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厦门地区住宅自然通风节能设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然通风设计是结合气候的建筑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创造健康人居环境的有效方法。厦门地区夏季炎热漫长且潮湿,本文在分析研究可借鉴厦门地区传统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经验等基础上,总结适应厦门地区住宅自然通风的技术措施。利用厦门地区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特点,在住宅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海风自然通风的优越性,以自然通风为主,空调设计为辅的原则,以期对厦门地区住宅自然通风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厦门设计圈     
《现代装饰》2011,(5):36-39
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厦门设计师,他们的低调让外界对厦门设计知之甚少,直至去年,厦门几个80后的设计师在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上大放异彩,一时间,厦门设计风头一时无两,风光过后,厦门设计师依然是低调地做自己的设计,享受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孙建华,浙江杭州人,1992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厦门天诺国际设计顾问设计总监。主要作品有:厦门白鹭洲欢乐园、维多利俱乐部、福州山水大酒店、厦门长升大酒店、泉州世贸中心酒店、厦门建设银行大厦、明谷渡假村等。  相似文献   

4.
走向未来的厦门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90年代厦门有数百栋大型、高层建筑在新建,有来自中外百余家设计单位的建筑师在认真研究厦门近代建筑“骑楼街”、“嘉庚楼”、“鼓浪屿欧式建筑群”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探索走向未来的厦门建筑之路。同时,以厦门重点建筑的设计竞标实例说明,在进一步挖掘厦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海上花园之城”特征的环境与建筑和建筑与环境;在进一步研究厦门近代建筑的基础上,探索具有厦门历史文脉的现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1)
"古早味"是闽南人形容古旧味道的一个词,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这里泛指有文化积淀和有特色的事物。厦门"古早味"纹样设计指用于工艺美术的、有厦门文化积淀和特色的装饰花纹图案设计。该文从这一核心美术语言出发,旨在构建一套连续的、具有递进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单元目标体系,为达成提取、设计及运用厦门"古早味"纹样元素的单元目标,设计序列化的作业,剖析厦门市花三角梅、市鸟白鹭和见南花的第一款花砖"浮游"植物的纹样写生设计过程,辅助学生了解厦门地域特色优秀文化元素,掌握纹样写生和设计方法,学会挖掘厦门"古早味"的纹样元素,继而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热爱家乡、热爱本土经典优秀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正>3月的厦门,春意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12日上午,由《现代装饰》杂志社主办的《现代装饰》30周年系列活动:"互动中国设计界"银川精英设计师厦门交流会在厦门陈方晓设计事务所举行,10余位银川设计师面对面与设计大师陈方晓进行了一场生动且精彩的设计碰撞。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刘五店航道跨越了厦门和金门两地海域、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且受政治因素影响其限制条件较多,本工程在勘察和设计阶段采取了较多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取得较好的设计成果。本文归纳总结了厦门港刘五店航道一期工程勘察设计特点与创新,可供今后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将军祠站站点的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设计,紧紧抓住地铁给厦门这座特区所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充分利用串联立体的城市交通网络,通过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设计,打造一个一体化、充满时代感的全新立体城市交通与商业圈,展现一个更新换代的厦门老城区。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特色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介绍了厦门澳头环境景观设计的情况,强调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乡村环境景观设计当中,分析厦门澳头地域文化的唯一性和特色性,设计目标将厦门澳头打造成"闽南最美海港侨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商业地产市场的现状,指出商业地产的发展前景和走向。笔者以厦门五缘湾商业街为例,对商业街的策划、定位、设计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厦门五缘湾商业街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日水量平衡设计城市小区雨水利用调蓄容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厦门市集美区某新建小区雨水利用工程,阐述了日水量平衡分析在城市小区雨水利用调蓄容量设计中的应用,建立了相应的水量平衡方程式,提出了水量平衡中各要素(径流雨水收集量、用水量、蒸发量、渗透量及其他水源补水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以年为周期的日水量平衡分析方法,结合该区域每日用水状况及过去10年的日降雨量、蒸发量资料,研究了城市小区雨水利用调蓄容量的设计、区域的外排水及补水状况;分析了径流雨水利用率、节水率等经济性指标;制订了旱季、雨季补水计划.  相似文献   

12.
章才能  陈友林 《山西建筑》2006,32(12):167-168
介绍了侨香村小区工程概况、设计原则,进行了雨量计算,并做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的介绍,最后提到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秋燕 《福建建筑》2013,(5):60-62,40
城市下穿式立交由于其最低点较低、引道纵坡较大等结构上的特点,其排水系统较为复杂,每遇暴雨极易发生积水,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故其排水要求高于一般的雨水系统。本文介绍了下穿式立交排水系统的作用和特点。以厦门市海新路二期为例并结合工程设计经验,笔者对下穿式立交排水方式的确定、设计参数取值的合理性、优化雨水收集系统、采取合理的地下水处理措施、雨水提升泵站选址及优化泵站工艺流程等设计要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为现阶段国内优化下穿式立交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ersonnel were commissioned in 2005 by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Heritage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Ireland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utilizing harvested rainwater to replace treated mains water, for nonpotable uses. A pilot project was set up. The project involved the design,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and monitoring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facilities in a rural housing development. A monitoring programme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harvested rainwater. Harvested rainwater was sampled monthly and tested. Analysis of the harvested rainwater quality showed a consistently high quality of raw water in general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Quality of Bathing Water) Regulations for 100% of sampl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2007 for 37% of sampling dates.  相似文献   

15.
暴雨径流人工湿地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雨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雨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可以将雨水处理利用与景观建设有效结合,并且运行能耗低,管理方便,在雨水利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介绍了暴雨径流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建设场地内合理的竖向规划设计、科学的雨水收集及利用、有效地增加场地可透水地面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建设场地内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目的,以促进城市雨洪利用与控制的起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中的节水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建伟  许海侠 《山西建筑》2009,35(21):184-185
针对目前建筑用水存在的问题,在实施管理方面节水措施的基础上,从完善供水系统设计、充分利用中水或雨水、配置新型节水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建筑节水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关玲娟 《山西建筑》2007,33(20):203-204
针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提出了用雨水作为新的水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介绍了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并结合工程规划实例,阐述了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以使城市建设与水环境的保护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9.
将湿地概念引入住区,并结合中水设备和回用系统,达到住区水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从雨水利用、生活污水回用、水的下渗透三方面研究湿地+中水模式下的住区水环境,并结合厦门市一些住区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0.
邓照华 《山西建筑》2005,31(2):109-110
结合半山海景花园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背景,从总体设计、雨水收集等方面阐述了雨水利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并提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