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制造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制造企业对维护与提升机床装备能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广大的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正形成严峻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机床综合再制造服务新模式"。服务型企业针对客户企业机床装备能力维护与提升需求,形成包括机床维修与升级、废旧机床再制造、机床以旧换新、机床厂家特约集成维修等功能的机床综合再制造服务模式。本文所提模式已在某制造服务型企业初步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我国机床拥有量世界第一,机床综合再制造服务产业不仅自身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且对现代制造业机床装备能力提升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床装备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以及应用企业基于网络的设备资源共享和远程维修维护服务等迫切需求,提出一种机床装备及其加工运行过程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并对该平台的参与角色、体系架构、运行模式及基于网络化信息交互终端的机床装备云端接入、基于本体的机床装备服务能力建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介绍了该平台在试验环境中的构建和试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内涵和基本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产业实践经验,能够为企业提升服务型制造水平,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升级转化提供规范和指...  相似文献   

4.
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装备,它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竞争能力。现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企业都专设有设备维改部门来进行机床的维护和保养,以维持和提升本企业的机床装备能力。随着现代制造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机床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设备维改人才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企业的设备维改部门已难以适应这种新形式。另外,现有的一些独立维改企业也亟需规范和引导。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制造是大型装备企业转型的趋势,为了更好的支持这种转型,实现异构、异域环境下的业务协同,促进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本文研究了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的服务型制造协同平台。探讨了大型装备企业服务型制造运行模式,基于SOA理念以及支撑技术构建了面向服务的、松散的服务型制造协同平台架构,研究了平台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资源服务化封装技术、制造服务分类、服务匹配和组合技术。结合实例对平台进行了开发,这为大型装备企业服务型制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十二五"规划把再制造业列入节能环保产业,中国再制造业进入全面提速阶段。预计到2015年,再制造行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500亿元。再制造是指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中国再制造试点企业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供25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产值超过20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制造与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分析,引入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和特点,对二者高度融合的制造模式进行具体阐述。构建服务型制造系统,推广服务型制造模式,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支撑云制造服务模式在制造行业的推广应用,以及企业从传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在分析当前广大企业面向服务的生产制造过程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代制造执行系统的发展方向——面向生产过程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CloudMES)。分析了CloudMES的总体实现思路,构建了一种CloudMES的体系架构和运行模式,并对CloudMES系统涉及的车间机床装备资源的智能感知与网络优化配置、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机床装备资源服务化封装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初步试验验证了所提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再制造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国开展装备再制造最大的障碍在于对再制造和维修关系的模糊界定,错误地认为再制造就是维修。论述了装备再制造的内涵、再制造与维修在装备寿命周期中的位置、装备再制造关键六工序,重点分析了装备再制造与维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装备再制造是高于维修的全新绿色先进制造模式,是促进维修改革的科学技术,旨在为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再制造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面向生命周期的机床再制造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施机床再制造,从而低成本地恢复与提升装备加工能力,从机床制造/再制造的生命周期出发,建立了一种面向生命周期的机床再制造过程模型,并建立了机床再制造的再设计、工艺过程、质量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视图,对机床再制造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车床C616再制造对机床再制造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在役机床装备整体技术水平落后,难以满足我国制造业工业转型需要的问题,在对我国在役机床装备运行状况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机床装备在役再制造的内涵,提出了机床装备在役再制造的实施流程;从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机床装备在役再制造的技术体系框架,并重点对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最后,结合某在役重型机床再制造实践,分析了机床装备在役再制造的综合效益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机床装备制造服务的共享和集成,在分析机床装备云制造服务建模的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机床装备资源层、机床装备服务语义描述层和机床装备服务实现层三层结构的机床装备云制造服务建模实现框架,基于该框架对机床装备制造资源分析、机床装备制造资源语义描述和机床装备制造服务实现进行研究。通过对一类机床进行云制造服务建模,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制造是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轴承行业生产企业要探索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从而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本文针对轴承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具体模式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轴承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关系到所有制造业的水平与国防的现代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近20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大量(占70~80%)的单件、中小批量企业,处于低效益、高成本运行状态。表1是世界主要国家机床制造企业的人均产值、数控化产值。产量的比较,赶超世界先进生产模式是改造我国机械(机床)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必由之路,也是机械(机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从机床产品生命周期出发,剖析机床制造业实施绿色制造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包括机床绿色设计和废旧机床再制造的需求分析,在阐述了机床制造业的现有制造模式绿色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机床制造业的绿色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浅谈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在制造业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建立战略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综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问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零部件》2010,(7):90-91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新一代数控机床只有通过高效加工才可能进一步提高其生产率。因此,掌握先进的高效加工技术,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就“高效加工技术应用”问题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轨道客车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服务需求,围绕轨道客车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认证、创新成果产业化等过程,提出具有行业属性的科技服务链,构建以中车唐山公司为核心的第三方服务集成商,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科技服务价值链。  相似文献   

19.
正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作为制造业核心的装备制造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技术实力。我们机床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母机,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基础和保障。欧洲机床行业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专、特、精",行业企业规模不一定大,但很多都是某一专业领域佼佼者。与欧洲不同的是,日本机床行业普遍采用集约化生产模式,批量化生产程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特征,主要探讨了信息通信技术(ICT)与服务之间的关系。采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4家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运用ICT实现服务化转型,总结出装备制造企业常见的12种服务以及ICT在服务化中的14项功能。研究发现,远程监控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功能,是提供维修维护以及产品设计等服务的基础。此外,从售前、售中、售后3个阶段阐述了企业通过ICT实现的服务化转变,并就各个阶段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