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全氟辛基丙烯酸乙酯为主要单体,制备了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纯棉织物进行了拒水拒油整理,研究了聚合方法、整理工艺对纯棉织物表面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对整理后织物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乳液作为织物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  相似文献   

2.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叙述了含氟聚合物的发展历程和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制备、性能特点以及在涂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武鸽  赵立群  赵常礼 《现代化工》2014,(3):50-53,55
以有机氟硅、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石材养护剂进行性能测试。研究了有机硅种类与有机硅的含量、丙烯酸含量及软硬单体配比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机硅单体为KH570,质量分数为5%,丙烯酸质量分数为1%,软硬单体质量比例为56∶44时,聚合物乳液对石材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4.
涂料用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除具备丙烯酸酯聚合物本身成膜性好等特点外,还表现出氟聚合物的优异性能,如高硬度和低表面能等,在要求特殊性能的涂料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有机氟树脂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介绍了氟碳树脂的制备改性方法及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因具有突出的成膜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而成为优良的成膜材料。其中,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具有广泛的单体种类,聚合方式简单多样,在涂料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选择合适的乳液共聚单体及聚合工艺,不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获得最佳含氟量,以满足特殊性能需要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综述了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方法、常用含氟单体和非氟单体以及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为主要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研究了单体含量和交联剂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共聚物于皮革表面的防水、防油性能,并对共聚物乳液处理的皮革表面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防水等级9级,防油等级6级,具有良好的低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7.
评述了两类丙烯酸酯化学改性含氟聚合物涂料的新进展,即氟化丙烯酸酯单体与不含氟单体的共聚物以及丙烯酸酯单体对含氟共聚物的改良物.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提高高耐候性含氟聚合物涂膜的防粘污性能,发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预测此类涂料服务年限的方法,确定乳胶粒结构与单体间比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振猛  李志文  杨硕  陈栋阳 《精细化工》2020,37(6):1116-1124
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便和性能易调等优点,所得涂膜表面能低、耐污性能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因而在水性氟碳涂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组成对乳液和涂膜性能影响很大。该文分类总结了含氟核心单体包括含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氟杂原子(甲基)丙烯酸酯、含氟芳香(甲基)丙烯酸酯、含氟(甲基)丙烯酰胺和含氟磺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结构与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关系,然后对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乳液的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最后简要介绍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并对乳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性含氟耐候防锈涂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并加入磷酸酯功能单体(PAM-100),制备了氟单体用量为5%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分析了含氟单体、乳化剂、磷酸酯功能单体等因素对乳液合成的影响。用合成的乳液配制了水性防锈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程德书  罗菊香 《广州化工》2020,48(6):20-23,26
众所周知,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的含氟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结构不易控制等缺点;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成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设计与合成的重要工具。综述了近年来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RAFT聚合研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可见光诱导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RAFT聚合以及聚合诱导的自组装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作为石质文物保护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其中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包括:橡胶弹性体改性、热塑性树脂改性、核壳聚合物改性、热致液晶聚合物改性、嵌段聚合物改性、齐聚倍半硅氧烷结构改性、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超支化聚合物改性以及纳米粒子改性等,并比较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论述了改性后的环氧树脂,特别是用纳米材料改性的环氧树脂在石质文物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With an organic–inorganic polymer lightening material (EL) based on epoxy resin and an aromatic amine curing agent, through addition reaction, we synthesized an epoxy-cured resin coupled with an inorganic activation filler, microsilicon. First, epoxy resin bisphenol A 2-glycidyl ether (E-51) and the curing agent, m-phenylenediam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materials for the epoxy-curing system.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epoxy-cured compound (EM) was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g) of EM reached 131 °C,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 g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was raised when EM was kept at 150 °C for 12 h. Second, the inorganic active filler was modified with a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and characteriz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inorganic active filler.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of EL in a cement slurry system was also studied. The macroscopic data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ement stone increased from 8.6 MPa for the EM cement stone system to 13.2 MPa for the EL cement stone system. © 2018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9 , 136, 136, 47292.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凝胶堵漏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合物凝胶堵漏剂是近年来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堵漏材料。简要介绍了聚合物凝胶堵漏剂特点及作用机理,并对国内外聚合物凝胶堵漏剂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评述。聚合物凝胶堵漏剂包括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和可吸水膨胀交联聚合物凝胶,交联聚合物凝胶强度较低,必须与其他刚性材料配合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堵漏施工中,交联聚合物凝胶不受漏失通道的限制,能够通过挤压变形进入裂缝和孔洞空间,最终达到封堵漏层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聚合物凝胶堵漏剂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能很好地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恶性漏失,堵漏成功率高,对碳酸盐岩、裂缝发育地层及孔洞漏失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14.
复合离子聚合物深度调剖堵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合离子聚合物、六次甲基四胺、间苯二酚为主要原料,制取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堵水剂。试验研究了调剖堵水剂的制备工艺,通过性能评价确定是一种成胶时间长、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新型深度调剖堵水剂,可用于深部调剖堵水。  相似文献   

15.
李翔  陈湘 《山东化工》2011,40(8):11-12,14
针对交联剂与PAA—AM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的关系,从基本原理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交联剂用量条件下.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出PAA—AM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材料的吸水能力和凝胶强度进行了测定、观察和讨论,得到了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影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酸性卵碎石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沥青进行改性.采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偶联剂掺量对沥青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沥青-卵碎石粉交互作用能力测试、低温黏结性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偶联剂对沥青与卵碎石集料的界面作用.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处理的卵碎石粉末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的CH2吸收带,证明了在偶联剂作用下卵碎石表面生成了聚硅氧烷.沥青的软化点随偶联剂掺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延度和针入度随偶联剂掺量的增多先减小后增大.偶联剂掺量为0.6%时,沥青-卵碎石粉体系的车辙因子G*/sinδ与交互作用系数B值最高.在该掺量下,卵碎石低温脱石量降低了50.7%;相对未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试验后偶联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劈裂强度比提高了7.9%.硅烷偶联剂显著提高了卵碎石与沥青的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作为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降解性,但结晶速度缓慢也制约了其应用,添加结晶成核剂是一种改善聚合物结晶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近年国内外对聚乳酸结晶成核剂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静电荷的产生及危害,论述了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原理,详细介绍了聚氨酯材料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添加型抗静电剂、反应型抗静电剂在解决聚氨酯抗静电性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其各自的特点,并展望了未来聚氨酯抗静电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赵正创  欧阳春发  相旭  高群 《化工进展》2016,35(Z1):209-215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是泡孔尺寸在微米级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微孔结构能够改善制品的尺寸稳定性、收缩率等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微发泡成型研究机理,成型加工参数、纳米填料和发泡剂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对众多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并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扩大工业应用的趋势是开发出微发泡聚合物母料来替代物理以及化学发泡。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于深入理解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形成机理及后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硅丙材料结构表征及在石质文物保护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文物保护用硅丙材料,使其既具有有机硅树脂耐高温、耐光、透气等性能,又具有丙烯酸酯类树脂的柔韧性、高附着性等性能。使用不同溶剂、同一固化剂的不同含量与W30-50硅丙材料配比,采用FTIR—ATR分析W30-50硅丙材料官能团及加入固化剂后的结构变化特点。通过失重率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跟踪评定其耐光、耐候、耐冻融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W30-50与固化剂的最佳配比是以二甲苯为溶剂的100:25,具备了文物保护中对封护材料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