法测试准确,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以Cr(Ⅵ)离子吸附效果为目标,对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污泥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改性效果对比,确定了HNO3改性方法,并对其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10 mol/L的HNO3作为改性剂、炭酸比1∶15(m∶V)、改性2.0 h。改性后活性炭用于废水吸附以去除Cr(Ⅵ)离子,在改性活性炭用量为5.00 g/L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3.9%和25.17 mg/g,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吸附量提高了140.3%。改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543.92 mg/g和103.5 mg/g,碘吸附值提高了28.9%,而亚甲基蓝吸附值略有降低。N2吸附 脱附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HNO3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从715.576 m2/g增至1020.161 m2/g,增大了42.6%;总孔容由0.353 cm3/g增长到0.608 cm3/g,提高了72.4%;中孔孔容由0.344 cm3/g增长到0.393 cm3/g,增长了14.2%。结果表明,HNO3改性可大幅提升脱墨污泥活性炭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皮革中Cr6+的存在及检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扼要探讨了铬的两种化学形式Cr(Ⅲ)和Cr(Ⅵ)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Cr(Ⅵ)在皮革中的形成原因,并讨论了皮革中Cr(Ⅵ)的提取和测定方法。介绍并评价了一种新的Cr(Ⅵ)分析方法:流动注射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用固体酸(氨基磺酸)代替二甲酚橙褪色光度法中的硫酸,实现全固体混合试剂,快速测试水中的铬(Ⅵ)。混合试剂在避光条件下至少可保存1年。  相似文献   

13.
冯练享 《中国皮革化工》2007,24(6):19-21,30
就近年来测定皮革废水中微量Cr(Ⅵ)的几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了论述,主要是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熄灭法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加脂剂组分对成革中Cr(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热对皮革的作用,分析了一些制造皮革亚硫酸化加脂剂的组分在皮革中对Cr(Ⅵ)含量的影响,发现制造加脂剂组分的碘值高低与诱发皮革中Cr(Ⅵ)的产生直接相关,而与制造加脂剂的原料来源无关。如在相同的光热条件下,植物类梓油诱发力最强,鱼油其次。本文也同时描述了能够降低成革中Cr(Ⅵ)的铬能净助剂、国产塔拉栲胶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管式气氛炉高纯氦气保护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检测黑木耳中的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的方法。采用管式气氛炉在高纯氦气保护下对黑木耳进行炭化,用含0.5 mmol/L EDTA-2Na的60 mmol/L硝酸铵(pH7.0)溶液与铬离子络合反应,络合后的Cr(Ⅲ)和Cr(Ⅵ)均在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60 mmol/L硝酸铵)上保留,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结果表明,标准溶液Cr(Ⅲ)和Cr(Ⅵ)的浓度在0.1~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达到0.9998以上。Cr(Ⅲ)和Cr(Ⅵ)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0%~91.0%、80.2%~92.3%,RSD分别为2.0%~3.4%和1.5%~3.7%。该方法能够一次性检测出Cr(Ⅲ)和Cr(Ⅵ)的含量,技术可靠,准确率高,可用于黑木耳中Cr(Ⅲ)和Cr(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归纳了皮革加工过程和贮存环境中产生Cr(Ⅵ)的影响因素,如加脂剂、pH、检测方法、贮存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等,并详细阐述了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皮革工业中Cr(Ⅵ)的含量,概括了防治或减少皮革中Cr(Ⅵ)含量的主要措施。提出皮革中Cr(Ⅵ)超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制革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控制好工艺参数外,还应具体分析产生Cr(Ⅵ)的主要原因并利用联合防治的方法确保皮革中Cr(Ⅵ)达标,以期为制革企业治理皮革中Cr(Ⅵ)提供参考方法,加快推动皮革企业的清洁生产,使我国的制革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染料对革中Cr(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国际标准的DIN5 3 3 1 4方法 ,测定成革中Cr(Ⅵ )的含量 ,并且讨论了不同染色在紫外、浸汗、老化等条件下 ,对成革中Cr(Ⅵ )含量的影响。在 3种外界条件下 ,紫外光照对成革中Cr(Ⅵ )含量影响最明显 ,而不同的颜色中又以直接红对成革中Cr(Ⅵ )含量干扰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制革废水中微量铬(Ⅵ)测定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练享  陈均志 《西部皮革》2005,27(12):36-38
综述了近年来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熄灭法三种方法在测定废水中微量Cr(Ⅵ)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氢氧化镝与Cr(Ⅲ)离子的共沉淀来分离Cr(Ⅲ)、Cr(Ⅵ),并测定总合铬量的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样本中。Cr(Ⅲ)离子经该方法可定量回收,而Cr(Ⅵ)离子的回收值则低于10%。实验研究了影响定量沉淀因素,包括氢氧化镝的量和pH值,离心速度和定量沉淀实验的取样体积。没有发现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对待测离子的分析产生阻碍。本实验的检测极限(k=3,N=15)分别为Cr(Ⅲ)0.65g/L和Cr(Ⅵ)0.78g/L。实验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由参照物对比  相似文献   

20.
河流被重金属污染,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重金属的去除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印度Uttar Pradesh城市Kanpur和Unnao两个相近地区以它们的皮革工业而著名。这些制革厂将其含有铬的废液排放到附近的水道里面,最终与Ganges河汇合。未处理的制革废液含有2.6733mg/L±0.323mg/L到3.268±0.73mg/L的铬。由于微生物存在于各式各样的环境重压之下,而金属的重压就是其中之一,在保持自然选择的同时,微生物从制革废液中被分离出来了。在Cr(Ⅵ)浓度较高的情况下(1.0mg/L-4.0mg/L),细菌(推测为假单包菌)成为琼脂平板上的优势菌株。短期的生物吸附研究(72h)显示了在培养基中十分有意义的金属还原反应,尤其是对金属有较大程度的减少,从0h的1.0±0.02、2.0±0.01、3.0±0、4.0±0.09,到72h的对应值分别为0.873±0.55、1.840±1.31、2.780±0.03、3.502±0.68。金属的生物吸附展现了在目前的研究中,自然产生的微生物有足够的潜力来减轻金属对环境过度的污染,而且能够用来减少在特殊时间里水溶液的金属铬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