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清洗剂,对氨纶废丝表面进行除油。采用失重法确定最佳清洗工艺,利用能谱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评价其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在清洗剂浓度为5%、氨纶废丝:清洗剂溶液质量=1:20、清洗温度为65℃、清洗时间为1.5h的条件下,氨纶废丝表面油剂去除率达到99.4%,且清洗后的氨纶废丝理化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如何将氨纶废丝进行有效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选择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将氨纶废丝进行溶解,添加抗氧剂CY1790,得到均一的具备可纺性的原液,然后经过滤送至纺丝工序,通过正常干法纺丝工艺制成77 dtex、116 dtex、232 dtex氨纶丝。实验数据表明:成品丝的相关物理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进一步说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将氨纶废丝转化为可用的氨纶丝,具备可行性,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静荣  陈大俊 《化学世界》2007,48(9):531-533,565
以一缩二乙二醇为醇解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在不同的醇解温度下对氨纶废丝进行了降解。结果发现,温度较低时,氨纶废丝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回收不到聚四氢呋喃;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氨纶废丝的醇解程度、回收聚四氢呋喃的收率和纯度;但温度过高也会使回收聚四氢呋喃的性能有所恶化。另外,醇解产物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乙醚可以将醇解比较完全的物质从固体产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度较好的回收聚四氢呋喃。  相似文献   

4.
以一缩二乙二醇为醇解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对氨纶废丝进行了醇解。重点分析了醇解时间、催化剂用量、氨纶废丝与醇解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回收聚四氢呋喃二元醇(回收PTHF)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不变时,增加醇解时间、催化剂用量、醇解剂与氨纶废丝比例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收PTHF的收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2016,(3):52-54
根据废丝再生生产要求,对混合罐、过滤器、假捻器、卷绕机进行改造,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设备改造有助于更好地稳定氨纶废丝再生产。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氨纶废料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详细综述了废预聚物、废纺丝原液和废丝的回收利用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氨纶的生产及应用,指出了目前氨纶生产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大容量聚合反应器及纺丝装置体系、废丝的回收处理、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等,探讨了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技术解决方案,为氨纶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升温红外光谱分析法,探讨了熔纺氨纶废丝在升温过程中分子链断裂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磷酸三乙酯介质中,以乙酰胺对废丝进行热降解,使其获得重新加工的性能的方法。进一步,将降解产物与新鲜的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混合,然后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进行反应,制成了再生聚氨酯薄膜。  相似文献   

9.
刘栋  金亮 《合成纤维》2014,(7):33-36
在工业中,醇氧化成醛是一个重要的反应,目前以离子液体负载小分子有机催化剂对醇的均相氧化研究较多,但其可回收再利用性较低。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废丝为原料,通过对废丝的处理,将其作为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并成功将离子液体负载于PAN基碳纤维原丝废丝上,实现了在非均相反应中的均相反应,并为方便分离催化剂和重复利用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
唐腾  蔡峰  宗颖 《玻璃纤维》2010,(2):32-34
介绍了玻璃纤维废丝微珠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要点,作为公路交通用反光材料的优点以及原材料对反光材料性能的影响,废丝微珠在公路交通领域制作交通标志、导向、疏导指示牌的要求和发展前景。废丝微珠为玻璃纤维废丝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