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综合开发是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村繁荣、推动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途径。芷江侗族自治县自1995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874万元,共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7个,产业化经营项目9个,改造中低产田13.6万亩,新增优质超级稻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两型社会”目的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围绕粮食、烟草、油茶三大主导产业,整合资源,统筹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全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约区,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过去春怕旱、秋怕涝,靠天吃饭;如今渠相通、到田头,旱涝保收"。湖南省邵阳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17年来,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已经使20万亩"望天田"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自1995年来,邵阳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开发原则,在郦家坪镇、金称市镇、河伯乡、下花桥镇等18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先后投入1.2亿元农业开发资  相似文献   

5.
易门县"十五"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回顾和总结"十五"农业综合开发成功经验,对于推进"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发办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执行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菏泽市基本情况,大力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业综合开发是1988年经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一项由政府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政策措施.永济市农业综合开发自1990年省立项,1994年国家立项实施以来,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实施,12年间,共完成开垦宜农荒地(黄河滩涂开发)1.17万hm2,改造中低产田4 200hm2,在项目总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开发力度大,配套措施齐全,当地干群积极性高涨,高标准完成了开发项目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泰兴市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以农口部门和涉农单位密切配合为基础.大力实施4个乡镇结合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银杏开发示范区等重点项目.积极探索支农资金统筹安排、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整合项目实.捆绑资金多.共同推进项目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中低产田改造的进一步提升,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着力打造的亮点,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开发重点任务之一。多年来,我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农业开发亮点。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湖南省宜章县坚持不懈地大力实施以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