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低温贮藏方式,分别设定3 个不同温度波动区间处理:对照猕猴桃在2 ℃贮藏,处理组温度波动范围为3 ℃(2~5 ℃)和5 ℃(2~7 ℃)下循环处理72 h(12 h 交替运行),处理后贮藏于2 ℃条件下,通过测定猕猴桃的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探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猕猴桃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使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提前。温度波动处理对猕猴桃在贮藏前期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加快了猕猴桃硬度和维生素C 的下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加剧透明化,引起猕猴桃各方面品质参数的衰变,致使整体走向衰败现象。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越大,对猕猴桃的品质参数变化影响越大,不利于猕猴桃的贮藏和保鲜。综上,温度波动处理对猕猴桃贮藏品质及生理代谢影响明显,降低果实抗氧化性以及加快细胞膜降解,加速了猕猴桃整体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不同涂膜处理对采后软枣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烟台“丰绿”软枣猕猴桃为实验材料,用褐藻酸钠、褐藻寡糖、壳聚糖、壳寡糖4种涂膜剂对采摘后的软枣猕猴桃进行涂膜处理,对其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及果实形态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在20℃贮藏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 4种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均能抑制软枣猕猴桃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软化程度,减少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有效控制果实腐烂率。在贮藏过程中可使软枣猕猴桃果实保持较高水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力。结论 综合分析,成熟的软枣猕猴桃在20℃贮藏环境中,褐藻寡糖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最优,更有利于果实的贮藏。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研究适宜后熟对其冷藏后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采收后于阴凉处散去田间热,然后转入(4±0.5)℃贮藏,冷藏后货架成熟时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显著增加,抗氧化物质含量低,超氧阴离子(O-2)和H 2O 2快速积累,活性氧代谢失衡,从而导致其在冷藏40 d后货架时全部腐烂。猕猴桃果实后熟至可溶性固形物9.5%时再转入(4±0.5)℃贮藏,可有效抑制其冷藏后货架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减少果实营养物质损耗,维持果实抗氧化物含量和活性氧代谢平衡,进而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延长冷藏期。然而,猕猴桃果实后熟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再冷藏则加速猕猴桃果实腐烂。因此,适宜后熟通过抑制乙烯释放速率、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来维持其冷藏后货架品质,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功率的微波处理对猕猴桃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处理量、处理时间、输出功率等对皖翠猕猴桃果心温度影响检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微波处理后PE保鲜袋折口包装,(1±0.5)℃贮藏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输出功率的微波处理猕猴桃(1500±50)g/次,处理时间60s,果心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贮藏实验表明低功率处理组果实品温上升不明显,能有效地推迟猕猴桃呼吸峰的出现,抑制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上升;抑制猕猴桃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 C含量的下降,保持其营养品质;能显著抑制LOX酶活性、电导率的上升,延缓皖翠猕猴桃的成熟衰老。当处理功率高于300W时,对猕猴桃的生理有一定的损伤,不利于贮藏。120W/60s微波处理组合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臭氧(ozone,O_3)对膨大剂(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处理秦美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其品质劣变的抑制效果,本文以生长期使用了20 mg/L CPPU的秦美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在0±1℃条件下贮藏。研究了10、40和70 mg/m~3 O_3处理对贮藏期间秦美猕猴桃果实的品质指标、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以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0 mg/m~3 O_3可以减缓CPPU处理的秦美猕猴桃品质的下降趋势,减轻了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硬度,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抑制了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减少果实软化;并增加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几丁质酶(Chitinase,CHI)的活性,从而减少了秦美猕猴桃果实的腐烂率。O_3处理能有效减轻CPPU处理对秦美猕猴桃果实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根据贮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验研究了堆码高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经历了10 Hz频率振动,不同堆码位置的猕猴桃果实放入0、5、10 ℃三种不同温度的冷库贮藏,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堆码位置的猕猴桃果实硬度、果实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和MDA含量均不断上升。研究发现处于中层的猕猴桃果实贮藏效果最好。因此,振动条件下堆码位置会明显影响猕猴桃贮藏品质,实际贮运过程中应加强对上层和底层果实的缓冲包装。  相似文献   

7.
吴琼  周然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8):234-240
为了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对振动胁迫后猕猴桃细胞膜脂氧化及活性氧成分变化的影响,实验使用七成熟海沃德猕猴桃,选取3 Hz的振动频率,利用模拟振动台模拟运输中的振动环境,比较经过振动胁迫10 h处理后,猕猴桃果实在不同冷藏温度(0、4、8 ℃)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在4 ℃下贮藏28 d时失重率上升5%、相对电导率上升54.05%、硬度下降65%,产生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脂肪氧化酶(LOX)的活性相应升高,另外4 ℃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峰值分别为51.43和3.36 U·min-1·g-1·FW。研究表明,猕猴桃果实在冷藏温度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生理生化品质下降,果实氧化程度变高,细胞膜脂氧化作用加剧,猕猴桃果实衰老,并且随贮藏温度的升高,果实细胞膜脂氧化越明显,成熟衰老的速度越快。试验得出,经振动胁迫后的猕猴桃在4 ℃冷藏环境下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茶多酚、1-甲基环丙烯(1-MCP)及其复合处理对采后黄心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四川浦江黄心猕猴桃为试材,首先采用1-MCP处理24 h,然后用0.7%茶多酚涂膜处理,做常温贮藏试验。在贮藏期间取样分析硬度、失重、色差b值、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果胶含量、多聚半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和果胶裂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处理能够延长果实常温贮藏期,保持较好的果实颜色,并能明显降低果实失重率,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量峰值的出现,从而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消耗,较好地保持猕猴桃的感官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复合处理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氯吡苯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处理和贮藏过程中质量损失对不同品种 猕猴桃品质和电学特性的影响,以生长期使用20 mg/L CPPU处理幼果的‘秦美’、‘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在 室温下贮藏,比较不同质量损失和CPPU处理对‘秦美’、‘海沃德’果实品质指标和电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 明:猕猴桃CPPU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损失都会导致果实品质显著下降,质量损失对‘秦美’猕猴桃品质下降 影响更大,CPPU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品质下降影响更大。在选定的24 个频率中,CPPU处理和未处理的‘秦 美’、‘海沃德’的特征频率分别为3 980、2 510、251、631 kHz,对应的敏感电参数为并联等效电感(Lp)。可 基于果实VC含量与Lp的回归方程实现CPPU处理猕猴桃的无损检测,从而区分猕猴桃是否使用了CPPU。质量损失 率与电学特性无显著相关性,无法建立数学模型实现猕猴桃新鲜度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 CPUU]的使用对6种猕猴桃营养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方法 以“贵长”“碧玉”“翠玉”“红阳”“米良一号”和“金桃”6种猕猴桃为试材,使用5、10和20 mg/L3种不同质量浓度CPUU处理幼果期猕猴桃,测定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收时不同质量浓度CPUU猕猴桃大部分处理组的横纵径有所增加,其单果重、固酸比及可溶性糖显著增加(P<0.05),空心率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在不同质量浓度CPUU处理组条件下,“碧玉”“金桃”“贵长”“翠玉”和“红阳”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大部分能显著提高(P<0.05),“米良一号”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变化。常温货架期贮藏过程中CPUU处理组提高了果实的失重率、软化率、腐烂率以及缩短了果实的货架期。结论 CPUU提高了猕猴桃果实的营养品质,但不利于果实的贮藏。  相似文献   

11.
三氧化氯对"秦美"猕猴桃保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秦美"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二氧化氯对其保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将猕猴桃分别浸入0、20、40、80、1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中10min,沥干后贮存于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90%~95%的机械冷库中,以后每月取样,对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可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乙烯的释放速率,并保持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同时也对猕猴桃果实贮藏后期的腐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从而延长了其货架期.综合考虑,认为80mg/L的二氧化氯处理10min对"秦美"猕猴桃的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在(0±0.5)℃贮藏条件下,研究对照果、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处理果、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果、CPPU+1-MCP处理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感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5 mg/L CPPU处理能有效促进猕猴桃果实乙烯的释放、硬度的下降和有机酸的分解,增加果实的软化率和烂果率,长时间贮藏降低果实的感官品质,因此5 mg/L CPPU不宜用于秦美猕猴桃的贮藏。1.0μL/L 1-MCP处理能延缓冷藏期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乙烯的释放和可滴定酸的下降,显著抑制果实硬度降低,减少果实的腐烂率和软化率,但会使其口味变酸,影响其食用价值。CPPU或1-MCP处理均对SSC没有影响。CPPU+1-MCP处理能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乙烯的释放以及硬度和可滴定酸的降低,能降低CPPU处理果的腐烂率,因此实际生产中可用于CPPU处理果的保鲜,但其会降低果实的感官品质。总之,1-MCP处理果的保鲜效果最好,同时1-MCP处理会抵消CPPU处理的负效应,延长CPPU处理果的贮藏期,从而为猕猴桃贮藏的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贮藏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和内源乙烯含量对中华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对于0±1℃,相对湿度9095%,适当提出CO2浓度(3%以上)和降低O2的含量(9%以下),贮藏140天以上,果实新鲜饱满、风味正常、维生素C保存较多(85%以上)。中华猕猴桃为一特殊浆果,采收季节气温较高,在自然条件下无法长期贮存,给销鲜和加工带来很大困难。我们从1983年起,对中华猕猴桃的贮藏保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猕猴桃又名奇异果、长寿果、美容果,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藤本植物,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后细胞仍继续进行代谢活动,所含营养元素不断转化,随着时间延长果实品质发生变化。温度是影响果实贮藏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果实的呼吸作用就越强,消耗的物质就越多,贮藏时间越短,果实的品质也就越差。本实验以徐香猕猴桃为材料,研究4℃和20℃两种贮藏温度下,猕  相似文献   

15.
张硕  王立  侯喜林  任君  王雪花  李英 《食品工业科技》2011,(10):409-411,424
不结球白菜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易发生变化。贮藏过程中采用二氧化碳气体(CO2)处理可以延缓采后不结球白菜的衰老进程。减少重要营养物质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的损失;CO2处理可抑制过氧化氢清除酶系统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升高。50%和100%的CO2处理都可延缓采后不结球白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下降,而前者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后者。在室温下(25℃)CO2处理对品质的保持效果较明显.4℃下CO2处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在CO2处理的条件下,不同温度处理对品质的改变也不明显,因此不结球白菜采后短期保存可单独采取CO2处理或低温贮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于盛花期后28 d,分别用质量浓度为5,10和20 mg/L的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进行蘸幼果处理,蘸果时间3~5 s,清水蘸果作为对照,研究CPPU处理对猕猴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呼吸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的正效应是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重及亩产量,负效应是使果实的果形指数变小,果实畸形率增加;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及叶绿素含量等采后品质指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加快,正负效应均与CPPU剂量呈正相关,负效应大于正效应;5 mg/L CPPU处理对果实品质及呼吸生理的影响相对较小。CPPU处理降低了秦美猕猴桃采后品质及耐藏性,建议在生产中禁止使用或使用质量浓度不超过5 mg/L。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新疆和田地区生产的冬枣为试材,用浓度1%,2%和3%的Ca Cl2溶液处理冬枣果实,在温度0℃~4℃、RH 90%~95%条件下贮藏,研究钙处理浓度对其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Ca Cl2溶液处理冬枣,能较好地防止果实失重,保持果实硬度,降低冬枣腐烂率,延缓果实中维生素C的下降和总酸含量的升高,有利于保持冬枣贮藏品质,对贮藏保鲜有利,其中以1%Ca Cl2处理冬枣对保持冬枣贮藏品质效果更好。但各浓度的Ca Cl2溶液处理对冬枣果实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秦美’猕猴桃盛花期后28?d用0、10、20?mg/L氯吡苯脲(N-(2-chloro-4-pyridyl)-N’-phenylurea,CPPU)蘸果处理对采后冷藏期猕猴桃果实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细胞壁及内部结构的降解,且CPPU质量浓度越大,受损程度越大;10?mg/L?CPPU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淀粉颗粒及胞间质的降解,促使细胞壁弯曲变形及细胞间隙出现,造成猕猴桃果实硬度迅速下降;而20?mg/L?CPPU处理使猕猴桃果实细胞壁严重变形,线粒体严重空泡化,内部结构消失,淀粉颗粒完全降解,细胞间的黏合力丧失。据此认为,CPPU处理加快了猕猴桃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细胞壁、线粒体及淀粉颗粒的降解速度,损坏了细胞器及膜系统的完整性,从而使猕猴桃果实硬度及耐藏性下降,贮藏寿命缩短,品质下降。因此,猕猴桃生产中不建议使用CPPU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以‘华优’猕猴桃为试材,于盛花后15 d分别用10、20 mg/L氯吡苯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浸蘸猕猴桃幼果,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PPU处理对采后‘华优’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能有效增大果实单果质量,且增幅与CPPU使用质量浓度呈正比,但CPPU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外观品质(果形指数)和风味营养品质含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20 mg/L处理时负面影响最为严重。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耐贮性,贮藏过程中,20 mg/L处理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膜损伤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冷敏性提高,冷害率、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贮藏90 d后果实质量损失率高,好果率低。10 mg/L处理对果实品质、耐贮性损害显著小于20 mg/L但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气体ClO_2对‘华优’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高贵田  张思远  魏雪  耿鹏飞 《食品科学》2015,36(18):257-261
研究气体Cl 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果实采后贮藏于(0±0.5)℃冷库,用0.5、2.5、12.5 mg/L气体Cl O2分别处理30、60 min。在贮藏期间,每15 d取样,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气体Cl O2处理可以延缓‘华优’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及POD活性,并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VC、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颜色无影响。气体Cl O2质量浓度2.5 mg/L、处理时间60 min时对‘华优’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气体Cl O2可以有效抑制‘华优’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