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的声音     
《IT时代周刊》总第286期,"封面故事",《移动支付点燃阿Q大战》深圳网友张利华:在过去几个月变得越来越清楚的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争夺中国消费者的钱包针锋相对。阿里巴巴拥有消费者采购的事实渠道,即天猫商城和淘宝。但腾讯通过微信掌握顾客的注意力。北京网友枪枪:腾讯一天不开放支付平台就一天无法与淘宝对  相似文献   

2.
老板给员工发、长辈给晚辈发、同学亲戚朋友间互发,甚至全国收视率较高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来凑热闹,停不下来的网络红包,增加了羊年春节的喜庆气氛。
  春节期间发生的红包大战,不是有钱公司取悦用户的任性之举,腾讯和阿里巴巴的醉翁之意,从来就不在酒,一种纯送钱的方式,隐含着高深的商业谋略。
  如果把红包游戏视为发生在腾讯和阿里巴巴之间的一场战斗,那么,围绕支付工具的较量,则更像一个战役,但最终定胜负的,是双方直接碰撞的互联网金融大战略。
  谁赢得用户,谁掌握未来市场。以微信为载体,腾讯拿到了进驻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但在支付领域的全面落后,以及支付场景的欠缺,让马化腾寝食难安,是马云发明的网络红包,给了他在劣势明显的互联网金融大棋局中有了翻盘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通信世界》2015,(5):9
新年将至,各种红包铺天盖地,在抢红包、拆红包的祥和氛围中,微信却又闹起了别扭!从封杀支付宝红包开始,微信一路封锁了支付宝付款功能、虾米音乐、天天动听和网易云音乐。下一个会是谁?不晓得!曾几何时,封闭的腾讯在360的“逼迫”之下,开始了自己的开放之路,然而,时至今日,各种斩杀声音背后,微信口中的“连接一切”,似乎变了味儿。  相似文献   

4.
阿里巴巴、当当、亚马逊中国等电商先期悟到了平台型B2C的优势,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这一华丽转身。现在,腾讯也开始加紧整合旗下相关业务,力争在电商平台化的征程中不输于人"未来,腾讯旗下电商只会有QQ网购。"在腾讯电子商务副总经理宋旸向《IT时代周刊》传递未来腾讯电商战略的走向之时,QQ网购正面  相似文献   

5.
谁也没想到,2015年的春晚会被抢红包抢去了风头.在大年三十央视春晚收视人口首次跌破7亿的同时,红包却漫天飞舞,仅腾讯的微信和QQ的两大红包平台的用户就收发了16亿次红包,而春晚播出过程中的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竟高达110亿次,峰值每分钟8.1亿次.与此同时,阿里的支付宝、新浪微博和QQ也没有闲着,每个整点派发的明星红包和企业红包,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刷屏高潮,各种“打车红包”、“旅游红包”、“流量红包”、“理财红包”也快速传播,至于亲朋之间、同事之间的互发红包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少网友盯屏幕盯得眼红,抢红包抢得手酸.  相似文献   

6.
2月25日,腾讯公布了一组关于春节期间微信和QQ红包收发的数据,从小年夜到初五(即从2月18日至2月23日),QQ红包收发总量为11.6亿次,而除夕当天两大平台用户共收发了16亿红包。这还仅是腾讯一家的数据,阿里平台的微博红包也在春节期间活跃异常,给移动互联网用户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春节拜年新模式。但是,繁华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特别是像伪装成"A A红包然后输密码"的骗局,使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讲,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国家依法处罚了阿里巴巴182.28亿元,依法约谈、整改了腾讯、京东、美团、嘀嘀等平台;这一年,国家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法律法规,正式成立国家反垄断局,完善了新时代的监管体系。由此,2021年又被业界称为“强监管元年”。然而,2021年不会是强监管的结束,而是开始,平台如果不注重合规发展,必会面临更加严厉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马云再次食言了。1月8日下午,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在会上首次公布了公司的手游平台战略。这是继来往后,阿里巴巴再次将矛头对准腾讯。与其他渠道在7:3或8:2的不合理分成相比,阿里巴巴祭出2:8分成,为开发者让利,以吸引游戏开发者入驻阿里平台。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认为:"用来往急急攻打微信之余,马云继续寻找马化腾的命门。发现除了社交之外,游戏是其重中之重。细细研究之后,  相似文献   

9.
《广东电子》2014,(2):9-9
深圳网友张利华:在过去几个月变得越来越清楚的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争夺中国消费者的钱包针锋相对。阿里巴巴拥有消费者采购的事实渠道.即天猫商城和淘宝..但腾讯通过微信掌握顾客的注意力。北京网友枪枪:腾讯一天不开放支付平台就一天无法与淘宝对抗。,许多看好微信的商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加入到微信支付的圈子,而另谋出路,这是个悲剧:  相似文献   

10.
正《隐秘而伟大》播出平台:搜狐视频节目介绍:自制明星整蛊秀播节看点:隐秘拍摄类节目,与韩国综艺殿堂级制作人和编剧导演团队深入合作,呈现参演明星在不知情状态下的真实反映。《寻找好声音》出平台:腾讯视频目介绍:通过网络寻找民间好声音看点:《中国好声音》在网络播出平台腾讯视频推出的衍生节目,通过网络寻找民间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扈邑 《IT时代周刊》2013,(15):58-59
随着《天天连萌》试水内测,传说中的微信游戏终于显露真容,而手握微信和手机QQ两大王牌的腾讯,会在手游行业祭出大动作吗备受期待的微信游戏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7月8日,首款基于腾讯移动游戏平台的手机游戏《天天连萌》发布了删档内测版。据腾讯方面发布的信息,游戏引入了微信及手机QQ的用户关系链,提供了向微信和QQ好友推荐游戏、分享游戏至微信朋友圈及好友排行榜等功能。此前,业界一直认为腾讯将独立推出微信游戏平台,但在今年5月腾讯正式宣布"腾讯移动游戏平台"推出后,微信在游戏领域的独立之路落空。据悉,此次腾讯移动游戏平台将陆续推出11款游戏应用,除《天天连萌》外,后续还将推出《天天飞车》、《节奏大师》、《天天爱消除》和《天天酷跑》等自研游戏。此外,国外厂  相似文献   

12.
视点     
业内有句笑谈:四大门户(新浪、搜孤、网易、腾讯为主)说我们是互联网的代表!BAT+3就笑了……所谓BAT就是Baidu百度、Alibaba阿里巴巴、Tencent腾讯单词大写字母的缩写,当然还有时常搅局的360。如今传统门户日渐势微,BAT作为未来互联网的新生势力已经初见端倪。随着今年腾讯云平台的全面开放,阿里、百度和腾讯3家互联网大佬在云端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方受未正式宣战,却已经在战略布局和新产品方面"擦枪走火"。本刊记者通过对3家企业进行深入采访和了解,发现虽然表面上看是BAT在云平台上的"三国杀",但是真正的"赛点"却不约而同聚焦在了云安全层面上。毕竟安全才是云服务的基础,也是云平台被企业和个人用户所信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宋艳红 《广东电子》2014,(3):101-101
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拟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收购高德100%的股权,交易将全部以现金支付——由此,完成了从去年2.94亿美元战略投资到鲸吞的转变。相比近期联想集团对摩托罗拉移动发起的收购案.阿里巴巴对高德的交易,被认为是一笔不错的买卖。移动互联网时代,当腾讯手握QQ、微信两大即时通信入口,百度主导搜索,新浪以微博笑傲社交平台时,阿里巴巴却缺少在某一领域占据绝对主导的服务平台。平台的缺憾,导致马云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体系的步伐,远远落后于腾讯和百度。  相似文献   

14.
李智勇 《广东电子》2014,(18):34-35
7月2网2日,腾讯科技发文称,腾讯络媒体事业群(OMG)调整,未来将“深入布局媒体全产业链”。此战略调整使腾讯OMG出现了几点变化:一是视频业务将由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和客厅业务四个部分组成,以打通全产业链;二是基于短视频的发展趋势,微视将成独立部门;三是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将与腾讯新闻团队整合。  相似文献   

15.
张诚 《数字通信》2011,(2):15-16
近日,工信部召集金山、360、瑞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就打击日渐猖獗的“病毒集团”问题召开了多次会议研究讨论,这也是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首次介入互联网“病毒”治理。  相似文献   

16.
杨一 《广东电子》2012,(9):27-28
阿里巴巴、当当、亚马逊中国等电商先期悟到了平台型B2C的优势,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这一华丽转身。现在,腾讯也开始加紧整合旗下相关业务,力争在电商平台化的征程中不输于人  相似文献   

17.
近日,腾讯对旗下即时通讯工具TM 进行了改版。新版的TM可以像 MSN一样用E-mail地址登录,而且这个E-mail地址可以是任何邮箱。对此,腾讯表示:“这不是为了互联互通。”众所周知,MSN是邮葙身份确认模式的典型,这样的模式使得MSN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即时通讯平台。  相似文献   

18.
百度、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染指手机业务,提前进行战略卡位,试图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机。但在移动终端竞争激烈,用户拥有更多选择权的今天,它们把手机想象得太过简单  相似文献   

19.
来信点评:《IT时代周刊》总第276期,"特别报道",《中国互联网进入"蝙蝠"统治时代》读者观点:移动互联网上的入口大战不只是展示实力,更是为了吸引用户与广告。入口就意味着人气,意味着流量,所以,PC互联网的巨头之争一般都围绕着入口展开,而入口的占领者,也无一不是巨头。最早,雅虎占领新闻入口、Hotmail占领邮箱入口、谷歌是搜索入口、亚马逊是网购入口、Facebook是社交入口。在中国,这些巨头变成了新浪、网易、百度、阿里巴巴和人人网。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门户型互联网站已经过时,工具型入口却在大行其道,腾讯QQ、360的安全助手、搜狗拼音、迅雷视频、  相似文献   

20.
苹果iPhone的成功,让更多的人相信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终端者得天下的道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的互联网厂商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涉足手机终端,开始了跨界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