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办公楼变风量系统末端装置和控制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办公楼内外区负荷的变化情况;从风量、末端风机尺寸、噪声及能耗等方面比较了串联式和并联式风机驱动型末端装置的性能,并以一工程实例比较了四种不同的末端选择方案对室内空气换气次数的影响;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对变风量系统常用的两种控制方式一定静压控制和变静压控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风量HVAC系统热力过程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变风量(VAV)HVAC系统热力过程的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Hopfield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仿真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运行模式可以人大节约能耗,优化运行时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新风、送风以及送到每个被控区域的空气流量也相应变化,能耗和冷冻水温也会相应改变;改进的Hopfied网络不仅对变风量HVAC系统的热力过程进行优化得到了比较满意的优化解,而且其本身也是Hopfield网络很有意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空调负荷的特点,针对目前国内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和比较推荐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VAV),该系统能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送风量随着空调负荷的减少而相应减少,可减少风机和制冷机的动力负荷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4.
变风量系统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变风量空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改变送入房间的风量来满足室内变化的负荷,由于空调系统大部门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所以,风量的减少带来了风机能耗的降低。变风量系统出现后并没有迅速推广,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促使变风量系统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其后20年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美国空调系统的主流,并且在其他国家得到广泛引用。  相似文献   

5.
1引言 在VAV变风量系统中,特殊条件下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模式非常重要,是保证VAV系统稳定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高大空间场所VAV变风量系统中暖通设计方面几个易于出现的难题进行交流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精确控制变风量系统风道静压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举例的方法,论述了变风量系统在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时空气流量的变化是怎样与各个控制环路联系起来从而导致强烈的相互干扰和可能的不稳定性的。本文详细考虑了风道的静压控制,侧重于风道设计和压力敏感元件安装位置之间的关系。从简单系统到包括高层建筑用的较复杂的风道系统都给出了例子。对于这两种情况,本文从能耗、热力性能、声学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的角度论述了静压控制不良的后果。最后,作者介绍了一种通过直接感测变风量热力装置的运行情况来控制风道静压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的概念、发展及其优点,变风量系统的几种控制方法,新风量的控制,末端装置的选择和变风量系统适用范围等问题,其中重点讨论了新风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传东  田应丽  李松  冯璐 《安装》2007,(7):31-33
简要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对变风量末端装置和变风量系统的一些控制方法作了分析,详细论述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定静压控制方法、变静压控制方法和总风量控制方法的控制机理,并借助MATLAB仿真软件绘制出定静压控制的仿真曲线.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HVAC系统中,为了提高在大扰量下的控制精度,模型预测控制(MPC)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变风量(VAV)系统的非线性MPC。该非线性MPC采用具有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NARX)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NARX模型旨在预测VAV系统的受控参数(室温),PSO作为优化器,来获得VAV系统的最优控制变量。通过为成本函数的目标分配不同的权值,本文提出的非线性MPC能权衡VAV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节能需求,以达到不同的控制效果。不同权值的两种方案在实验室的VAV系统中得到了验证,其中方案1仅考虑控制精度,方案2同时考虑了控制精度和节能性。分别将实验得到的两种方案的MPC的控制效果与基于PI控制器的定静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的方案1可以实现室温稳定在设定值±0. 5℃的控制精度范围;基于MPC的方案2显示出更好的节能特性,与定静压方法对比,节能率达到23. 7%。  相似文献   

10.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楼宇中央空调系统,但变风量系统较常规空调要复杂得多。为了研究和分析VAV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解决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各个关键部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而为VAV空调系统的问题解决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李锐  赖学江  厉美飞 《制冷》2007,26(2):77-80
以南宁市某办公大楼的变风量空调设计为例,说明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量、送风管阻力、送风管管径及送风管静压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空调静压送风道合理结构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类型的空调静压送风系统进行了送风均匀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的空调静压送风道送风均匀性并不理想。分析了主风道内静压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静压主送风道应为变截面风道,这样才能保证主风道内的静压恒定,主风道为变截面的静压风道与传统的均匀风道不同,即使由于加工或安装的原因,使主风道的截面尺寸与设计稍有出入,但由于静压箱内的静压分布比较均匀,故仍能保证送风的均匀性,这种新型的静压均匀送风道适合于各种需要均匀送风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在VAV末端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模糊控制和普通PID控制相结合,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VAV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控制.建立了变风量系统空调房间和末端装置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普通PID控制方法精度高、超调量小,特别是对对象参数的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按需供冷和末端调节的VAV实用控制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力无关型变风量空调系统,提出基于按需供冷和末端调节的控制策略,阐述按需供冷和末端调节控制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美国奥莱斯公司的控制模块库,编制压力无关型VAV—BOX控制、送风机变频控制、送风温度设定值优化控制、系统运行时间和请求控制、送风温湿度控制等实用的控制算法模块,并在试验室条件下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VAV空调系统的几个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风量空调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是由其空调系统的正确设计、施工和可靠、先进的控制所决定。本文主要探讨VAV系统的几个主要控制策略,分别讨论其控制原理及作用,凸现了VAV空调系统的一些优势。同时,在一个VAV空调控制系统中是否具有这些控制策略,也是评估其先进性的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世界其他大城市,香港因其特有的噪声问题,有时会被冠以世界最嘈杂的城市的称号。对此,香港政府为改善噪声环境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主要的噪声问题仍然存在,部分缘于其拥挤的城市结构以及八十年代之前城市规划时对噪声污染问题的忽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解决的问题。香港的噪声问题中,又以交通噪声最为严重,80%的香港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该文介绍了香港交通噪声问题及其现行的交通噪声政策,并讨论了现行政策所遇到的问题,最后介绍了由香港声学学会提议的进一步的交通噪声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使用压力有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 ,分析了变风量末端测量室温的时间常数对变风量系统的影响 ,结果显示如果变风量末端测量室温的时间常数在 30秒以内 ,那么可以在变风量系统中使用压力有关的变风量末端。所以通过降低变风量末端测量室温的时间常数 ,就可以在变风量系统中采用压力有关的末端以降低整个变风量系统的造价。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变风量(VAV)空调系统的特性,将VAV系统分解为多个智能体,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回路间的解耦和协调问题。建立了VAV系统的动态仿真程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爆破器材管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邹定祥 《工程爆破》1999,5(2):67-70
对于一个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国际大都市来说,政府对民用爆炸品的严格管理和监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香港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概述了一些在香港得到成功应用的国际上的先进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20.
 An efficient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iezothermoelastic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FGM plates under temperature gradient environments using integrated piezoelectric sensor/actuator layers. The properties of an FGM plate are functionally graded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ccording to a volume fraction power law distribution. A constant displacement-cum-velocity feedback control algorithm that couples the direct and inverse piezoelectric effects is applied to provide active feedback control of the integrated FGM plate in a closed loop system.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ontrol are presented for the FGM plate, which consists of zirconia and aluminum. The effects of the constituent volume frac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feedback control gain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FGM plates are examined. Received: 13 March 2002 / Accepted: 5 March 2003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awarded by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hina (Project No. CityU 1024/01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