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丁维 《钢结构》2007,22(7):20-24
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是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住宅产业化,实现绿色建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了建设部2001年重点研究项目"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研究".通过多个工程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此种住宅建筑体系充分体现了建筑行业"节能、环保、产业化"的"绿色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的大幅增长,保障性住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保障性住宅多采用低成本的节能方式和施工技术,在满足住宅居住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标准。太阳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整合将大大有利于建筑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技术来论述太阳能与建筑的整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发展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 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是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住宅产业化,实现绿色建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了建设部2001年重点研究项目"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研究"。通过多个工程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此种住宅建筑体系充分体现了建筑行业"节能、环保、产业化"的"绿色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4.
所谓节能居住建筑,系指居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量应节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国家一再提倡和强调节能居住建筑的设计,其目的就是考虑如何节制居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发展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方面,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钢建设”),依托承担的建设部2001年重点研究课题——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 哈尔滨嵩山节能建筑试验小区是国家批准兴建的哈市首批试点建筑区,其中一期工程为共约2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我们对第一期工程初选的三个方案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分析计算,针对其节能潜力提出了改进节能设计建议,为其最终确定方案和以后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 在1987年9月,国家计、经委、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强调寒冷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必须采取实际措施,加速实施节能标准。三北地区,近二年来已开始制定节能住宅实施细则,设计并推广的不同程度的节能建筑已超过200万m~2,但各省市对节能住宅和实施的重视与落实程度并不一致。应该指出,黑龙江省地处严寒和寒冷地区,各城市的采暖期度日数相对全国各地都是最高的,例如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的度日数Ddi(℃·d)都在5000左右,高出北京一倍以上,建筑采暖能耗很大,但黑龙江省节能建筑的研究、设计和推广,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国家三令五  相似文献   

8.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新农村住宅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村建筑能耗与城市建筑能耗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农村住宅占我国建筑总量60%[1],而且多数属于能耗较高的建筑。适逢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尝试基于节能理念和传统住宅的基础上优化农村住宅设计,期望通过优化改良的新型住宅设计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约有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城市建筑和乡镇建筑约各占50%。再,国内既有建筑总量已达410亿平米.其中城市建筑110亿平米(住宅为665亿平米约占61%).乡镇为2994亿平方米(乡镇住宅约占80%)。相比城市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而言.我国量大面广的乡镇住宅建筑物的节能问题.现尚处于前期的开发和试点应用时期。乡镇住宅的建筑节能启动相对滞后.除人们的节能意识及配套政策外.节能技术也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类建筑的节能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对顺利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发展高效节能的乡镇住宅。实践证明.乡镇住宅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改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是十分显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建造节能住宅;建筑节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重视,能源意识逐渐进入建筑的各个环节,节能技术不断进步并取得成果。法国在70年代曾经规定过每套住宅热损耗的上限。当时通过增加保温措施使采暖能耗节约了25%。80年代他们进一步研究太  相似文献   

11.
何水清 《住宅科技》2010,30(2):41-43
住宅建筑能源消耗量与外围护结构的厚度、材料热阻有着密切相关,对今后的新建住宅建筑在设计中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值。通过一栋既有建筑的住宅楼采用了节能住宅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对不同的参数进行了分析,从中判定是否是节能住宅建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必须配套使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建设节能住宅。目前国家对城市住宅的建筑节能非常重视,相继下发了很多文件,全国已经全面实行50%节能标准,北京、天津等地已经开始试行65%节能标准,城市节能建筑发展较快。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在今后的20年中,乡镇节能建筑必将会迅速发展。未来的村镇住宅,为提高居住舒适性,必须考虑节能建筑,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走装配化道路,为了适应我国乡镇国情,必须提供价格适宜、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和产品。这就是未来的乡镇住宅,它应该是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各种材料和技术统一配套的住宅。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相关环保产业的大力发展,节能是当下最为重要、流行的词语.做好了节能,不仅仅能够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更能够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也越来越成为相关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一些常用节能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能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残酷现实。住宅建筑在给排水的设计施工中,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节能和环保的问题,所以,住宅建筑从给排水设计开始就要全方位的考虑节能和环保,使住宅建筑的给排水既能保证用户的用水稳定和安全,还要实现经济和环保,这对于我国做好节能工作与环保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在节能和环保上应用的具体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何胜君 《广东建材》2008,(4):147-148
结合国家节能减排新政策和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立足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本文从给排水系统设计到使用过程提出了几点节水措施。通过减少住宅建筑用水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家相关节能政策的解读,分析了目前民用建筑节能措施的优劣;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新措施,即住宅建筑外墙结构自保温,并进行了计算比较,指出了两种方案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到2000年要比1980年翻两番,而同期能源只能翻一番,供需缺口年达12亿吨标煤,必须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来解决。上海的能源基本上靠外地供应,工农业生产和建筑上的节能对上海更至关重要。现在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远低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许多产品的单位能耗是他们的几倍,建筑能耗折算差不多是他们的三倍。国家的节能法规不完全,目前仅制订了一些“通则”和“导则”,且仅对少数产品的能耗制订了法规和标准,缺乏一些强制性的法律要求,加上我国长期来能源价格偏低,执法部门执法不严,致使我国建筑能耗长期居高难下。  相似文献   

18.
良文 《住宅产业》2012,(5):24-28
创建试点城市的条件与优势济南具有推动住宅产业化的优良传统,是国家第一批住宅性能认定试点城市,建立了住宅产业化政策体系与推进机制,拥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研发CSI住宅系列技术,启动了济南市住宅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了一批新兴住宅工业企业,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19.
加速实施住宅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住宅采暖,约占建筑总能耗的60%所以,住宅节能大有潜力,应加速实施。一、住宅建筑节能切实可行国家颁布《节能管理暂行规定》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经过大量研究、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适合寒冷地区住宅节能的措施有: (一)门窗。门窗嵌密封带,窗上贴塑料膜,户门夹层填岩棉保温,单元门设门斗等  相似文献   

20.
陈琍  梁光辉 《住宅科技》2006,(6):F0002-F0002
[本刊讯]为了推进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本刊于2006年5月18日在上海市举行了“住宅科技论坛—健康楼市与绿色住宅”的活动。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重要措施,近日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编制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仇保兴副部长也就“建立五大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出席论坛的演讲嘉宾围绕国家近期一系列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精神,结合楼市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对促进绿色住宅发展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上海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殷关福先生在论坛期间作了题为“上海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