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
在H2O2/醋酸氧化柴油体系中,采用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相转移催化剂(PTC),进行柴油的催化氧化脱硫研究。比较了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C12H25-N+-(CH2)2-N+-C12H25]·2Br-(C12-2-C12·2Br-)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12-2-C12·2Br-作为相转移催化剂,m(PTC)∶m(柴油)=0.002 5,V(氧化体系)∶V(柴油)=0.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h时,柴油脱硫率最高可达84.76%,柴油收率为94.52%。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6):163-169
采用实验和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GM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N,N'-双(十六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丁二铵盐(16-4-16)自组装增黏机制;通过反向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RNEMD)模拟的方法研究蠕虫状胶束体系黏度。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增黏效果,随着双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胶束尺寸逐渐增大;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胶束融合自由能,表现出更强的聚集能力,更容易聚集形成蠕虫状胶束。 相似文献
3.
4.
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35、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BS、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mnolipid对苯并芘(BaP)的增溶能力和对BaP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进行了对比研 究,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g/L时,其洗脱效果:Brij35( 71.3%)>Rhamnolipid( 49.9%)>SDBS(43.2%)> CTAB(13.1%)。通过计算与比较临界胶束浓度(CMC)、摩尔增溶比(MSR)、表面活性剂在土壤表面的饱和 吸附量,几种表面活性剂中确定Brij35为最佳清洗剂。同时探究了液固比、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洗脱时间 对土壤中Ba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洗脱条件为:液固比10:1, Brij35 10g/L,反应温度20℃,洗 脱时间24h。此条件下Ba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2.4%。研究证实了Brij35能促进土壤中BaP的分离以达 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5.
6.
研究环保型 AFFF 的核心成分四碳链表面活性剂(FC-4)溶液在环己烷、正庚烷、航空煤油、溶剂油、0#柴油上的一维铺展性能。用一定量 FC-4 表面活性剂与 1-己烷磺酸钠以物质的量比 1∶1 复配,根据该复配体系的 CMC 值配制浓度为 20 mmol/L 的 FC-4 溶液。得到 25 ℃时液膜铺展长度和时间的关
系,并利用幂指数函数 L=mtn 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不同油面的铺展长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经计算,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均方根偏差(RMSD)小于 1.43,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可以用幂指数函数预测表面活性剂溶液液膜在燃油上的铺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金属还原剂体系 ,在硫酸硫脲金 (Au(Tu) +2 )溶液中还原置换金的性质和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对金还原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使金的置换回收率显著提高 .实验筛选出了 SLS- Al粉还原体系 ,获得了金回收率达 99%满意结果 ,提出了一种在低含量硫脲金溶液中 ,深度置换回收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常用的油田化学表面活性剂为研究目标,采用发光细菌法对其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pH值和矿化度等对生物毒性的影响。结合表面活性剂对细菌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对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进行评价,但对体系条件要求严格,pH值与矿化度对评价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发光细菌法得出的生物毒性评价结论不能简单的推演到其他毒性评价方法,单一的发光细菌法生物毒性评价标准无法全面判断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效应,应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油田化学剂的毒性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74-96
体积压裂理念带来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革命,微裂缝渗吸驱油理论改变了压裂液行业的传统认识。从分子设计入手,合成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配套优选了炔醇纳米二氧化硅油剥离剂,构建研发了驱油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与常规胍胶压裂液体系比较,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改变性能,渗吸效率为38%,驱油效率达20%以上。现场试验见油速度快,投产初期产量高,含水低,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Planning》2014,(Z1):98-102
植物多酚是重要的可再生天然物质,在药理、生化、食品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氮气保护下植物多酚与酰氯反应,石油醚溶解,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石油醚得到植物多酚酯化衍生物,收率90%。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3)
合成了N-十四烷基乙酰胺-?-磺酸钠(STA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和1H-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电导率测定了STAS的Krafft点,为43℃。研究了STAS与OP-10混合物的溶液性质,STAS与OP-10分别以1∶1和1∶7比例复配,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08 mmol/L和0.12 mmol/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溶液表面张力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3):308-312
考查了多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选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作为研究的绒囊形成体系。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0.02mol/L,V(SDBS)∶V(TTAC)=7∶3的体系中加入聚合物,绒囊体系的黏度增加,表面张力减小,分子间摩擦力增大,表面分子的束缚力减小,使体系更加稳定。粒径分析表明,绒囊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PVA后,粒径变大,且分布均匀。对体系进行稳定性研究时,CaCl2和MgCl2均对绒囊有破坏作用,加入PVA的绒囊体系稳定性更好,不易受到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15.
为提升全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以一种改性磺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H-7)作为引气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并与其他几种引气剂试验对比。分析了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与化学组成,并以Waring-Blender法测试了各型引气剂的起泡性与稳泡性,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质溶液浓度变化求得吸附量表征各型引气剂在机制砂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并测试了掺用各型引气剂所得混凝土(C30)拌和物的含气量、泌水率、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坍落度、扩展度以及各指标的1h经时变化,并测试其成型试件抗压强度与收缩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H-7良好的稳泡性与在机制砂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相对其他引气剂是克服机制砂形貌级配差、石粉含量高、组成成分复杂提升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对动物蛋白发泡剂母液进行改性,制备改性发泡剂溶液,并对改性发泡剂的发泡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0.9 g/L的AOS、1.0 g/L的LAS和0.9 g/L的K12复合(三掺)改性的发泡剂,起泡倍数高达90倍,泡沫... 相似文献
18.
以几种O系列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利用表面张力仪、激光粒度分析仪、乳化性能实验等详细研究了它们对水的物理性质(表面张力、喷雾粒径、乳化性能)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以O-8为细水雾添加剂,利用灭汽油油盆火实验研究了含O-8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并用烟气分析仪分析了灭火过程中的烟气(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实验结果表明:O系列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减小细水雾的粒径分布、增强水的乳化性能.与纯水细水雾相比,含O-8的细水雾具有更好的灭火性能,并有利于抑制汽油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在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不同的情况下,不同表面活性剂与磷酸-水玻璃混合浆液的胶凝时间、渗透性以及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注浆试验,总结掺入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磷酸-水玻璃混合浆液注浆量以及结实体体积的基本规律。经综合考虑,不同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最佳值为4~6 g/L,3种表面活性剂与磷酸-水玻璃混合浆液中,掺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浆液性能表现最优。该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注浆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菌株所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增效作用,以菌株Da-6产生的表面活性剂BH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层析(TLC)分析确定BH为脂肽类物质。对BH、鼠李糖脂、吐温80和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能、排油能力和洗脱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并研究温度、NaCl浓度以及pH值对BH表面活性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H的CMC为25mg/L;在72h内乳化指数仍保持在70%,乳化性能较稳定;同一浓度下,排油直径最大为81.00mm,均优于其他3种表面活性剂,排油能力较强;并且在12h时达到最大洗脱率(90.23%),对油泥洗脱效果优异;在温度10~80℃、NaCl浓度0~16%、pH值4~13,BH仍保持较高表面活性,表面张力保持约26mN/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