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泗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泗河干流及支流7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的汞、砷、镉、铅、铬、镍、铜、锌和锰共9种重金属不同赋存形态含量,阐述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并运用污染因子法(Cfi)和风险评价指数法(RAC)对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泗河表层沉积物中汞、镉和锰的平均含量均高于环境背景值,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沉积物中铬和镍以残渣态为主,除残渣态外,镉、锰和铜可提取态比例较高,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比例较大,汞则以腐殖酸结合态为主,而砷和锌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腐殖酸结合态均占有一定比例。重金属在沉积物中滞留时间由长至短依次为;铬>镍>锌>铅>砷>铜>汞>锰>镉。镉、锰和汞在沉积物中滞留时间较短。各种重金属RAC值依次为:镉>锰>铜>锌>铅>汞>砷>镍>铬。镉和锰表现出高风险水平,铜为中等风险水平,而汞、砷、铅、铬、镍和锌除了个别点位为中等风险外,大多为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株洲清水塘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株洲清水塘区土壤纵面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锌、铜、铅、镉、砷、铷、钴、镍、铬、汞等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锌、铅、镉、砷等元素平均含量明显偏高。大多数重金属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层重金属变异系数波动范围较大,位于冶炼厂附近的土壤剖面采样点,重金属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土壤中的锌和铜、铅和锌、锌和汞、铅和汞、铷和镉有正相关关系(p<0.01),铜和锶、铅和锑、锶和铬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平顶山矿区为例,将煤矸石破碎或4种不同粒径进行连续淋溶实验,模拟其矿井充填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测定pH值、电导率、氟、总硬度、锌、锰、镉、铬、铜、铅等项目。在实验条件下,矸石溶出液中氟和锰超标,铅偶有超标,pH偏碱性,对地下水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且粒径越小,越利于组分溶出。其它组分溶出量少,多未检出。实验表明,煤矸石不属于危险废物,充填是可行的,但必须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中所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过黄河沉积物元素平均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汞的富集最严重。铅、锌、镍、铬两两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可能为同源污染。洙赵新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汞>镉>铜>锌≈砷>镍>铅>铬,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较轻,但汞污染较为严重。各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汞>镉>砷>铜>铅>镍>铬>锌,其中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达到了很强水平,镉达到中等危害程度。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自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上升后微下降的波动趋势,上游为轻微的生态危害,中下游达到强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淮北朔里煤矿矸石复垦区的测试分析表明,煤矸石及其地下水的pH为8.08~9.35,煤矸石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阳离子交换量为19.97ml/100g土,镉、铬、铅、砷、汞和氟等有害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适宜于农林种植。  相似文献   

6.
煤矸石充填塌陷区后是否产生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充填复垦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分析煤矸石充填复垦塌陷区的可行性,以徐庄煤矿煤矸石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分析砷(As)、镉(Cd)、铬(Cr)、汞(Hg)和铅(Pb)重金属对复垦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重金属含量很低、性质稳定;在淋溶和浸泡状态下,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和淋溶性较差,降雨对煤矸石的淋溶作用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煤矸石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研究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塌陷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某废弃铅锌矿山及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以矿山历史开采区内及周边土壤、矿山上下游地下水中的砷、汞、镍、镉、铬、铜、铅、锌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受到明显污染,砷、镉、铅、锌污染较严重,主要超标原因可能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历史上环境措施不到位,且区域本底值较高。地下水含量未超标。废弃矿山生态风险存在,建议废弃矿山应尽快进行治理修复,地下水应做好长期监测。为废弃矿山后续的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冶炼厂周边区域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镉、铅、汞、锌和铜均超过云南背景值和二级标准,且内梅罗综合指数均大于5,说明表层土壤受到重金属镉、铅、汞、锌和铜的重度污染。综合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如按综合指数法依次排序应为:铜汞锌镉铅砷铬。数据统计分析可知,锌与镉在土壤中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汞与锌、镉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冶炼厂周边村庄与农田土壤中锌和镉的污染可能有相同的来源,而汞也与锌和镉的来源相近,区域内的锌冶炼生产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域农用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从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看,表层土壤中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2 049.01,其中镉的贡献率最大,占比约为90.34%,汞的占比约为6.96%,这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镉和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燃料煤重金属元素在飞灰及炉渣中的分布与富集规律,采集了上海市火电厂、热电厂及化工企业燃煤锅炉的入炉煤、飞灰及炉渣样品,检测了样品中汞、砷、铬、镉、铅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飞灰、炉渣中重金属含量与入炉煤中含量的关系,探讨了其分布机制。结果表明:飞灰中的汞含量比入炉煤中的提高了2~5倍,炉渣中汞含量较低,燃烧过程中煤中汞在飞灰中发生富集;飞灰中砷含量最高可达入炉煤中的10倍,燃烧过程中煤中砷在飞灰中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炉渣与入炉煤中砷含量相当,说明入炉煤中的砷未在炉渣中富集;飞灰中铬含量最高可达入炉煤中的8倍,炉渣中铬含量高于飞灰中,燃烧过程中煤中铬元素在飞灰和炉渣中均有明显的富集作用;飞灰中镉含量最高可达入炉煤中的8倍,炉渣中镉含量可达入炉煤中的10倍以上;飞灰与炉渣中的铅含量显著高于入炉煤,铅在飞灰与炉渣中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同时,测算了上海用煤企业入炉煤、飞灰及炉渣中重金属年产生量与比例,结果表明,汞、砷元素在煤燃烧后,分别有50.0%、61.7%富集到飞灰中,而在炉渣中的含量较低;铬、镉、铅元素在飞灰和炉渣中均有较大程度的富集,入炉煤中的铬、镉、铅元素主要随飞灰排出,随飞灰排出的铬、镉、铅元素分别占入炉煤中总量的76.7%、74.4%、75.1%。飞灰、炉渣是入炉煤中重金属排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的溶出量是环境评价的主要污染参数,针对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淋滤溶液的试验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煤矸石中微量元素溶出量的主要因素是淋溶液的温度、酸度、样品的粒度.当淋溶时间超过8h以后,其微量元素溶出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硫化镍矿废石和尾矿中重金属排放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镍矿由于镍品位低、提取工艺复杂,形成大量的废石和尾矿。废石目前普遍在废石场堆存,尾矿粒度较细,一般排入尾矿库。废石和尾矿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在堆放过程中由于淋滤作用,不仅可能污染地表水,而且可以通过水力联系发生污染转移。选取我国典型硫化镍矿采选企业有代表性的废石和尾矿样品进行重金属组分分析和浸出毒性实验分析,目标重金属包括五种毒性较高的重金属镉、铬、铅、砷、汞及矿石主金属镍、钴、铜,确定每种重金属的污染负荷率,分析得出废石和尾矿中重点防控的重金属为砷、镉、铬,主金属镍和铜也应重点防控。针对现有企业废石和尾矿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为镍采选企业废石和尾矿的重金属污染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检测贵州都匀牛角塘铅锌矿区尾矿中铅、锌、砷、锑、铊、铬、铜、锰、镍、镉和汞含量的基础上,以贵州省A层土壤背景值为参比,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矿区尾矿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矿区6个堆场尾矿突出污染元素为镉、锌,永胜堆场尾矿中突出污染元素为汞、砷、锑。矿区6个堆场尾矿原矿石主要来源于矿区铅锌矿,永胜堆场尾矿的原矿石主要来源于丹寨、独山、榕江一带的汞矿和锑矿。相关性分析说明了尾矿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尾矿金属元素资源再利用意义不大,且潜在环境问题突出。四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均反映矿区尾矿突出污染元素为镉、锌,永胜堆场尾矿突出污染元素为汞、砷、锑。各堆场的综合生态危害指数大小顺序为永胜>陈工>垠垠>山佳>水牛石>狮子洞>振霖,永胜堆场重金属潜在环境污染问题最严重,应当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简述煤中微量有害元素的危害,采集河北开滦矿区的煤层煤样作为样品对其进行微量元素测试并分析煤中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以利于煤炭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研究发现,开滦矿区煤中砷的含量为7mg/g,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赋存;镉的含量为0.5mg/g,赋存状态为硫化物;铬的含量为30mg/g,主要赋存形态为黏土矿;钴的含量为8mg/g,主要赋存于硫化物,硅铝化合物次之;铅的含量为22mg/g,主要以硅铝化合物结合态存在;汞的含量为0.134mg/g,主要赋存形式为硫化物,在低硫煤中主要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氟的含量为140mg/g,主要以无机质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
分析赣南某钨矿周边稻田土壤中镉、铅、铬、铜和锌等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评价矿区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表层、中层和底层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降低,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变化均较大。表层稻田土壤中镉在全部采样点、铜在57%的采样点含量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且镉严重超标。表层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污染程度强弱顺序为镉铜锌铅≈铬,镉为中度至极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序为镉铜铅铬锌,镉为高污染至极高污染,铜、铅、铬和锌危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黑土是自然界最肥沃的土壤,其性状好,肥力高,是最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龙江省望奎县位于世界著名的中国东北黑土带上,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望奎县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研究评价。通过采集耕作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该区土壤中砷、镉等八项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参照相关标准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望奎县一带黑土地土壤中砷、镉、铬、铜、汞、镍、铅、锌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研究区99.49%为一等清洁土壤,土壤环境质量优良。研究可为望奎县绿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述煤中有害元素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其对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煤中有害元素危害的影响因素。从宏观上分析了河北省主要矿区煤层煤中有害元素的含量范围、赋存状态及其物理性质,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其煤中镉、汞、锑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平均值低于1×10~(-6),煤中砷、铍、铬、硒、钍、铀等元素的含量平均值在1×10~(-6)~10×10~(-6),煤中铜、钴、镍、铅等元素的平均含量在10×10~(-6)~60×10~(-6);煤中氯、氟、磷等元素的平均含量在100×10~(-6)~400×10~(-6);同种痕量有害元素在不同煤样中的变化范围较大,个别矿点的个别有害元素含量较高,但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省内山西组煤层硫分较低,太原组煤层大多为中高硫煤及高硫煤,不少矿、勘探区为高有机硫煤,因此,大力开展研究有机硫煤的脱硫技术,对合理开采及洁净利用太原组煤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建光  程久龙 《煤炭学报》2008,33(10):1137-1140
以Sc(钪)作为标准化元素,在采集、测试、分析兖州矿区表层土壤样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内表层土壤中As (砷)、Cd(镉)、Co(钴)、Cr(铬)、Cu(铜)、Hg(汞)、Mn(锰)、Ni(镍)、Pb(铅)、Zn(锌) 重金属污染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采用标准化方法分别建立了这10种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18.
煤矸石预先回填塌陷区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大多数矿区都有占地面积很大的煤矸石山和塌陷区,利用煤矸石回填塌陷区,不仅能减少煤矸石占地,还能够复垦塌陷区。通过计算塌陷高度,可在地表塌陷之前预先回填至预计高度,以便于煤矸石的回填施工,同时还能缩减地面的储矸场地。塌陷区的填埋高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二次回填或回填高度过大。由于煤矸石中通常含有汞(Hg)、镉(Cd)、铅(Pb)、砷(As)和氟(F)等有毒有害物质,当这些物质含量超过允许标准时,采用直接回填将会导致土壤和水的污染;根据毒害物质的含量不同,对煤矸石使用适当的回填方式,可以保证复垦的安全和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ICP-MS法测定铟中砷、铝、铜、镉、镍、铅、铊、锡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铟中微量砷、铝、铜、镉、镍、铅、铊、锡、锌的ICP-MS法同时测定的方法.选择仪器的最佳参数和最佳测定条件,采用标准加入法和在线加入钪、铑、铼混合内标补偿法消除基体铟对测定元素的干扰,直接测定其中的杂质元素.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铟中砷、铝、铜、镉、镍、铅、铊、锡、锌的测定下限均≤0.0001%,加标回收率97%~111%.方法的建立为控制铟中杂质元素提供了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检测广西珊瑚钨锡矿区尾矿样中重金属砷、镉、铜、铅、锌的含量,以国家土壤质量Ⅲ级标准作为参比值,利用地累积指数法、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珊瑚钨锡矿区尾矿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地累积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法评价结果显示,珊瑚钨锡矿区尾矿镉和砷污染较为严重,较国家土壤质量Ⅲ级标准值超标倍数均值40倍,锌和铜元素为轻微污染,铅无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大小为镉砷锌铜铅。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大小为镉砷铜锌铅。综合评价表明,珊瑚钨锡矿区尾矿中镉和砷对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最高,珊瑚钨锡矿区镉和砷为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