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平井抽油杆扶正器合理间距的二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洪激  董家梅 《石油学报》1995,16(4):140-147
针对水平井井眼具有一定曲率的特点,建立了抽油杆柱下部任意一点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并把具有初弯曲的杆柱转化为直杆柱以求其变形.给出了如何沿抽油杆柱分布扶正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扶正器的使用性能,开发了往复式抽油杆扶正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装置主要由动力装置、往复运动机构、扶正器夹紧机构、载荷施加机构等组成。动力装置由电动机摆线针轮减速器通过联轴器、传动轴带动偏心轮旋转,偏心轮通过曲柄销带动连杆做平面运动;装置可更换不同尺寸的半油管和相应内径的半圆支撑环,对不同尺寸扶正器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较好地模拟油管和抽油杆扶正器之间的偏磨工况,拉杆与箱体之间的动密封采用跟随式波纹管密封,能方便地调节扶正器与油管之间的侧压力,自动补偿扶正器的磨损。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无油管采油系统工作时受力分析,采用变形能原理,推导出空心抽油杆扶正器的安放间距.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防止空心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降低对套管的损伤,为国内从事该技术应用的同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斜井有杆泵采油的发展使抽油杆扶正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斜井部位扶正器间距的确定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应用材料力学原理,通过对斜井部位每两个相邻抽油杆扶正器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计算通式,并据此对不同管柱、杆柱配合进行计算,得到一系列简化了的计算式。为了使用方便又将典型的管柱和杆柱配合、不同的井斜率和杆柱拉力经计算后制成图集,应用时只要根据油井管柱和杆柱配合,并知道井斜率和杆柱拉力即可从图中查到杆柱各段每两个相邻扶正器之间的间距值。  相似文献   

5.
当斜井采用有杆泵抽油时,必须在抽油杆柱上安装扶正器以避免杆管的磨损,而扶正器的配置间距是影响扶正器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用位移变分原理,以三角级数形式建立了相邻两扶正器之间抽油杆柱弯曲的挠度曲线方程,给出了抽油杆柱最大挠度与扶正器合理配置间距的计算公式。指出配置间距随井斜角的增加而减小,同时轴向压力对扶正器的配置间距有较大的影响,轴向压力越大,扶正器的配置间距越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抽油杆柱的偏磨现象日趋严重。分析了螺杆泵抽油杆柱的受力,建立了抽油杆柱的转子动力学模型,采用轴承单元和空间梁单元进行仿真。结合La10-2435井的井身结构和ANSYS分析结果给出了较合理的扶正器布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预测出抽油杆柱由于横向位移过大引起的偏磨位置。  相似文献   

7.
8.
螺杆泵井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螺杆泵井抽油杆柱受力和旋转运动规律,设计了抽油杆扶正器。该扶正器由扶正器杆体、承磨层、承磨圆筒、支撑件和接箍组成,将其安装在2根抽油杆之间,下入油井的油管内。工作时,旋转的扶正器杆体相当于轴承的转轴,不旋转的承磨圆筒相当于轴瓦,配用高寿命的耐磨材料,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支撑件不随扶正器旋转,液体流动通道位置固定,能够保持液体流动畅通。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扶正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对抽油杆起到良好的扶正作用,可有效防止杆管偏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聚驱定向井中杆管偏磨严重而引起的检泵周期短等问题,通过建立抽油杆柱的简支梁模型,分析了抽油杆柱的受力情况,推导出了考虑井斜因素下的抽油杆柱失稳间距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应的求解程序。利用该计算方法对现场6口井进行了优化布置,扶正器的安装数量平均减少17.47%,应用效果良好。对于扶正器的优化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在斜井采油工艺中几种抽油杆柱扶正器的实验研究现状,通过对其材料性能等指标对比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承载、磨损试验,筛选了以增强尼龙六为主的高效扶正器,为不同井况条件下斜井杆柱扶正器的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防止抽油杆管偏磨,提高泵效,延长井下抽油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检泵周期,研制了一种抽油杆助抽扶正器。将多个抽油杆助抽扶正器连接在抽油杆柱中,每一个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相当于装在抽油杆上的可以开合的柱塞。下冲程时自动打开,上下畅通,只起扶正、防偏磨作用;上冲程时自动闭合,形成多个在油管中的大直径柱塞,随抽油杆一起上升,分担了作用在抽油泵柱塞上的压差,从而减少了柱塞与泵筒之间的漏失与磨损,可提高井下设备的寿命,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2.
抽油杆扶正器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缓油管、抽油杆之间的磨损,采用了抽油杆扶正器技术。通过对几种扶正器优缺点的分析,认为热固式尼龙扶正器耐磨、不易脱落、且价格低;同时,推导出了直井和斜井中扶正器间距的确定公式,经作业调查,肯定了两种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偏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庆油田螺杆泵现有扶正器存在的摩擦阻力大、寿命短等问题,研制了能够自润滑、自旋转的新型抽油杆扶正器,包括与抽油杆连接的接箍式和安装于杆体上的杆轴式2种结构。特点是利用扶正环内部轴承固体润滑方式来减小扶正摩擦阻力,外部耐磨扶正环相对于油管运动少而降低磨损和磨阻,能够在保证扶正效果的同时降低摩擦阻力,延长系统寿命。  相似文献   

14.
螺杆泵采油抽油杆柱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杆泵采油抽油杆柱断脱事故严重制约了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以螺杆泵采油抽油杆柱微元段受力分析为基础,根据力学平衡原理建立抽油杆柱动力学波动方程.采用有效差分法对波动方程进行数值离散,并给出了波动方程求解的定解条件,得到了描述抽油杆柱动力学波动方程的数值解.实例计算表明,抽油杆柱受到的扭矩和轴向力均随深井的增加而减小,扭矩和轴向力的最大值均发生在井口.  相似文献   

15.
针对抽油井生产过程中生产回压给泵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成漏失并导致产量与泵效降低等问题,结合现场实际,研制了开发有杆抽油增输泵-在原有深井泵上部增加一个比深进 直径大的助油泵筒。  相似文献   

16.
斜井有杆泵抽油参数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设计是斜井有杆泵抽油参数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针对斜井有杆泵抽油的生产过程,利用ACCESS设计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由三大基本模块及40多个数据库组成,主要包括斜井基础数据管理、参数动态分析、绘图管理、参数配置管理、报表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通过油田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在杆管偏磨分析、绘制井眼轨迹、扶正器和防脱器间距及数量等方面的分析与计算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可为斜井有杆泵抽油生产中的参数选取和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可靠性统计的基本理论,利用现场实际记录的修井检泵数据,确定有杆泵抽油装置的寿命分布规律;借助对检泵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检泵作业质量给予科学地评估,井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维修水平和改善有杆泵抽油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杆式泵采油可以节省作业费用,提高油井生产时率。但是,受井况等因素制约,常规杆式泵存在锁紧装置不牢、密封段耐温能力差等缺点,带来泵体易脱出密封段、不能满足稠油蒸汽吞吐的需要等问题。通过对常规杆式泵结构进行改进,研制了锚定式杆式抽油泵。现场应用证明,该泵的锁紧、密封等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石油机械》2013,(10):93-95
针对杆式抽油泵在长庆油田推广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从抽油泵结构、工艺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①设计了双坐封、下扶正结构的顶部固定杆式抽油泵;②提高阀杆材质等级,并在阀杆表面进行镀铬处理;③增大进油阀罩环形面的有效宽度,同时在进油阀罩与进油阀座接触的密封面处加装紫铜垫圈;④在阀杆两端螺纹处加装锁紧螺母,并在阀杆组装时对阀杆螺纹处加涂螺纹密封胶;⑤制定杆式抽油泵定型技术规范,统一泵的结构和关键连接尺寸。改进后的抽油泵使用量已超过3 000台,提高了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straight thread sucker rods' application in screw pump in Daqing Oilfield before 2000, the proportion of sucker rods' yearly breakaway reached to 41.6%, taking up 70% of the total wells that were checked.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ods breakaway problem was becoming the main barrier restricting screw pump large-scale population and application. Since then, the development work on the special sucker rods for screw pump had been carried 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failure position and failure form of the sucker rod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n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