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超声波强化提取油茶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荼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是一种功能性油脂.研究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对超声提取油茶籽油和加热浸提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是较理想的溶剂;适当增加溶剂量、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油荼籽油得率随之增加;在温度40℃、液料比(V/m)6:1、提取时间30 min和超声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进行超声提取,油茶籽油得率为45.23%;对加热浸提来说,在温度60℃、液料比(V/m)7:1、提取时间90 min条件下.油茶籽油得率仅为38.15%.由此可见,超声作用明显降低了提取温度、减少了溶剂用量、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使油茶籽油得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神香草精油,选择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条件作为神香草精油得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50℃、料液比1∶15(g/m L)。在此条件下,神香草精油得率为1.093%。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亚麻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亚麻籽油得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0 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60 W.在该条件下提取三次亚麻籽油得率45.75%,提取率达93.27%.  相似文献   

4.
溶剂法提取油莎豆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油莎豆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油莎豆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时间、料液比、温度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油莎豆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60~90℃)作溶剂,油莎豆油得率最高。提取2次以上,油莎豆油得率增加不大。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得率增加,超过3h后得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10(g/mL)时,得率较大。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油莎豆油得率增大,30~50℃之间增幅较大。各因素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次数。结论:石油醚(60~90℃)作溶剂时,油莎豆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h,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40℃,提取3次,该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为27.20%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辅助提取榛子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榛子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榛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榛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榛子油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液料比。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榛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8 mL/g、提取温度为60℃、超生波功率为500 W、提取时间为60 min,榛子油得率为74.89%。  相似文献   

6.
以环已烷- 丙酮复合溶剂提取大蒜精油,对复合溶剂提取大蒜精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大蒜精油得率的因素条件:复合溶剂质量配比、料液质量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单因素试验确定较好的因素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大蒜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已烷- 丙酮复合溶剂质量配比7:3,料液质量比1:6,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6h。  相似文献   

7.
新疆沙棘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霞  康健  吴桐 《食品科技》2011,(8):196-201
对复合溶剂提取新疆沙棘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对沙棘籽油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影响沙棘籽油得率的主要因素:浸出溶剂的选择、复合溶剂体积配比、粉碎度、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其中影响沙棘籽油得率的主要因素是浸提温度,其次是粉碎度和液固比,浸提时间对其影响最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较好的因素水平,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固比14.02:1、粉碎度35.00目、正己烷:丙酮为6:4、浸提温度44.00℃下浸提1.84h,沙棘籽油的提取率可以达到最大值13.788%。  相似文献   

8.
侯黔灵  范丽美 《中国油脂》2023,48(2):129-132
为促进油茶籽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采用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籽壳中的原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摄取溶剂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氯化胆碱-柠檬酸(物质的量比1∶1)溶液为提取溶剂、氯化胆碱-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8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5.26%。综上,低共熔溶剂可有效提取油茶籽壳中的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对红松油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不同的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条件对红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红松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研究发现: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红松油得率均有影响,红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为62℃、提取时间为8.5 h、料液比1:20,红松油的最大得率为59.2%.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椒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花椒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花椒籽中的花椒籽油,以脱蜡花椒籽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花椒籽油.首先,通过预处理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溶剂,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花椒籽油得率的因素(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进行探讨.最后,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油脂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在该试验中超声波辅助处理提取花椒籽油最佳工艺参数:液料比:21.5∶1 (mL/g),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花椒籽油得率为27.25%.  相似文献   

11.
茶油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高级植物食用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以出油率为指标,研究并优化了水代法提取茶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代法提取茶油作用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54℃、液料比为4.5∶1、提取时间为120min。本研究为茶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加工方式对浙江红花油茶茶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首先分析了山茶属中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种油茶中,浙江红花油茶的种仁含油率(60.7%)和干籽含油率(37.2%)最高,鲜果含油率仅次于小果油茶。从经济角度考虑,浙江红花油茶最具发展前景。然后以浙江红花油茶为材料,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冷榨、溶剂萃取3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其油脂提取率、酸价、过氧化值、碘价、色泽、皂化值、透明度、维生素E、油脂氧化稳定性、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CO2超临界萃取的油脂提取率(92.09%)最高,低温冷榨法(74.1%)显著低于其他2种方法。低温冷榨和溶剂萃取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O2超临界萃取法,二者油脂氧化稳定性也显著好于后者。维生素E含量:CO2超临界萃取法>溶剂萃取法>低温冷榨法。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浸提法和冷榨法对油茶籽油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对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微量养分及营养元素等进行分析测试,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油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油茶籽油冷榨法和浸提法两种制油方式对贵州5个主产区的油茶籽油的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法和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超声辅助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叶总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油茶叶多酚含量为指标,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提取实验。 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 振幅比30%, 超声时间20 min, 料液比1:45(m:V), 在此条件下测得油茶叶多酚含量为(89.506±0.273) mg/g, 与模型预测数值相差较小。结论 在最优条件下, 油茶叶多酚的提取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油茶籽油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菌、抗炎、保肝、抗氧化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重要保健功效。随着中国油茶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势必进一步推动更为绿色、高效的茶油加工新技术的发展。文章综述了压榨法、有机溶剂浸出法、临界流体萃取法、水代法及水酶法等茶油提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比较了各种提油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加快研究"安全、营养、经济"的茶油提取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茶籽加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有广泛的利用价值。介绍油茶籽加工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油茶油提取工艺、茶油精炼和加工及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研究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以白花油茶籽油为参考,采用索氏法提取怒江山茶籽中油脂,运用常规方法、气相色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分析测定怒江山茶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矿质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怒江山茶籽油比重为0.916(1d20/20),折光系数为1.4612(n40),酸值为1.12 mg/g,过氧化值为3.42mmol/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5%左右,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白花油茶籽油;富含硫、磷、钾、铁、锌等矿质元素,其含量均高于白花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18.
油茶多酚是油茶籽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与油茶籽油的品质、色泽和氧化稳定性等紧密相关,但受提取条件、鉴定方法和加工工艺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了解油茶多酚的化学性质及潜在利用价值,本文对油茶籽油中多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了油茶多酚与油茶籽油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探讨了油茶多酚提取、鉴定的常规和新型方法,重点阐述了油茶多酚与品种、制油工艺、精炼步骤和预处理措施等的相关性,剖析了油茶多酚在适度加工条件下对改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为油茶籽油适度加工过程中多酚的保留及调控、天然健康营养油茶籽油产品的增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油茶籽油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盐离子双水相体系(ABS)对油中的微量蛋白进行提取,并考察离子液体和盐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茶油中微量蛋白提取的最佳组合浓度,并利用此方法进行油茶籽油精炼过程中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压榨与浸提油中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0 g/L的[Bmin]Cl+500 g/L的K2CO3为最佳的双水相体系萃取油中的微量蛋白,方法变异系数4.39%,加标回收率80.95±0.05%,油茶籽油精炼工艺中的过滤、脱胶、碱炼、脱色工序均能显著性降低油中蛋白含量,其中过滤工序影响最大,蛋白含量减少76.03%,压榨与浸提成品油茶籽油中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实际商品鉴定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选取广西油茶重点产区河池、百色和梧州的主要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岑溪软枝油茶及大果红花油茶的种子为原料,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油茶种子的油脂及测定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油茶籽油试样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种子出仁率为53.29%~68.91%;干籽含油率为47.05%~59.51%;GC-MS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单不饱和酸含量为72.91%~80.11%,其中河池巴马软枝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80.11%,主要成分是油酸;多不饱和酸含量为5.85%~9.14%,其中梧州岑溪软枝油茶籽油的多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9.14%,主要成分是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62%~17.95%,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同时,广西油茶籽油中含有少量的9,10-环氧-十八碳烷酸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