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区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不少问题,矿权与地权的效力冲突、采矿供地方式的滞后、土地产权不清等,影响到矿区土地的高效利用.产权制度是解决矿区及其土地问题的关键,要解决矿权与地权矛盾,改革采矿用地的取得方式,分割与细划矿区土地产权,理顺矿区土地产权关系,推动矿地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2.
为摆脱沉重的征地负担和土地使用后繁重的管理负担,云南磷化集团对试点范围内采矿用地,由原来的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改为采取分期实施、分期供地、到期归还的做法,以临时用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通过改革采矿用地取得方式、审批制度、补偿方式及退出机制,编制系列管理制度,做到从国土资源部到省、市、县、集团公司及利益相关人不同级别加强试点改革监管,有效解决了采矿用地取得、退出“两头难”问题.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及大范围推行“临时用地”采矿供地模式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露天开采工艺为主的平朔矿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煤生产基地,但该矿区的生产经营工作受当前用地方式的制约,用地成本压力巨大、安置负担繁重,而且不利于保障农民利益、农村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笔者认为对平朔矿区露天采矿企业采取以"租"代"征"的用地模式,对实现平朔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临着采矿用地退出进度缓慢且退出效果不佳的问题,据统计,采矿废弃地占工业废弃地的70%以上,采矿用地的顺利退出对于减缓建设用地指标压力、调节耕地占卜平衡矛盾、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采矿活动结束后,土地使用权面临收回的情况,政府与企业就采矿用地退出后的利益分配进行谈判、博弈,这成为阻碍采矿用地顺利退出的主要矛盾。为此,本研究通过运用Rubenstein-Starr“讨价还价”理论来建立政府—企业博弈模型,模拟分析政府与企业之间在采矿用地退出时的利益分配过程,运用逆向归纳的思路求解出双方所得利益。发现影响采矿用地退出进度的关键因素为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各自的贴现率,基于此提出了PPP模式、多样化供地以及复垦激励机制等采矿用地退出新途径。本研究可为指导采矿用地退出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洪 《煤炭工程》2023,55(1):23-26
目前露天开采的供地模式为“先征地、后出让”,缺乏行之有效的收回和退出机制,复垦后的采矿用地难以退出。根据煤炭露天开采的规律和用地周期性特点,提出了煤炭露天开采临时用地的新模式,有利于提升露天煤矿开采土地利用、复垦利用的质量和规模,且对于探索制定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合理的土地使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南矿业王峪矿段深凹露天矿闭坑后,由于矿区尾矿库的库容不足,提出了露天坑底部排放尾砂的工艺。通过ABAQUS大型有限元数值软件,模拟了露天坑采结束-坑底干排尾砂-露天转地下第一阶段采矿全过程,分析了露天边坡位移变化趋势以及露天转地下采区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出结论:露天坑底排尾砂后地下开采区域应力场没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围岩体的塑性区域没有贯通;原露天边坡的水平与竖直位移均在可控范围内。并针对露天转地下过程中坑底积水情况,提出了工程上的防排渗措施,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阳泉矿座落在山西省阳泉市东北方向约 6km处的白家庄矿区附近 ,是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所属的露天铝矿供矿基地。阳泉矿先后开采了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和东山垴采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一方面节约用地 ,保护土地防止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复垦造地工作 ,截止 2 0 0 1年底累计造地5 31亩 ,二次利用土地 338.1亩 ,共计复垦土地 86 9.1亩 ,复垦率达到 6 5 %以上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被原国家土地局评为“全国土地复垦先进单位”。《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业用地现状及其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用地属于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结合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探索矿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于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文献综合法,分析了矿业用地的范畴、采矿用地特征以及我国采矿用地供应规模和采矿损毁土地规模;基于采矿过程与土地产生的关系提出了矿业用地少占地、造好地、快复垦和利用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并从探矿、可研、采矿、闭矿全程要通过规划、工程节地以及矿业用地改革等途径,实现矿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杜雪明  郭琳琳 《中国矿业》2021,30(S1):54-55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积极开展多矿种的“净矿”出让工作,而净矿出让的核心就是矿业用地问题,不解决矿业用地问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净矿”出让。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的露天采矿临时用地试点情况为例,从审批程序、用地年限、还地手续等方面提供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聚乎更矿区2004年、2009年和2014年三年同期的TM影像,建立随机森林分类器,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位于木里煤田的聚乎更矿区以及周边区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对矿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自2004年开采矿以来研究区高寒草甸、高寒沼泽草甸面积呈减少趋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城镇村与工矿用地;(2)矿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0,综合指数成上升趋势;(3)对矿区的土地利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受开采活动影响。今后应加大对矿区的生态重建工作与土地复垦进程,保证矿区土地平衡,促进矿区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了新疆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的赋存条件,综合分析比较了露天矿各种开采工艺在本矿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采用露天采矿机作为本矿的采煤工艺,并通过多方案的技术分析及投资与成本比较,确定了露天采矿机-卡车+半移动式受煤仓(地面)+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开采工艺是本矿较合理的采煤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新疆沙尔湖一号露天煤矿的开采技术条件、介绍了露天采矿机的形式、工作原理、作业方式、技术规格及优缺点。并结合沙尔湖一号露天煤矿的自然条件,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方面考虑对本矿采煤采用露天采矿机开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任红岗  刘相利 《矿冶》2015,24(5):9-12
露天境界优化及圈定是矿山设计及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边坡安全、采矿设备选择等。利用3DMine软件选择Lerchs-Grossmann优化方法对某矿露天境界进行一次圈定,在此基础上,考虑露天开采的可行性,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圈定,结果更为精确合理,为矿山建设及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露天矿区生态问题及生态重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露天矿由于在地表开采,产生的生态问题比地下矿严重.吞占土地、破坏植被、次生地质灾害、水体污染和破坏、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是露天矿区常见的生态问题.从露天矿区目前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入手,探讨露天矿区生态重建的内容与特点、生态重建技术、目前国内外矿区生态重建工作概况、我国露天矿区生态重建存在的问题等.最后就我国露天矿区目前的生态重建工作,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利用采矿大型机械运移岩土进行露天矿土体再造;进行物理、化学、微生物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加强群落结构优化配置模式的多样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平朔煤矿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矿区,对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有着典型性和指导性,特别是对露天矿区的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后期的土地复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1986年、1995年以及2005年3个时相的TM数据,依据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完成不同时相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提取,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朔露天矿区近20年的采矿活动和土地复垦过程中,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非常剧烈。主要表现为耕地逐年减少;而林地和荒草地则由减少到增加的过程;独立工矿用地逐渐增加。本次研究综合应用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对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各地类面积变化率、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区域等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指出了平朔露天矿区1986年、1995年以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情况,分析研究找出引起变化的原因,为矿区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Sazo.  V.  王维德 《矿业工程》1989,(2):29-32
应用露天和地下方法联合开采矿床,在苏联和其它国家已愈益推广。这不仅会改善采矿技术经济指标,增加采矿量和缩短达产期限,也会更加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有用矿物资源,且由于废石场布置在地下采矿所破坏的区域内而使土地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付梅臣  周锦华  陈秋计 《煤炭学报》2008,33(10):1131-1136
通过FRAGSTATS 3.3软件获取了荆各庄矿区不同时期的景观指数.景观格局信息表明矿区景观优势度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原优势景观耕地规模下降,新增采矿积水、矿业建设用地、矸石山用地;村落是各景观类型中变化最剧烈的;景观格局信息熵处于上升趋势;各类景观类型变化规律不同,其中,农田被其它景观分割、蚕食,菜地零星分布,林地是生态重建的主要景观,冲沟减少且自然边界人工化,采矿积水区面积增加、数量下降、形状趋于规则,鱼塘数量增加,村落不断迁移,均匀度下降,道路廊道连通性增强.充分说明采矿与城市化对城乡结合部矿区景观格局影响显著,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使景观格局趋于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研究内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及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等。并对其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生产期对露天采场、矿山道路可剥离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在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外围设立崩塌、滑坡警示牌,露天采场上游开挖截水沟;在表土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土(渣)墙,上游设置排水渠,外围设立滑坡、泥石流警示牌。结束后,在露天采场台阶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进行场地平整,植被重建工程;基底平台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表土场、工业场地进行了砌体拆除、边坡修整、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矿山道路进行了植被重建工程等。  相似文献   

19.
云南弥渡县九顶山铜钼矿东部采矿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金明 《采矿技术》2009,9(1):11-14
针对九顶山铜钼矿东部厚大矿体,矿区地质概况、矿床赋存特征、开采技术条件,依据现有工程矿岩物理性质和岩性指标(RQD),分析了矿石自然崩落的"可崩性",提出在该矿段选择、应用阶段自然崩落采矿法;论述了矿块自然崩落采矿系统结构参数、回采工程等,探寻了规模化开发利用九顶山铜钼矿资源,降低采矿制造成本的高效、经济,快速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矿区用地格局直接关系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武安市西石门矿区为例,在对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市域安全格局统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域安全格局指导下的矿区土地利用理念,构建了以废弃地农林牧景观生态元修复、矿业遗迹再利用为重点,山、水、路、林生态廊道网络体系修复为框架,林地、河流用地、建设用地、耕地、矿业用地"五色空间"协调与自然和谐的矿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以维护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健康与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