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防止螺杆与机筒之间产生干摩擦,单螺杆挤出机在它们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称为螺棱间隙。该间隙及其中的塑料熔体在螺杆运转时起着类似于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作用。在某些操作条件下,上述轴承效应将会丧失。引起这种不利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螺棱间隙内存在因温度引起的压力流。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防止螺杆机筒接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造纸废料指的是废纸回收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塑料,主要包括PE、PP、PS等在内的且含有其他杂质的复杂物料,不同物料成分及各自所占比例对造纸废料的流变特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流变实验分析造纸废料的流变特性,拟合实验数据得到其未知黏性参数;以造纸废料为挤出对象,研究其在单螺杆挤出机熔融输送段的流场分布情况;以螺棱-机筒间隙为变量,揭示螺棱-机筒间隙变化对单螺杆挤出机熔融输送段流场的影响,为造纸废料螺杆挤出输送段流道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体积的方法,在Gambit中建立了三维的螺杆模型,并且在模型中引入螺棱间隙,根据螺杆内流场的周期性将进出口边界上设定为周期性边界条件,使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对单螺杆内流场模拟.通过计算结果得到了不同模型的总流量和漏流量,并且使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了理想的总流量.讨论了在不同间隙和转速下挤出机的漏流量对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棱间隙扩大到一定值时,漏流量对总产量将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柳和生  吕柏源 《机械》1995,22(3):5-8
计算、分析并比较了在等温状态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螺棱间隙中熔体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讨论了温度边界条件对间隙中熔体的润滑作用的影响;总结了有利于避免螺杆机筒间出现干摩擦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橡塑机械时代》2008,(3):23-23
新泽西Wayne Machine&Die公司的Yellow Jacket Stinger挤出机的螺杆和机筒(如下图)设计独特。据说,这种设计的螺杆和机筒有助于提高熔体的质量,且不损伤最终挤出制品的机械性能。根据特殊的挤出物料和产量要求,客户可定制螺杆和机筒,以替代现有挤出机的螺杆和机筒。如图中所示,螺杆的混炼加工区段分为两部分,且为锥形结构。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采用副螺棱轴向往复运动来提高单螺杆挤出机混合的结构,探讨不同扰动幅度对螺槽内混合的影响。建立扰动副螺棱作用下三维周期性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挤出机内牛顿流体三维周期性流动和混合过程进行计算。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变量分布采用交错网格,副螺棱的周期性运动边界通过叠加网格方式实现。采用4阶Runge-Kutta方法实现流体运动前锋追踪计算,对比Poincaré截面,得到示踪剂空间构型演变及界面增长。结果表明,副螺棱往复运动将导致螺槽内部的混沌混合区域围绕内部KAM管,并被外部准周期运动区域包围。处于混沌区域的流体界面呈现指数增长规律,而处于准周期运动的区域界面随时间仍然保持线性增长。副螺棱扰动幅度越大,内部准周期混合区域越小,混沌场覆盖的尺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以150mm螺杆为例,分析了单螺杆塑料挤出机的螺杆在机筒中静止和工作状态下的挠曲情况,由此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磨损的原因,并推荐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计算了在不同条件下,螺棱间隙中的熔体对螺杆的支承力与该间隙厚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了湿度边界条件对螺杆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保证螺杆稳定性的措施,也为进一步分析熔体物性、螺棱间隙的几何参数及工艺条件对螺杆稳定性的影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150mm螺杆为例,分析了单螺杆塑料挤出机的螺杆在机筒中静止和工作状态下的挠曲情况,由此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磨损的原因,并推荐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可对高黏度物料进行输送、混合及塑化作用的新型双螺杆挤出混炼机构——差速双螺杆挤出混炼机。利用双螺杆泵的设计思想及空间啮合原理建立差速双螺杆挤出混炼机的型线设计方法与数学模型。对差速双螺杆挤出混炼机组成齿型线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了中心距以及头数比变化对容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双螺杆转子组成齿型线的阴阳转子螺棱部分采用摆线时可以获得最佳输送及自清理效果。对剪切捏合性能进行研究,推导出剪切捏合性能最优的安装中心距的计算式。给出组合性能最优的阴阳转子螺旋副组成齿型线参数方程及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三螺杆泵中的主要零件“螺杆”的结构特征,在ug下依据螺杆的结构特征创建一个符合这个结构特征的建模过程,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压缩机单螺杆专用加工机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有单螺杆加工机床的布局和结构,并指出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Wear》1987,120(2):221-232
The performance of cutting edges has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for many types of wood-cutting tools, usually with respect to tool geometry. The wear behavior of saw chain cutters, however,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and forms the subject of this investigation.In a series of field experiments, the relative “life to resharpening” of new steel and chromium-plated steel cutters was determined. A subsequent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to ascertain the wear rates of the cutters. Chromium-plated cutters proved to be superior but the difference in wear rates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e difference in life to resharpening.From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of the worn cutt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abrasive wear is the dominant deterio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四段组合式变螺距螺旋线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绘制变螺距螺杆螺旋槽的解析作图法,并通过Mat-lab开发了绘制螺旋槽的图形用户界面,利用Pro/E的扫描混合功能,构造了变螺距螺杆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通过AD-AMS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证明了设计的变螺距螺杆与供送件不会发生干涉,运行平稳,仿真结果与理论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为今后变螺距螺杆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逆螺旋传动机构中螺旋轴的四轴联动数控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螺旋装置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传动机构.为避免在传动过程中钢球之间相互挤压和碰撞,在螺旋轴上常采用曲面凹坑与钢球配合的方式传动,但这给加工制造带来不便.以逆螺旋传动机构中的螺旋轴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其采用四轴联动数控加工方法加工,并通过VERICUT软件进行加工仿真验证,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低耗、高效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螺旋卸车机是一种高效率的铁路车辆散货卸车机械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螺旋的转动将物料沿轴向推出。山东铝业公司运输部共有 3台 2 0 0t/h悬臂式螺旋卸车机 ,担负着铝土矿、煤炭的卸车任务。在使用维修过程中 ,发现螺旋端部轴承存在以下问题 :螺旋轴承座端盖密封毛毡圈失去作用 ,灰尘进入轴承腔内 ,造成轴承润滑不良 ,出现异响、轴径磨损、滚动轴承失效等破坏 ,甚至导致设备事故 ,影响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 ,灰尘沿端盖与轴之间的间隙侵入密封毛毡圈 ,逐渐使密封毛毡圈失去油性、弹性 ,最终失去密封作用。图 1为原轴承结构…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在梯形丝杠与丝杠螺母配合时采用注塑复印成型法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螺旋输送机螺旋管常用连接形式的优缺点,运用弹性力学的理论,对近年出现的滑块式连接进行等强度和等刚度的计算,从而合理确定了截面尺寸。根据挤压强度验算了轴的承载能力,证明这种连接能满足工程上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一种用于对大模数齿轮刮削修整淬火后的齿面变形加匠刮削滚刀,介绍了滚刀,介绍了滚刀的结构和加工精度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A line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nite motion of a prismatic-revolute dyad is presented. This representation shows that all screws associated with the finite displacements of the outermost body of a prismatic-revolute dyad form a screw system of the third order (a 3-system). The screw system associated with infinitesimal displacements of the outermost body of the prismatic-revolute dyad is shown to be a limiting case of the 3-system.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the screw system of displacement of a point of a body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3-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