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小型催化裂化试验装置研究了大庆减压蜡油在Y-15分子筛催化剂上催化裂化的表观动力学。用佛罗斯特公式处理试验数据的结果表明,在提升管反虚装置中大庆减压蜡油的裂解反应是一级自阻反应。由实测得的反应级数、活化能以及自阻系数等动力学参数均与文献值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CC-15催化剂在轻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经几次标定和近两年的实践认为,该剂重质组份裂化能力强,能大大提高DMO掺炼比且获得较高的轻油收率,并提高液化气中丙烯含量。  相似文献   

3.
对LH-03催化剂与国内工业装置应用较好的A催化剂进行活性、稳定性对比。结果表明:LH-0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活性均优于A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生成干气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4-甲基辛烷、4- 乙基辛烷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催化裂化过程生成干气的反应化学。结果表明,烷烃分子首先在催化剂酸性中心作用下发生质子化反应,烷烃分子链上易受到氢质子进攻的位置一般在其叔碳原子或碳链中心碳原子附近的C-H键或C-C键处,形成反应过渡态-五配位正碳离子,反应过渡态主要以桥式结构形式存在,随后共价键的异裂主要发生在烷烃分子链上桥式活化结构α位的C-H键或C-C键处,前者异裂生成H2,当后者相连的是小于碳三的小分子基团时,异裂就会生成CH4、C2H6、C2H4等干气分子。  相似文献   

5.
吴巨兵 《广石化科技》2006,(1):13-16,41
为满足新标准汽油对烯烃含量的要求,降低蜡油催化裂化装置汽油的烯烃含量,在蜡催装置试用CC-200D降烯烃催化剂。试用期间,通过采用调整操作条件、改变催化剂注入量和改善产品分布等方法,在催化剂单耗不增加的前提下,使催化汽油烯烃含量平均下降了7~9个百分点,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试用目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以减压瓦斯油掺炼部分焦化蜡油为进料时催化剂组成及性能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高氮含量的焦化蜡油,分子筛的用量及类型、载体的活性等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应根据装置加工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活性组元及载体,避免汽油的过度裂解和高的生焦率。  相似文献   

7.
正碳离子和相关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碳离子是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1种活泼的反应中间体,对于它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酸催化反应领域中,大多数烃转化反应,如催化裂化、异构化、烷基化、叠合等,都是按照正碳离子反应机理进行。正碳离子反应机理是已经被催化研究领域所公认的、描述烃转化反应机理最有效的工具。笔者根据对正碳离子的认识,详述了正碳离子的发现历史、正碳离子的定义及其结构和性质、正碳离子的生成途径以及与正碳离子相关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蜡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低硫汽柴油生产的要求,蜡油加氢处理技术将越来越显现其经济效益。从FCC原料加氢预处理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蜡油加氢处理工业催化剂的开发情况以及该类催化剂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生产厂家选择使用催化剂和开发新型高性能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宏 《南炼科技》1998,5(5):1-7
本文反映了我厂催化裂化装置通过使用几种新型抗氮催化剂、根据装置情况合理混配、通过有效的平衡剂量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装置焦化蜡油掺炼比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0.
在100万t/a蜡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催化剂LV-23 BC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和主要操作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干气收率下降了0.83个百分点,焦炭收率下降了1.24个百分点,汽油收率下降了3.02个百分点,液化气收率提高了0.85个百分点,柴油收率提高了4.24个百分点,液收提高了2.07个百分点;LV-23 BC中铁、镍等金属含量较低,且对产品柴油、干气、液化气等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Y沸石催化剂上二异丙苯与苯反应机理及催化剂失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原位红外和TPD-ITD研究了二异丙苯、异丙苯、苯和丙烯在Y沸石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脱附。二异丙苯与苯的烷基转移反应可能是按单分子反应SN1和双分子反应SN2-1及SN2-2机理进行;异丙苯和二异丙苯能够发生歧化反应及脱烷基反应;脱烷基反应产物丙烯能够发生齐聚反应;二异丙苯也能够发生异构化反应。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可能是,在Y沸石催化剂的超笼内形成了分子直径较大的“非焦炭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不能从孔口  相似文献   

12.
直链烯烃在裂化催化剂基质上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FCC催化剂的基质材料SiO2Al2O3,采用XRD、BET及IR对其结构和酸性特征进行了表征。在FCC操作条件下,以n-C7=-1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反应产物分布与基质材料酸中心特性的关联,提出了n-C7=-1的裂化反应网络,对n-C7=-1的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等二次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异构化反应过程同时以单分子和双分子两种机理进行,但双分子反应选择性较低;氢转移反应不仅与基质的酸中心密度有关,对酸类型的影响更为敏感,在只有L酸的基质上,氢转移以Rideal机理进行,其活性随酸中心密度呈线性增加;在既有B酸又有L酸的基质上,氢转移更倾向于L-H机理,其活性随酸中心密度呈指数增加;烯烃二次反应之间选择性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酸与L酸在总酸量中的分配;以烯烃在B酸与L酸上形成结构不同的正碳离子为前提,提出了两种正碳离子进一步反应的机理模型,并较好地解释了烯烃的反应机理与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13.
以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甲基环戊烷及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微型反应器上研究不同碳数和结构的烷烃在催化剂Zn-Pt-Re/ZSM-5上的芳构化反应规律,并与传统重整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小于450 ℃时不同烷烃生成芳烃从难到易的顺序为正己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正庚烷≈正辛烷;在反应温度大于450 ℃时芳烃收率均在90%以上。烷烃在传统重整催化剂CB-8上直接脱氢环化生成环烷烃,然后再脱氢生成芳烃。烷烃在Zn-Pt-Re/ZSM-5催化剂上的反应按两种机理进行:小部分烷烃直接脱氢环化生成环烷烃,然后再脱氢生成芳烃;大部分烷烃先裂解为低碳烯烃,再发生聚合、环化、脱氢等反应生成芳烃。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催化裂化汽油中烃及硫化物在OTA(Olefin To Aromatics)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性能,探讨了烃化物及硫化物复合催化反应网络。在OTA催化剂上,FCC汽油中烃化物转化产物芳烃增加,苯降低,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比增加,表明主要发生了烯烃芳构化、苯烷基化、异构化和加氢饱和等反应;FCC汽油的硫化物在OTA催化剂上都较易被脱除,烷基取代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网络一方面含有直接加氢脱硫反应路线,另一方面经历歧化、异构化和裂解,然后直接加氢脱硫反应路线。  相似文献   

15.
第二反应区在MIP工艺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庆重质原料油、中间基蜡油和中间基重质油为原料,分别用含较多ZSM-5的催化剂A、及含Y型分子筛的B和C进行MIP和FCC中型试验,考察第二反应区在MIP工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MIP工艺第二反应区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改善汽油质量,而且可以提高重油裂化能力,增加液化气产率。通过对MIP工艺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的裂化机理几率计算可以看出,第二反应区双分子反应占明显优势,由此可以推断出,MIP工艺第二反应区所起的作用是双分子反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炼油工艺和汽油池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过烯烃叠合反应将C4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组分的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固体酸催化剂在烯烃叠合技术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简单介绍烯烃叠合技术原料来源及加工路径,总结目前应用广泛的各类固体酸催化剂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固体磷酸、酸性树脂、分子筛、白土、杂多酸、磺化金属氧化物以及金属/酸载体负载型催化剂等,结合固体酸催化剂反应机理发现,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孔道和酸性可调、易再生、无污染、活性高等特点,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催化热裂解生产乙烯技术的研究及反应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开发了以重油为原料直接生产乙烯的催化热裂解新工艺技术,详细考察了改性沸石催化剂对催化热裂解产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能。研究了不同原料油和操作条件对烯烃产率的影响。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以大庆蜡油掺30%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620℃时,乙烯和丙烯的质量产率分别达到24.27%和14.70%。对催化热裂解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表明催化热裂解是一个催化反应和热反应共存的过程,而新开发的催化剂具有  相似文献   

18.
环烷酸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重油微反装置上进行了环烷酸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装填量以及掺混直馏柴油对环烷酸转化率和脱酸效果的影响,并与环烷酸的热转化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环烷酸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催化脱酸反应很容易进行,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400℃)脱酸率接近100%;而相同条件下的热脱酸效果较差。反应温度和催化剂装填量的改变不影响环烷酸的脱酸率,但是会影响转化率与产物分布,其影响规律与常规催化裂化相似。环烷酸的脱酸反应生成CO和CO_2,但以CO为主。直馏柴油的加入并不影响环烷酸的催化脱酸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多种改性材料的氢转移反应活性及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重油转化活性及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影响规律。采用高活性稳定性的改性分子筛材料,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可以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GOR催化剂。小型固定流化床评价结果表明,另一般重油裂化催化剂相比,在裂化能力和选择性相当时,GOR催化剂可降低汽油烯烃含量5.2个百分点,且汽油辛烷值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MoP/HZSM-5催化剂,采用XRD进行表征。在反应温度400℃、压力1.0MP、体积空速1.0h-1、氢油比400:1的条件下,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催化裂化汽油中间馏分(50~100℃)的芳构化反应,考查了不同钼质量分数、n(Mo):n(P)的摩尔比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钼质量分数及n(Mo):n(P)的摩尔比对反应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增加磷含量能提高催化剂性能。MoP/HZSM-5在钼的质量分数为3%、n(Mo):n(P)=1.5,反应温度为400℃时,改性催化剂芳构化活性最佳,液相产品中芳烃质量分数为65.43%,烯烃质量分数为5.42%,液收为6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