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出通知,自2021年8月8日起,《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实施。这是浙江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生态环境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源头防控、过程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规范和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碳排放评价工作而采取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
正1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这意味着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管理办法定位于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此次划定排放配额的企业是年排放量达到2.6万t CO_2当量的发电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录》),进一步规范环评分类管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支持服务中小微企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名录》中,部分项目类别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添加行业代码;排序与排污许可名录基本一致。修订后的《名录》包括7条正文,55个一级类别、  相似文献   

4.
方战强 《广东化工》2010,37(7):192-193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水泥生产大国,而且水泥投资过热。按照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要求,水泥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水泥建设项目表现的污染主要有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在以往的水泥建设项目中,只重视水泥生产厂区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轻视甚至忽略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造成对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完善。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颁布,在水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重视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文章重点论述在水泥建设项目中矿山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诗成  何玉川 《广东化工》2022,(12):146-147+153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7月将二氧化碳排放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推动从源头管控建设项目减污降碳。本文以某PTA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从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减污降碳措施及可行性论证、碳排放绩效水平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供石化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化工技术经济》2003,21(2):53-54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出台了三项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的政策,这三项政策分别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开展国家重点工程环境监理试点。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2016,(1):1-2
正环办〔2015〕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指导煤化工行业优化选址布局,促进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提升,我部组织制定了《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现印送给你们,作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化工等高污染行业因涉及有毒有害物料及产品,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尤为突出。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及技术导则,选择了典型化工企业技改项目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期为企业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化工类技术改造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21年4月开始执行新格式。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每年有多个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投产,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结合中国海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及技术评估经验,总结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技术审查的要点,为提高环境影响报告编制质量和提升审查效率给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取消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并提出要按照法律有关规定,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的监管办法和能力建设指南等配套文件。同时明确,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11.
王志新  周皓  张海娟 《广州化工》2023,(1):192-196+220
结合石化行业的特点,以某石化企业聚碳酸酯建设项目为例,开展建设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项解析,对挥发性有机物总量进行核算。结合本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源项解析和总量核算结果,并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核算源项与排污许可证源项、核算方法不统一的问题,提出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核算与管理建议,为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核算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晋荣 《山西化工》2022,(1):280-283
从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入手,对比介绍了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体系,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重点环节,最后对本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在普及碳排放评价的同时能够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现状的调查论述,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经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对如何写好印染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防治措施评述章节。提出了总结性的经验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建议,可供从事印染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要闻纵览导读:国家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并于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批审级规定》已于2008年12月1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制度。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度)以发电行业为首个重点行业。生态环境部表示将逐步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目前,约有170家水泥企业参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福建省等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除北京市、天津市外,其余试点区域碳市场集中在南方地区,因此水泥企业碳排放权交易量也集中在南方地区(上海市、深圳市没有水泥熟料生产企业)。试点碳市场的履约价格多在30元-90元/吨CO2之间波动。在试点配额免费为主的制度下,水泥行业碳交易的履约成本传导至熟料中的成本是1元/吨熟料左右。我们测算,如果免费配额取消,碳交易履约将使熟料综合成本增加40元/吨左右,相当于熟料成本上升20%左右,如果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不缓解,增加的履约成本很可能由水泥企业自身来承担,无法传导到下游。我们推算,如果我国碳价对标欧盟80欧元/吨CO2,假设免费配额又取消了,那么可能水泥行业全年营收都覆盖不了履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行为,提高审批行为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其他相关法律,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对审批程序、申请与受理、审查、批准和期限等方面做出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近期发出通知,下发《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就其必要性、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范围和重点内容、组织领导和措施及要求做出说明。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批)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四方面,对第一批试点的单位、园区和省市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已于2008年12月11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11月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5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前需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取得环评批复.针对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阶段,从项目负责人角度提出建设单位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月3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统一管理尺度,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水泥制造、煤炭采选、汽车整车制造、铁路、制药、水利(引调水工程)、航道等7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本次7个行业审批原则分别适用于:水泥制造(包括水泥熟料制造以及配套石灰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煤炭采  相似文献   

20.
《腐植酸》2021,(3)
正2021年是开创"双碳目标"元年。各行各业从"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到"自下而上"实践探索,"碳市场"悄然兴起。按照生态环境部的安排,全国碳排放交易启动初期覆盖电力行业,年配额总量将超过40亿吨,是欧盟市场的2倍多,居全球碳排放交易之首位。"十四五"期间,其他7个重点排放行业(包括钢铁、有色、水泥建材、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将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将超过50亿吨。根据中国投资协会估计,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