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头部基路堤施工关系到桥台与台背路堤间是否出现跳车现象的问题.从桥头软基路堤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提出桥台软基处治的施工研究,台背路堤料的选择,台背路堤填料的排水和施工方法,土工布摊铺方法,软基路堤沉陷观测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软基路堤设计和施工必须注意的问题,对寻求解决桥头出现跳车现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通过比较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和未加筋路堤来分析加筋对软基位移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栅能较大地减小软基路堤的侧向位移、减小不均匀沉降和堤外隆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路堤的最大沉降.研究结果对软基上路堤加筋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易出现桥头跳车病害的现状,结合河南省济焦新高速公路工程实体,采用4种不同的搭板和填筑方式分析它们对减少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的效果。应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计算程序FLAC软件,对桥台台背路堤填土变形及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搭板方式和填筑材料均影响桥台台背处路堤差异沉降大小和沉降速率;在4种搭板方式中,二次搭板 填筑砾石方式对降低台背路堤差异沉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等级公路桥(涵)过渡段结构的施工实际,分析保证路桥过渡段结构的地基条件与路基条件,通过加强路桥过渡段结构的变形控制施工、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台背路堤填筑前的排水施工、加强软基路堤沉降监测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等措施,减少因施工方面的原因而加重桥头跳车的现象,对高等级公路桥(涵)过渡段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桥台与台背路堤间不均匀沉降产生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工程普遍存在的病害,本文结合广东省公路工程实际情况,从桥头路堤不均匀沉降防治设计与施工实践分析目前防治设计存在问题,提出桥头路堤沉降设计改进内容,作为提高设计深度,寻求更加有效且合理的桥头路堤沉降防治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6.
EPS超轻质材料在淡澳河大桥引道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EPS材料的工程特点和在软基路堤填筑中的应用,提出了设计计算方法,总结了EPS材料在软基上路堤填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软基处理的施工监测工作对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及对地基处理的质量评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深圳宝源路为例,介绍了该路段软基处理的措施,施工监测项目的设计内容及监测数据分析成果,通过分析得出各监测物理量均为正常,根据实测沉降数据采用Asaoka法、三点法对主固结沉降进行推算,然后计算出工后沉降,结果表明工后沉降指标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控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基路堤的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采用能够综合考虑主、次固结沉降的Yin-Graham一维等效时间线模型和一维条件下软土“最终”沉降与应力路径无关的性质,获得在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堤运行期间长期总沉降和工后沉降近似计算公式,建立路堤总沉降和工后沉降与回弹指数、压缩指数、蠕变系数、初始有效应力、路堤承受的静荷载幅值和动荷载幅值之间的关系,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工后沉降还与运行期开始时路堤下软基的总有效应力有关.利用沉降公式计算具体工程软基路堤运行期结束时的长期总沉降量,计算误差小于0.275%.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元件粘弹性模型来表征路堤软基的沉降——时间特征。依据现场路堤软基沉降观测信息,用优化反分析法确定模型参数,预谢软基路堤的最终沉降量,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软基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结合软基路基沉降计算的实际问题,讨论公路工程中普遍应用的一种软基路基沉降计算经验法,分析路堤填土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填土施工速率和地质条件对沉降系数的影响,提出综合沉降系数的计算模式,对保证软基路基工程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硬壳层对软土地基沉降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砂垫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现场观测成果,同时探讨了硬壳层对软基的沉降和水平侧向位移的影响及其在土压力上的反映.通过对实测数据分析表明:硬壳层能扩散应力,减小软基的沉降量,调整不均匀沉降,降低差异沉降率,限制软基侧向变形的发展.因此,硬壳层对软基的变形与稳定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昌水专学报》2016,(4):79-84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沉降监测中量测仪器自动化程度低、数据传输滞后、测量误差大等问题,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采用梁弯曲理论和差分算法,研究开发了一种监测软基沉降变形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该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可以监测软基整个横断面的沉降变形。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光纤光栅软基全断面沉降传感器的量测结果与实际变形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新型全断面沉降传感器的可行性。该新型传感器与无线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软基整个横断面内的沉降变形进行实时远程在线监控,为软基施工安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土工格室加固铁路软弱基床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土工格室加固铁路软弱基床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中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模拟土体的材料非线性,采用三维薄膜单元模拟土工格室的立体加筋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室模量越大加筋效果越显著;基床填料模量的增大对减小土工格室加筋基床的总沉降和差异沉降有较明显的效果,而对减小基床土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填料模量的增大对减小路堤底面附加应力有显著效果,可使路堤底面附加应力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黄土山区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在黄土山区修筑高速公路时经常会遇到非对称路堤问题,而非对称路堤极易引起各类路基路面病害.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非对称路堤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未加筋、格栅加筋和EPS加筋3种工况下非对称路堤受力和变形特性.最后,针对运煤通道交通荷载特点,着重探讨了非对称交通荷载作用下3种工况下路堤的工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路堤施工过程中,EPS加筋技术处治效果要优于格栅加筋;但交通荷载作用下格栅加筋工况下路堤沉降、侧向变形明显小于EPS加筋工况,非对称路堤处治时宜采用格栅加筋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某摊铺路面基层公路沉降观测点临时加密,获得较多的沉降数据。以软土厚度和路堤高度为主要对象,考虑不同因素对软基沉降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该工况下,软土厚度对沉降的影响大于路堤高度,并着重分析了软土厚度与沉降的关系,可为其它高速路段沉降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公路路桥(涵)过渡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分析和提出公路路桥(涵)过渡段结构设计应注意保证路桥过渡段的地基条件与路基条件、加强桥台软土地基处治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桥台与桥头路堤的稳定与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土工格室加固铁路软弱基床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土工格室加固铁路软弱基床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中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模拟土体的材料非线性,采用三维薄膜单元模拟土工格室的立体加筋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室模量越大加筋效果越显著;基床填料模量的增大对减小土工格室加筋基床的总沉降和差异沉降有较明显的效果,而对减小基床土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填料模量的增大对减小路堤底面附加应力有显著效果,可使路堤底面附加应力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软基路堤沉降发生过程中多变量、强耦合、强干扰、大滞后的复杂特性,利用KPCA先将非线性数据投影到高维空间使其映射呈线性关系,应用PCA提取出映射数据的线性特征信息,间接实现去除原始数据噪声,以降低样本的维数,然后再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的方法对软基路堤沉降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主元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相比,该核主元分析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路堤沉降,且满足精确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粉煤灰在沈阳地区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在对低活性粉煤灰进行物理力学参数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粉煤灰路堤自重作用下软土地基表面的沉降变形,以及交通重复荷载作用下粉煤灰路堤自身的累计塑性变形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与相同工况条件下正常填土路堤的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自重荷载作用下以粉煤灰作为路堤填筑材料,地基表面的最大沉降量以及坡角的最大拱起量明显小于正常土填筑路堤的沉降量;在交通重复荷载作用下,其累计塑性变形量明显小于正常路堤填土的量值.结论以粉煤灰作为填料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减少桥梁台背处的沉降差异,进而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沿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软土分布。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为解决软基地基沉降造成公路受到破坏的问题,人们研究出了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其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控制标准,也对该技术具体方案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进行相关的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