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 1 95 8年 ,是我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 ,其卫星发射设施十分先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和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自 1 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以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 2 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 992年 1 0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 ,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获得…  相似文献   

2.
最近10年的实践表明,传统方法即从地面上发射宇宙飞行器通常存在一些严重缺点:生态上污染严重和经济上费用昂贵.例如美国"大力神"号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会释放出大量破坏地球臭氧层的一氧化碳.而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在起飞时也会释放出非常有毒的物质.另外,无论是单次发射火箭还是多次发射火箭都比较昂贵.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林明邦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为“长征型号”火箭提供的测量其发射过程的弹道轨迹数据仪器——低值过载测量仪,在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时,被装上火箭所应用。仪器工作状态正常,性能良好。由它测得的运载火箭定量数据在国内属首次,完整地收回所有测量数据,为以后火箭将卫星准确推入预定轨道提供经验而保证一箭成功。  相似文献   

4.
俄正在考虑设计一种有翼火箭一家俄罗斯公司目前正在为国际发射市场设计一种使用有翼返回式助推器的大推力无人运载火箭,该火箭将采用原苏联失败了的N—l月球火箭计划中的发动机。这种命名为RS—9“诺马”的火箭起飞重量达2374吨,能将大约76吨的有效载荷送入...  相似文献   

5.
《遥感信息》2003,(2):50-50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运载着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升空。25日零时34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于北京时间6月3日5时零分成功定点,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此次“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成。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后,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按计划运行了220个小时。期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中心遥控模式,组织所属地面测控站对卫星进行了持续跟踪与精确控制,使卫星完成了地球捕获、太阳能帆板展开和星上发动机多次点火、调姿变轨等数十个动作,准确进入了地球准同步轨道。之后,又经过位置保持等多项复杂测量控制,最终成功定点于地球赤道上空。“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定点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将对卫星平台及卫星有效载荷进行在轨测试,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后,将正式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6.
《遥感信息》2000,(2):23
阿丽亚娜空间公司日前宣布,被称为“太空货轮”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将于2002年年底以前为加拿大发射一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卫星。据悉,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的这颗特大卫星5.9吨,名为ANIK-F2,将由美国休斯空间通信公司在加利福尼亚的埃尔塞贡多制造,任务是在发射后的15年里负责北美洲地区的各项通讯数据传输。阿丽亚娜5型火箭是目前欧洲生产的最大火箭,可将6.8吨有效载荷送入距地面3.6万km的地球同步轨道。此前,它已成功进行了两次商业发射。阿丽亚娜5型火箭将射世界最大卫星  相似文献   

7.
《遥感信息》2004,(3):9-9
[据塔斯社 8月 2 3日报道 ]俄联邦太空局发言人Vyach eslavDavidenko周一 (2 3日 )向塔斯社透露 ,俄罗斯将于今年秋天从拜科努尔和普列谢茨克 (Plesetsk )航天发射场发射10枚运载火箭 ,其中有两枚将飞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计划从 9月份到 11月份 ,将 17架航天器送往近地轨道。为此 ,俄将动用联盟号、质子号、RS - 2 0、宇宙号及Tsiklon - 3型运载火箭。一艘联盟号TMA - 5飞船将把第十支远征队送到国际空间站。此次发射计划于 10月 9号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一艘进步号 -M太空飞船也将于 11月 2 4日从拜科努尔发射 ,该飞船将携带大…  相似文献   

8.
人民网东京 1 1月 2 1日电报道 :据此间媒体报道 ,日本将于明年 2月首次发射军事侦察卫星 ,该卫星将 2 4小时不间断监控地球任何位置 ,可看清地面 1 m大的物体。据报道该卫星系统共由四个卫星组成 ,明年 2月和夏天分两次发射。其中一颗重 2吨 ,运行轨道将通过南北极上空 ,高度约 40 0~ 60 0 km,设计寿命五年。日本政府各省厅将通过内阁卫星信息中心获取需求数据。军事侦察卫星的检测内容包括大规模灾难状况、军事设施、核泄露事故预防等。卫星的开发制造和发射将花费 2 0 0 0亿日元。由宇宙开发事业团的 H2 A火箭发射。日本还将在北海道、…  相似文献   

9.
1月26日,美国从范登堡 空军基地西南角的私营 航天港用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5颗微小型卫星”。火箭为“轨道/亚轨道计划航天运载火箭”,是由退役的“民兵Ⅱ”洲际弹道导弹的头两级与“飞马座”的上面两级组合而成的,其近地球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为340公斤。这次发射活动是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 DARPA)发起的。 一、微小型卫星 与试验装置简要情况 在5颗微小型卫星中,1颗为“母星”,4颗为“女儿星”。入轨前,“女儿星”装在“母星”里。此外,在“母星”里还装有美国航空航天局和韦伯州立大学的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大事     
来自"两会"的报道中国运载火箭"长征五号"2014年首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梁小虹在"两会"期间透露,我国正在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年后发射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中国的大推力火箭从1986年开始论证,经过20年后,终于对中国发展大推力火箭统一了认识,2007年中央  相似文献   

11.
《遥感信息》2004,(3):35-35
8月 2 9日 15时 5 0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 ,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发射约 9分钟后 ,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 ,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 ,今天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 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与以往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按计划该卫星将在…  相似文献   

12.
NEAR(近地小行星交会)卫星是第一个小行星轨道器,按计划将于1996年2月16日由德尔它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NEAR卫星将是NASA探索计划中有关“更快”更好、更兼价的行星际探险飞行任务的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3.
箭载共形相控阵卫星数据链通信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继星作为通信中继,在运载火箭发射的全程中火箭与中继星都视线可见,不存在遮挡,可以实现对运载火箭的不间断测控。文章对运载火箭共形相控阵卫星数据链传输过程中的自由空间衰减、大气衰减、火焰衰减、极化衰减、天线指向误差损耗、雨衰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火箭飞行过程中,S波段箭载共形相控阵卫星数据链的安全裕度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     
《遥感信息》2011,(3):128-128
欧洲准备10月发射伽利略卫星[据欧空局2011年5月24日报道]欧空局、阿里安航天公司和欧委会宣布,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将于2011年10月20日发射头两颗卫星,这将是阿里安航天公司从法属圭亚那发射的首批伽利略卫星。这两颗伽利略卫星将搭乘"联盟"火箭进入轨道。此次任务标志着"联盟"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发射的新开端。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登指明了这次发射任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0月7日16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W3C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为欧洲卫星运营商提供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6.
6月9日2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人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7次发射,也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9月 2 2日凌晨 ,轨道科学公司负责发射的 Taurus运载火箭 ,从加利福利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点火升空。发射地球观测卫星 Quick TOMS。Quick TOMS是 TOMS卫星的后续星 ,被设计用来监测地球臭氧层。发射最初的时刻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是 ,当火箭飞行了大约 83秒的时候 ,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分离的时候 ,出现了明显的问题。由于目前尚不明确的原因 ,火箭在校正发动机使其恢复预定飞行路线之前 ,偏离了预定的航线。飞行管理人员认为是级间分离问题引起火箭速度损失 ,导致有效载荷以不够高的速度被释放在一个不正确的轨道上。NA…  相似文献   

18.
王锐涛  曹雪辛  崔静 《软件工程》2022,(11):2+63-64
<正>王希季(1921年7月—),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19.
据SPACEFLIGHT报导,苏联照相侦察卫星的发展史到目前为止可分为四代(见附表)。第一代始于1962年四月发射入轨的“宇宙号”-4,该星是在“东方号”(1961-63)载人卫星的基础上发展的,并由 SL-3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第二代星推力要求有所增加,因此用 SL-4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第二代星主要有三种型号:即高分辨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2023,(5):F0002-F0002
王希季(1921年7月—),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70—1979年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