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种多组分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应用正交设计方法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 ,在GHSV =33313ml·g 1·h 1,n(CH4 )∶n(O2 ) =3∶1,反应温度为 10 6 9K条件下 ,CH4 的转化率达到 2 1 38% ,C2 选择性达到 82 5 6 % (C2 收率为 17 6 5 % ) ;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分析 ,认为部分催化剂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出现最大值的原因是由于副反应速度加剧的结果 ;对催化剂组分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 ,特别是发现Mn和Zr元素的含量对CH4 的转化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高速选择性MgO-La2O3体系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并考察了甲烷空速,甲烷与氧比,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发现该催化剂可适应的反应温度,甲烷与氧比等范围较宽,但对甲烷空速的变比较为敏感。在最佳条件下连续反应500h,该催化剂的甲烷转化率≥19%,C2选择性〉75%,经XRD,XPS分析结果表明其催化剂的相稳定,催化剂的La的反应中和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5.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表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现代测试技术 (例如TPD、FT IR、XPS、XRD、SEM等 )在表征不同类型甲烷氧化偶联 (OCM )催化剂的活性氧物种、表面酸碱性、表面几何结构、表面原子组成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催化剂的活性氧物种的形式 ,表面酸碱性以及某些离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ⅢB族和稀稀元素(Y、La、Sm、Nd等)的化合物,在100—600℃具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在300℃,La催化剂的甲烷转化率约21.8%,C_2烃收率约11.1%,C_2时空收率约为5μmol/mlcat·s.经过45小时的连续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高选择性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高选择性催化剂,考察了MgO-BaO、SrCO3-BaO、La2O3-BaO体系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及CH4/O2、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反应条件为:CH4/O2=7.8~8.0、反应温度800~820℃、CH4空速为500~1000h^-1的范围内,La2O3~BaO体系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在18%~20%,C2的选择性能保持在80%以上,用XRD、  相似文献   

9.
10.
《石油化工》2015,44(4):401
将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催化剂按催化剂的组成特征分为Na WMn O/Si O2类、ABO3(A和B为金属离子)型钙钛矿类、Li/MgO类和RexOy(Re为稀土元素)类4种,分别从催化剂组成、制备方法及催化性能方面总结了近十年来这4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于其他一些新提出或研究较少的催化剂体系也做了概述。统计了200篇参考文献中880组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的结果,经分析认为,近十年来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和深入,但从催化性能,尤其是从C2单程收率看,仍未有大的突破。在以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时,在填充固定床反应器中测试的催化性能,最高的C2单程收率仍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甲烷氧化偶联中钙钛矿催化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树新  马智  秦永宁 《天然气化工》2002,27(1):37-42,48
甲烷氧化偶联对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钙钛矿催化膜为核心的催化技术最有希望实现这一过程的工业化。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人们对钙钛矿催化膜的研究成果 ,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甲烷氧化偶联BaSO_4双组份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显酸性的BaSO_4为载体的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稀土氧化物、硫酸盐对BaSO_4体系催化剂的C_2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发现在BaSO_4中加入Li_2CO_3、BeO、SrCO_3、ZnO、ThO_2、氧化铁、Sm_2O_3等化合物可以明显提高C_2选择性和收率.考察了SrCO_3/BaSO_4的活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发现当SrCO_3%=60mol%时,其催化效果最佳,其TPD研究表明,适度的酸碱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稀土金属氧化物Sm2O3对Li/MgO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促进作用。Li/MgO催化剂经Sm2O3调变后,在750℃条件下反应生成C2烃的选择性由48%提高到69%,C2烃收率可达17%以上,由于操作温度比原催化剂低50~60℃,增长了稳定运转时间。CO2-TPD实验结果表明,调变后的催化剂碱中心数目增多了。XRD谱图显示,加Sm后催化剂结构中有新的未知相生成。与热化学分析数据关联起来推测,该未知相可能是一种多元复合氧化物相,由Sm、Li、Mg和氧在高温焙烧时形成的。多元复合氧化物的产生可能导致氧空穴的增加,对反应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加压下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Na W Mn催化剂加压条件下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对Na W Mn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Na W Mn催化剂在较高压力条件下依然具有良好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在烷氧比 8、温度 75 0℃、空速 1 5× 10 5h 1、压力 0 6MPa无稀释气的最佳实验条件下 ,可以得到 16 %的甲烷转化率和 82 %的C2 + 烃选择性。催化反应性能强烈地依赖于反应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5.
稀土氧化物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La系元素氧化物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2O3和Sm2O3的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6.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氢气生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石英、陶瓷和不锈钢等材质空管反应器中及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氢气生成的现象。考察了氢气生成量随反应温度、反应气流速、烷氧比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考察了催化剂存在与不存在下甲烷、乙烷、乙烯的蒸汽重整反应、CO-H2O的水气变换反应,进而研究和讨论了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氢气生成的主要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17.
对TiO2、Mn/TiO2、La/TiO2、La-Mn/TiO2、Li-Mn/TiO2、Li-La/TiO2和Li-La-Mn/TiO2等系列钛基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并用XRD和XPS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i-La-Mn/TiO2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C2烃选择性。催化剂中Ti组分主要以+4价存在;Li组分能促进La与TiO2的相互作用,而形成钛酸镧,使La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浓度减小,而Li组分本身则主要是以Li2SO4状态存在于催化剂中,是Mn/TiO2、La/TiO2、La-Mn/TiO2等催化剂的优良添加剂。Mn组分主要以低价(+2、+3)氧化物分布于催化剂表面,La、Mn的添加主要是使甲烷活化,提高催化剂的活性,Li组分的添加主要是提高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选择性即C2烃收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XRD、TEM、热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分别以MgO及硅藻土为载体,引入不同锂盐及助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结果表明,硅藻土载体可利用其多孔性能保护锂物种,助剂Nb_2O_5能降低活性温度,引入高熔点锂盐虽没有锂流失,但无活性。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活性及物性与锂物种的熔融、再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