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设备的飞速更新,先进的硬件和高效的计算能力让密码分析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密码分析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应用深度残差网络对分组密码进行差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三项结果.第一,探究了神经网络模型面对密码算法的不同线性运算部件时的表现.基于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构造了Speckey和LAX32两类分组密码的神经网络差分区分器.结果表明, Speckey的有效区分器最高为7轮,准确率为0.69; LAX32的有效区分器最高为4轮,准确率为0.55.第二,以SIMON32/64为例,使用四类不同的输入数据格式分别训练了其7–10轮的神经网络差分区分器.分析结果发现,输入数据所含信息量不同时,相同轮数的区分器准确率的差距最多可达0.18.神经网络对所输入的密码信息的利用能力是存在局限性的,输入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会再使神经网络差分区分器的准确率提高.最后,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差分区分器应用到密钥恢复攻击中,对11轮SIMON32/64进行了部分密钥恢复攻击,当选择28个明文对时,在1000次攻击中成功率可达95.6%.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Shannon提出了对称密码设计的两个重要原则“混淆”和“扩散”,之后密码学者们基于这两个原则构造了Feistel、SP、广义Feistel、MISTY等主要整体结构,目前这些结构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标准密码算法和新型认证加密算法。对这几种主要密码算法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并基于具体结构的特点,系统地对广义Feistel结构中TYPE-I、TYPE-II、TYPE-Ⅲ型结构构建了不可能差分区分器,对区分器轮数下界进行了推导和证明,为网络安全领域分组密码、序列密码、认证加密、Hash函数等对称密码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利用多个差分特征对分组密码算法进行差分攻击,从而精确地估计出分组密码算法抵抗差分攻击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中基于最优区分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多差分密码分析方法.针对每个实验密钥,构造出基于多个差分特征的统计量,根据统计量的大小判决实验密钥是否为正确密钥.给出了多差分分析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了正确密钥、错误密钥对应统计量的概率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差分分析方法的成功率和数据复杂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实例表明,在成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基于的差分特征越多,需要的数据复杂度越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差分神经区分器中准确率随着密码算法轮数增加而快速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差分神经区分器求解方法。将深度学习技术与多差分密码分析相结合,通过采用神经网络拟合密码算法的多输入及多输出差分,设计多差分神经区分器通用模型。该模型中所使用的输入参数被设置为多个明文差分、相应的密文及密文差分。将其应用于分析Speck32/64及Simon32/64密码算法,结果表明,Speck32/64的5至7轮区分器准确率均有显著提升;Simon32/64的密码区分器轮数从9轮提升至10轮,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针对KATAN48算法的安全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区分器的KATAN48算法条件差分分析方法。首先,研究了多输出差分神经区分器的基本原理,并将它应用于KATAN48算法,根据KATAN48算法的数据格式调整了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输入格式和超参数;其次,建立了KATAN48算法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并用该模型搜索了前加差分路径及相应的约束条件;最后,利用多输出差分神经区分器,至多给出了80轮KATAN48算法的实际密钥恢复攻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密钥下,KATAN48算法的实际攻击的轮数提高了10轮,可恢复的密钥比特数增加了22比特,数据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分别由234和234降至216.39和219.68。可见,相较于前人单密钥下的实际攻击,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增加攻击轮数和可恢复的密钥比特数,同时降低攻击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辅助密钥恢复攻击是2019年International Cryptology Conference (CRYPTO)上提出的一项全新密码分析技术.针对该技术至今无法应用于大状态分组密码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辅助的多阶段密钥恢复框架.该框架的核心是找到一个神经区分器组合,分阶段进行密钥恢复攻击.本文首先针对Speck的大状态成员分别训练了一组神经区分器,通过在该框架下利用区分器组合,设计并执行了实际密钥恢复攻击,证实了该框架的有效性.然后,提出了一种在低概率差分中寻找中性比特的方法,来把实际攻击扩展成覆盖更长轮数的理论攻击.最终,针对缩减轮Speck的最大状态成员取得了更好的密钥恢复攻击.这项工作为使用深度学习对更多分组密码进行密码分析铺平了道路.本文的验证代码已开源至https://github.com/AI-Lab-Y/NAAF.  相似文献   

8.
9.
Rijndael分组密码与差分攻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研究了Rijndael分组密码,将字节代替变换中的有限域GF(28)上模乘求逆运算和仿射变换归并成了一个8×8的S盒,将圈中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行移位、列混合、密钥加三种运算归并成了一个广义仿射变换.基于归并将Rijndael密码算法了进行简化,结果表明Rijndael密码实质上是一个形如仿射变换Y=A(?)S(X)(?)K的非线性迭代算法,并以分组长度128比特、密钥长度128比特作为特例,给出了二轮Rijndael密码的差分攻击.文中还给出了Rijndael密码算法的精简描述,并指出了算法通过预计算快速实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FBC是一种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由于结构简单、软硬件实现灵活等优点成为2018年中国密码学会(CACR)举办的全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中晋级到第2轮的10个算法之一.FBC密码包含3个版本支持128和256两种比特长度的明文分组以及128和256两种比特长度的密钥,本文主要对分组长度128位的两个版本进行分析.我们基于SAT (Boolean satisfiability problem)模型对FBC的差分特征进行自动化搜索,得到了新的14轮差分路线,概率为2-102.25.基于此路线我们给出了18轮FBC128-128和20轮FBC128-256差分分析,并且在分析过程中给出了复杂度估计.对于18轮FBC128-128差分分析,时间复杂度和存储复杂度分别为2101.5和252.对于20轮FBC128-256差分分析时间复杂度和存储复杂度分别为2184和296.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车间巡检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及记录结果,过程繁琐且无法实时共享全过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将深度学习应用到混合现实车间巡检中.采用了深度学习与混合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利用ResNet网络对车间设备进行分类识别,完成分类识别后,再利用HoloLens的空间感知能力定位到该设备进行确认,最后显示该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卷积结构的信号调制识别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受信号调制类型种类限制。例如,在12 dB信噪比条件下,同时对24种信号调制类型进行识别,其识别准确率仅为80%。若需要进一步提高识别性能,则要求更复杂的网络模型,导致网络训练所需数据集规模和硬件资源成本增大。鉴于此,针对无线电信号特征,设计一种适用于无线电信号调制识别的紧致残差神经网络,将其作为信号调制类型特征学习和特征提取工具,实现从原始I、Q数据到信号调制类型的端到端识别。利用迁移学习降低网络重新训练所需样本数,增强在无线信道响应发生变化时的环境适应能力,降低训练阶段所需的硬件资源和训练数据集规模。研究表明,当信道脉冲响应改变时,所提的信号调制识别神经网络在信噪比为12 dB条件下的识别性能达到95%,多个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所设计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复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像超分辨率复原(Super resolution restoration,SR)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视频监控、图像处理、刑侦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多媒体处理领域迅猛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已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本文主要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复原工作进行综述.从网络类型、网络结构、训练方法等方面分析现有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秘密密钥分组密码的设计原则,介绍了DES、IDEA等分组密码,指出了它们的一些弱点,如何更好地用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分组密码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反映了人体心脏健康状况,是临床诊断心血管类疾病的重要依据.随着心电图数量的快速增长,计算机辅助心电图分析的需求愈加迫切,心电图自动分类作为实现计算机辅助心电图分析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由于心电信号非常微弱、抗干扰性差,传统心电图分类算法存在测试集上效果好,实际临床应用效果欠佳的问题.为此,本文研...  相似文献   

16.
二维人体姿态估计作为人体动作识别的基础,随着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流行已经成为备受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方法相比,深度学习能够得到更深层图像特征,对数据的表达更准确,因此已成为研究的主流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维人体姿态估计算法,首先根据检测人数分为单人姿态估计与多人姿态估计两类,其次对单人姿态估计分为基于坐标回归与基于热图检测的方法;对多人姿态估计可分为自顶向下(top-down)和自底向上(bottom-up)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姿态估计常用数据集以及评价指标对部分多人姿态估计算法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并对人体姿态估计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成为全球失明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早期的DR严重程度分级对防止DR患者视力丧失尤为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数量的逐年上升, DR分级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然而传统的人工分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且人工分级耗时费力.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DR检测和分级提供了高效率且更可靠的手段.虽然,目前的DR二元检测已经取得十分好的效果,然而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复杂性和病变程度之间的差距细微, DR严重程度分级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涌现的DR分级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介绍了基于VGG、InceptionNet、ResNet、EfficientNet、DenseNet、CapsNet模型的6种深度学习分级方法;并介绍了基于多网络融合的DR分级方法;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DR分级方法的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视频质量评价(VQA)是以人眼的主观质量评估结果为依据,使用算法模型对失真视频进行评估.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做到主观评价结果与客观评价结果相一致.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无需加入手工特征,通过模型自主学习即可进行评估,对视频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对视频质量评价的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