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根据多年试验资料,针对民勤干旱缺水,无霜期短,苦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的实际.研究提出了超早熟区苦咸水灌溉棉花节水高效生产技术,即低拱棚种植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足墒播种技术、矮杆密植技术和控水灌溉技术等。试验证明:苦咸水区发展地膜棉花节水高效,籽棉产量达4300~4800kg/hm2,净效益19560元/hm2,水效益达4.74元/m3,是春小麦的4.56倍,春小麦-玉米“带田”的4.69倍,瓜类的2.14倍。发展低拱棚地膜棉花是苦咸水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其籽棉产量达6000~7500kg/hm,净效益可达26505元/hm2,是春小麦的4.6倍,“带田”的2.86倍,瓜类的2.93倍;水效益662元/m3,分别是春小麦、“带田”、瓜类的6.37倍、6.55倍、3.15倍。发展低拱棚及地膜棉花是苦咸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干旱缺水区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民勤沙漠绿洲灌区干旱缺水,无霜期短,是棉花超早熟区。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足墒播种技术、矮杆密植技术和控水灌溉技术等,是苦咸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地膜棉花节水高效,籽棉产量4300.5~4800.0kg/hm2,净效益达1304元/hm2,是春小麦、“带田”、“瓜类”的2.10~3.33倍,水效益达4.74元/m3,是其它作物的2.14~4.69倍。发展地膜棉花,既节水又高效,是苦咸水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也是干旱缺水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水量零增长或负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5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分析5.1灌溉定额作物灌溉定额取决于作物需水量和需水规律以及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计地下水补给量和旱作物灌溉时不允许发生深层渗漏,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可表示为:式中M——生育期内灌溉定额;ET——全生育期需水量;P0——生育期内有效降雨(总降水量的0.8倍);W0、We——播种前、收割后土壤储水量(采用综合评判的两个最佳结果的平均值),m3/亩。依据1988-1992年5种作物综合评判最佳结果及节水高产需水量的上下限,以(4)式分析计算最佳灌溉定额为春小麦223.3-307.7m3/亩、“带田…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已连续几年发生了严重干旱。而解决干旱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要使种植的作物优质高产,灌溉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半干旱和半湿润条件下的季节性干旱期内,补充灌溉对于作物优质高产也同样至关重要,灌溉可以为作物获得最佳产量和最优产品提供充足的水分。近几年,节水灌溉在黑龙江省发展迅速,尤其是滴灌系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认识滴灌系统的优缺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下的限额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三年的限额灌溉试验观测数据;采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分析试验数据,建立了限额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蒸发蒸腾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求解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采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水资源不足条件下的限额灌溉制度的多阶段优化法。研究成果表明,在产量能达到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的90%的情况下,可节约灌溉用水40%,能为水资源极其短缺地区的农业高效用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垄植玉米控制性隔沟交替灌溉节水高效技术及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勤沙漠绿洲灌区干旱缺水,“带田”类立体种植形式,使得灌区水资源严重超采。压缩“带田”,扩种玉米,推广控制性隔沟交管灌溉技术,是灌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初步研究成果,控制性隔沟交替灌溉实为一种节水高效灌溉技术,采用垄植沟灌、足墒播种、地膜覆盖、交替灌溉等综合技术,全生育期只需灌水2100m3/hm2,只有其他作物或灌溉方式的30%~70%,水效益2.9kg/m3以上,是其他作物的1.3~2.2倍。  相似文献   

7.
为建设"优质、高效、高产"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从2013年起,云南省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但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中的滴灌措施系统造价普遍较高,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制约了云南省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文章以华坪县荣将镇芒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基础,论述了在保证项目可行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经济性的优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作物产量与需水量的关系及高产水分条件的分析、根据关中地区作物需水规律,气候特点及多年灌溉实践,提出“作物基本灌溉”的概念。并在对大量灌溉试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关中灌区不同水文年亩产粮食800~1000公斤、棉花100公斤、油菜200公斤以上的节水灌溉制度,可较现行灌溉制度每亩减少灌水100立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节水灌溉的内涵及其范畴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多种措施的总称。 节水灌溉,主要是对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灌溉而言。由于灌溉是补充天然降水的不足,从而促使作物高产高效,节省灌溉用水,当然首先要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因此,把“节水灌溉”仅仅理解为节约灌溉用水是不全面的,应当在考虑灌溉的同时,还要把各种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水源,如:地面水、地下水、天然降水、灌溉回归水,经过处理以后的污水、“废水” 以及土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分析棉茬晚播冬小麦套作短季棉试验研究为例,综合利用灌溉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粮棉套作、粮粮套作、一季单作等6种套作、单作种植形式,分析解决了不同作物、不同灌溉条件的节水、高产、高效种植工程的优化组合问题,为创立我省“两高”搭配种植时空条件提供了技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干旱缺水、无霜期短、有效活动积温低的棉花起早熟区,在足墒播种条件下,采用地膜覆盖和矮杆密植栽培技术,生育期适度控水,适宜土壤含水丰下限现营期不低于55%,花铃期不低于45%,吐絮后45%-35%以下,生育期一般年份灌水2次,灌水定额80m2/亩,可控制作物贪青徒长,减少耗水,促使早熟高产、优质。在耗水土240-270m3/亩时,亩产皮棉100kg,绒长40mm,衣分35%以上、灌水量只是春小麦、春小麦一五米“带回”、瓜类的66%、44%、72%,而效益分别是其3、1.16、1.11倍。干旱区发展棉花节水高效,既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秋季降雨,又可合理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不仅是缓减水资源紧缺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苦咸水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边行效应对间作棉花生理发育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通过对间作棉花设置充分和水分亏缺两种灌溉方式,分析4行间作棉花的生理指标及作物产量受影响程度,其中靠近枣树的棉花命名为D1行,而后依次命名D2、D3、D4行。结果表明:在充分灌溉条件下,间作棉花生理指标和作物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模式,间作种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即使在水分亏缺条件下,作物产量仍提升2.53%。间作模式可改变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引发种间竞争与互补。在4行棉花中D1行棉花明显受到枣树种间竞争和遮阴效果的影响,其生理指标和作物产量微低于D2行,但仍高于单作模式。D2行棉花在4行棉花中长势最好,净光合速率最大,作物产量最高。D3、D4行棉花距树较远,又受种内竞争限制,生理指标仅微高于单作。此外,单间作棉花SPAD值无显著差异,表明果树遮阴对棉花叶绿素影响较弱。对间作棉花施加水分亏缺后,D1、D2行棉花受影响较小,甚至植株生理指标和作物产量有少许提高。D3、D4行棉花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分别减少20.69%、4.89%,作物产量减少11%左右。因此间作模式会引发强烈的边行效应,造成4排棉花生理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越靠近枣树,受影响程度越高,抵御水分胁迫能力越强,但也易受到种间竞争和枣树遮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节水灌溉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措施。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是否需要发展、将如何发展节水旱灌,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及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高产,优质,高效农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高产、优质、高效农田试验取得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与对照田相比,灌溉定额减少了50~90mm,粮食增产115~466kg/亩,纯收入多37.8~419.3元/亩。高产、高效农田对冬小麦采用冬一春三或冬一春四的灌溉制度,秋粮灌1~2水即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系数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彭世彰  索丽生 《水利学报》2004,35(1):0017-0021
考虑土壤水分调控所产生的作物生长滞后效应与补偿生长效应,对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ETc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及水稻作物的作物系数Kc,得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主要农作物土壤水分修正系数Ks的计算公式。覆膜旱作节水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计算实例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江苏省淮北平原地区稻麦轮作生产实际,在田间埋设塑料波纹暗管,通过调节外沟水位对水稻实施渗灌,就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渗灌条件下以稻田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该技术和常规浅水勤灌相比,水稻节水达16.5%,增产14.3%。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后,氮肥用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显著影响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矿质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渗灌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浅层地下水不受NO3-N污染的施N量为270~315kgN/hm2,基蘖肥/穗粒肥为5∶5。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大田漫灌的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同时,建筑用地大量侵占农田造成可种植耕地面积萎缩。为了满足庞大人口基数对粮食的需求只有走高产节水之路。以甘肃某地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为例,研究分析农田灌溉用水及高产经济发展的方法、过程,及试验结果,提出提早泡田、保障输水渠道畅通等节水、高产措施,为农田的节水改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研发了功能完备、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指标先进且稳定可靠的灌溉排水试验系统,建成了集灌溉、排水与面源污染控制功能为一体的灌溉排水试验基地;开展了水肥高效利用理论研究,提出了农田节水控污、作物高产优质的灌排技术模式,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垄作沟播喷灌条件下作物耗水及适宜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垄作沟播喷灌技术的集水、保墒、节水高效特点,选取葵花、棉花、茴香等三种作物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分析不同灌水定额下葵花、棉花、茴香生育期耗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适宜灌溉制度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旱区作物栽培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灌溉水高效利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灌区代表性站点进行土壤墒情监测,分析不同监测点位下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和作物灌溉水效益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各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均大于理论试验值,作物综合灌溉用水定额为322 m~3/亩,且滴灌条件下作物灌溉水效益大于常规灌溉,作物平均灌溉水效益为4.95元/m~3。数据表明新疆三屯河灌区现状作物还处于比较保守的充分灌溉,故灌区的综合灌溉效益较好,应适当加大高效节水面积,提高作物灌溉效益,促进作物节水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