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建国 《模具制造》2009,9(6):28-31
介绍了几种可提高拉伸变形程度的拉伸方法:凸缘加热法拉伸、深冷拉伸、加径向压力的拉伸、推拉拉伸,重点介绍了推拉拉伸。  相似文献   

2.
马超  王高潮  梁军辉  谢崴 《锻压技术》2013,38(2):118-123
通过高温超塑性拉伸试验,分析高温超塑性拉伸试验设备的拉伸轴向受力和温控误差,找到拉伸轴向力和温控对拉伸试验结果的误差影响,为校正拉伸试验设备和温控系统提供方法。运用最大m值高温超塑性拉伸方法对TB6材料试样进行高温超塑性拉伸试验、处理及分析试验数据,进而对高温超塑性拉伸试验中拉伸轴向力与温控误差所导致的试验数据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
拉伸筋在盒形件拉伸成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盒形件拉伸成形工艺参数判断油底壳的拉伸成形时,油底壳需要2道拉伸工序成形,拉伸模具增加拉伸筋后,可使油底壳1道工序拉伸成形,并介绍了几种拉伸筋的结构、形状及布置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对45 MN铝合金厚板液压拉伸机在满负荷和降负荷拉伸情况进行试验.确定了在满负荷和降负荷拉伸之间,实际板材拉伸需要降负荷拉伸的拉伸力公式,以及满负荷拉伸最小板材宽度对设备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拉伸工艺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技术数据是:拉伸系数、拉伸次数、各次拉伸的毛坯尺寸和成品尺寸、拉伸力和拉伸功。迄今为止,对于非规则几何形状拉伸件的拉伸系数、拉伸次数的确定还没有一个准确可靠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模拟和多次试验的方法来确定。通常采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低频振动下6061铝合金的拉伸变形行为,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常规拉伸和低频振动辅助拉伸进行分析,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常规拉伸和不同方案的低频振动辅助拉伸实验。通过对比常规拉伸、间歇振动拉伸和全程振动拉伸3种拉伸方式,得到低频振动对拉伸过程中平均拉伸载荷和材料伸长率的影响,获得激振力和振动能量对拉伸载荷及材料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振幅或频率的提高,最大平均流动应力下降明显;一定范围内的激振力和振动能量,使拉伸平均载荷下降,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增加了材料的伸长率。  相似文献   

7.
周向充液拉伸是在一般充液拉伸的基础上研制出的又一拉伸工艺成果.与通常的模具拉伸相比,充液拉伸能使工件凸缘部的破裂极限大幅度提高.然而,在充液拉伸过程中,随着  相似文献   

8.
Q235钢厚向拉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轧制的原因,轧制钢材的纤维组织呈流线分布,在不同取向的拉伸力学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材料厚向拉伸性能,分别对具有正交各项异性的Q235钢做了横向拉伸和厚向拉伸试验,得出其拉伸曲线,结果显示,厚向拉伸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小于横向拉伸,表明该材料在厚向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9.
从盒形件拉伸工艺一次拉伸系数的确定 ,引出油箱底壳拉伸次数的确定和拉伸方法 ,通过实例予以验证 ,对影响油箱底壳拉伸的其他因素进行工艺分析 ,并介绍了几种典型油箱底壳拉伸模结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锈钢型材拉弯,基于ABAQUS软件研究了拉伸量和不同拉伸量分配方式对回弹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拉伸量下卸载前后圆弧截面上应力的分布情况。然后,在拉伸量相同的条件下,对4种拉伸量分配方式下的回弹差异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量增加,截面上应力分布差值逐渐减小,从而使回弹量减小,且卸载后残余应力减小。在拉伸量相同时,不同分配方式导致截面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从而使回弹产生差异。当拉伸量为3%时,截面未完全进入塑性拉伸变形,此时4种拉伸量分配方式中前期分配拉伸量较小的线性递增产生的回弹最小。当拉伸量为5%时,截面完全进入塑性拉伸变形,此时前期分配拉伸量较大的均匀拉伸产生的回弹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冷加工对316L不锈钢裂尖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单轴拉伸和冷轧-拉伸不锈钢应力腐蚀裂尖应力-应变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单轴拉伸和冷轧-拉伸裂尖Mises应力、等效塑性应变、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预冷轧改变了316 L钢的力学参量,因而影响了裂尖应力-应变状态,拉伸变形量相同时,冷轧-拉伸裂尖应力应变均不同程度地大于单轴拉伸裂尖应力、应变,但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冷轧-拉伸和单轴拉伸裂尖应力差逐渐减小,应变差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IVECO汽车真空助力器上盖拉伸模设计为例说明复杂零件拉伸的模具设计,对非变薄拉伸件的难拉伸部分采用了变薄拉伸的方法 ,成功地解决了复杂拉伸件的拉伸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微变薄拉伸,是在拉伸中利用小量改变毛坯的厚度而毛坯的直径不变的拉伸法来提高拉伸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的一种较先进的冲压工艺。微变薄拉伸一般可用普通拉伸方法形成的圆筒形拉伸件作毛坯,也可直接使用平板进行拉伸。  相似文献   

14.
对于拉伸模最大的难度就是要求有合理的工艺方案、良好的工艺补充,只有确定好方案.才能够拉伸出合格的产品。该前围覆盖件拉伸模经过工艺分析,采用1模2件对称方式拉伸。经过CAE拉伸软件的模拟分析,对于拉伸不足的区域采用增加拉伸筋的方式,通过试模最终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相似文献   

15.
空压机贮气筒封头无压边圈拉伸模江西余江邓原农机厂(335200)陈增平变等切面曲线拉伸凹模应用于短直边的外凸回转体的无压边圈拉伸是相当成功的,这是因为这类回转体的瞬时拉伸比(D。/d)随着拉伸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拉伸初期,拉伸比很大,毛坯此时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以某车型后轮罩外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AutoForm分析,研究不同拉伸筋对成型性影响。采用不同形式拉伸筋对成型结果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周圈拉伸筋、分段拉伸筋和双层拉伸筋,并结合失效原因分析,得出对于深拉伸制件,双层拉伸筋更有利于制件成形。  相似文献   

17.
弹塑性拉伸弯曲矫直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阐述了弹塑性拉伸弯曲矫直的假设与相对变形概念,弹塑性拉伸弯曲矫直理论,各种板形的板带材在拉伸和连续拉伸矫直机中的矫直,并着重论述了连续拉伸弯曲矫直机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筒形件拉伸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筒形件拉伸工艺改进四川华蓥市江华机器厂张明元在板料拉伸成形工艺中。通常采用有压边圈平端面凹模拉伸,对于变形程度较大的零件,可采用多次拉伸完成。当变形程度小于极限变形程度一定数值时,欲进行一次拉伸成形,则采用圆锥形拉伸模,其拉伸所需的凸模作用力比平端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无模拉伸成形时的高频感应加热和喷气冷却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工艺参数与拉伸温度场和拉伸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和冷却装置移动速度的提、加热线圈与冷却喷嘴间距的减小,拉伸温度下降,拉伸力增大;变形程度对拉伸温度影响小,变形程度的增大使拉伸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第四章金属轧材的拉伸矫直与拉弯矫直§4—1 拉伸矫直 1.钳式拉伸矫直原理与参数计算钳式拉伸矫直是开发最早的拉伸矫直法,用于矫直钢筋、型材和薄板。拉伸矫直的原理比较简单,不管原始弯曲形态如何,只要拉伸变形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并达到一定程度,使各条纵向纤维的弹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