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倩 《西部皮革》2022,(22):128-130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以课程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为立足点,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异同点来看,积极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融合机制的研究,将高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加速融合,提出融合策略,培养出具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敬谦 《轻工科技》2023,(2):185-18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双创”人才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能力日渐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一种基本素养,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归纳总结传统教育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改革策略,并给出具体措施,为后续“双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开展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蒲晓璐  崔玥  王琳  刘易东 《食品工业》2022,(12):266-271
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国家提出“新工科”,积极推进面向未来与产业需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改革。文章阐述了在食品类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与新工科高等教育要求相融合、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坚持立德树人-强调思政引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产学研创协同育人四种主要应用途径,归纳了目前国内外高院在食品课程和专业建设上创新创业思维的应用成效,为新工科食品类创新创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为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双创背景下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双创教育理念围绕应用型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实践研究。这一培养模式不仅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侧重提升学生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学价值,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分析双创背景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影响,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双创教育实践对策,旨在提高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同类型院校食品专业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昌盛 《西部皮革》2022,(15):57-60
专创融合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双创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双创”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保持高度重视,对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做了一定程度改革。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因此,高职教育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的方法和路径。文章主要对浙工贸鞋类专业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为高职教育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亟待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双创”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本文从工匠精神引导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能力-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暴露的问题,重点从实验项目的优化、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探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实践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9,(6):151-152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高职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以适应新技术为前提、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从实践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高职机电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索如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关注的热点。以制浆造纸专业为例,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双创”能力培养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合力育人及支持保障体系六方面提出“双创”能力培养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政产学研用”融合培养体系是在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研究中的新兴热点,成为协同创新育人的新路径。以锦州医科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对从创新教育融入、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平台、教育师资等方面开展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多部门融合的联合育人模式进行阐述,构建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教育改革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对以输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等院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本文探索现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双创教育全面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双创教学项目,建设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以技能培训和职业训练为核心,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双创”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当前,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注重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双创人才培养路径,使学生有能力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实现个人价值。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正>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北京印刷学院"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名列其中。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以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课程界限,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和课程的传统观念,围绕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的学科特色与实践要求,建立以课程群为背景的分层式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4.
张婷 《西部皮革》2023,(23):72-74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是推进“专创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阐述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重构设计与工艺专业融入“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三阶段递进”教学模式实施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祥 《广西轻工业》2008,24(3):128-129
高等院校中的化学科研实验室在高等院校及高等化学教育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部分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地,同时也担负着研究生等各类高新人才的培养任务与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创新等重任,这也就意味着它承担着高等院校的科研和人才的培养与教学的重任,即“双肩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珏 《纺织报告》2023,(12):108-110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之一,可以通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推动“品牌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程内容,并将大赛的企业文化与“品牌广告设计”课程相融合,强化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理念。基于此,文章以“品牌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以赛促教”模式对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放性食品科研实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开放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作为食品传统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食品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科本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印刷工程与包装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和工科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工科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工科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本文提出,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加强校外实验基地建设;增加实验教师的进修机会、提升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待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工科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国家对专业化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基于“学生—教师”认知耦合视角,依据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网络评价模型进行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专业应用、学习能力、创新驱动三个维度,发现专业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展自评能力应该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专业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会产生强相互作用,专任教师应着眼于专业综合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拆解整合,做到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的达成;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制定适宜评价标准,进行教—学效用监控。通过研究,以期为中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教育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具》2016,(5)
实验教学是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积累实践能力、提升专业认识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综合型人才、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家具涂料与装饰”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其改革措施。笔者指出增加实验课学时,购置实验关键设备,完善实验课教学,鼓励实验课创新,构建网络共享平台,采用多元考核机制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