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利用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思路;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储层精细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研究表明,此项技术较准确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是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相似文献   

2.
汤军 《河南石油》2006,20(4):7-9
沉积基准面是一个用于描述沉积作用上限和侵蚀作用下限的动态平衡面,其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也就是说层序的成因是沉积基准面变化所引起的。沉积基准面作为可容纳空间的制约变量和沉积物通量影响因素的响应,其升降运动必然引起沉积物类型、堆积样式、地层厚度等的变化,这些正是依据基准面旋回进行层序划分和层序组成特征分析的理论依据。据此,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亚段2+3砂层组进行了层序划分,将其分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2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  相似文献   

3.
沉积基准面是一个用于描述沉积作用上限和侵蚀作用下限的动态平衡面,其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也就是说层序的成因是沉积基准面变化所引起的。沉积基准面作为可容纳空间的制约变量和沉积物通量影响因素的响应,其升降运动必然引起沉积物类型、堆积样式、地层厚度等的变化,这些正是依据基准面旋回进行层序划分和层序组成特征分析的理论依据。据此,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亚段2+3砂层组进行了层序划分,将其分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2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  相似文献   

4.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黑油山油田克拉玛依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其划分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综合运用标准层对比法、沉积旋回对比法、厚度对比法等多种方法对黑油山油田三叠系克拉玛依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为黑油山油田的油藏精细描述提供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5.
坪北油田延长统长6段第二砂层组可划分出中期旋回一个、短期旋回四个,通过对三种主要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建立了延长统长6段第二砂层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沉积相演化序列及砂体的空间晨布规律,为精细储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沙二下地层属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传统的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不适用于该地区。通过对沉积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的研究。运用基于湖平面升降旋回理论的T-R旋回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等时划分.划分出4个4级T-R旋回层序.9个副层序组.33个副层序;进而对研究区进行了小层对比.查明了53个单砂体的连通关系,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岩心及测井资料,对黄骅坳陷大中旺地区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首先识别出层序界面,并详细分析了地层叠加样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地层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地层格架内,探讨了储层发育规律,并分析了基准面升降变化与储层发育的关系,最终指出了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
以现有的岩心、钻/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柳地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东营组共发育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分析了各个层序的沉积特征,认为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泊沉积等沉积体系,不同层序发育时期及不同地理位置,其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应用钻井取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码头庄油田阜宁组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在识别基准面的基础上,将工区目的层段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层序、10个中期旋回层序,并应用旋回等时对比技术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建立了储层建筑结构,为油田开发后期的调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GIS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处理技术.对濮城油田南区Es2^上2 3进行储层建模应用研究。利用AreView软件作出一系列直观图和表格,将储层的各个属性分布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并说明用GIS对I多种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显示、分析的方法以及进行储层建模分析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1.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濮城油田Es3^中6~10油藏划分为3类27个流动单元。I类流动单元物性好。储量和储量丰度大;III类流动单元物性差,储量及储量丰度小;II类介于I类与III类之间。I类和部分II类流动单元是日前开发的重点层位,动用较好,采出量较大,是目前剩余潜力集中的层位;III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差,但由于其本身的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小,剩余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2.
濮城油田沙二下地层属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传统的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不适用于该地区.通过对沉积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的研究,运用基于湖平面升降旋回理论的T-R旋回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等时划分,划分出4个4级T-R旋回层序,9个副层序组,33个副层序;进而对研究区进行了小层对比,查明了53个单砂体的连通关系,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岩心及测井资料,对黄骅坳陷大中旺地区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首先识别出层序界面,并详细分析了地层叠加样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地层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地层格架内,探讨了储层发育规律,并分析了基准面升降变化与储层发育的关系,最终指出了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4.
应用GIS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处理技术,对濮城油田南区Es上2+3 2进行储层建模应用研究.利用ArcView软件作出一系列直观图和表格,将储层的各个属性分布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并说明用GIS对多种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显示、分析的方法以及进行储层建模分析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5.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泌阳凹陷赵洼油田核三上亚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精细划分。通过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特征分析,建立划分方案和层序对比骨架剖面,在此基础上,将核三上亚段分为5个中期旋回。  相似文献   

16.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和地表剖面等资料对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二段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的类型、性质、规模大小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将须家河组二段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中进一步识别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2类旋回结构。指出最有利储集砂体形成于基准面旋回上升的早期和下降晚期。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工作原理,分析了MT油田砂岩储层层序地层,识别了MT油田砂岩各油层系基准面旋回界面;认为MT油田砂岩含油层系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层序、10个中期旋回层序、11个短期旋回层序。其研究结论可直接应用于油田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的滩坝砂体等分布广泛,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30多年来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该类砂体具有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分布规律比较复杂。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地震、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主力含油层段——沙四上亚段划分为2个中期地层旋回和7个短期地层旋回,并指出: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中期旋回基准面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濮城油田南区Es2^(上2 3)储层沉积特征,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对区内单井和多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认为储层流动单元分布可为划分储层沉积相提供参考;流动带指标值大的储层物性比流动带指标值小的要好一些,因此在一些流动带指标值和砂体厚度比较大的地方,可能是剩余油比较富集的地区,是值得进一步挖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刘小亮  王超勇 《岩性油气藏》2013,25(1):45-50,125
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钻井、测井及露头剖面等资料,对川中潼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识别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类型的基础上,将须家河组二段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中进一步识别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旋回层序2种结构类型。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时间单元,详细探讨了须家河组二段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分析了主河道侧向迁移对沉积相展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