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种不同碳链烷基吗啉分子的浮选性能对比及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烷基吗啉是一种新型氯化钠浮选剂,应用于氯化钾工业化生产中的反浮选工艺,文章根据国内氯化钾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两种常见的烷基吗啉浮选药剂的浮选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添加活化剂,优化浮选药剂性能,达到降低药剂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可溶性盐类矿物资源来加工制取生产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等终端产品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实现钠盐和钾盐的分离很关键,其中浮游选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目前,氯化钠的浮选药剂主要有两种:脂肪酰胺和烷基吗啉。近年来利用表面水化模型和界面水结构模型对可溶性盐矿捕收剂的吸附现象进行了微观的描述与解释,发展了可溶性盐类矿物的浮选药剂作用机理。文章研究了脂肪酰胺和烷基吗啉两类脱钠药剂对含有钾硫混盐矿中氯化钠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吗啉类氯化钠浮选药剂优于酰胺类药剂,使得精矿氯化钠含量低于2%,钾收率接近95%,氯化钠脱出率大于95%,吗啉类脱钠药剂将是今后反浮选实现钾盐与钠盐分离的主流药剂类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萃取一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吗啉(DMP)在固体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啉在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吸附于氯化钠(NaCl)颗粒表面,而不吸附于精光卤石(KCl·MgCl2·6H2O)颗粒表面;在十二烷基吗啉不同浓度的介质中,DMP分子会以不同的形式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浮选操作过程中气泡的粘附会降低氯化钠颗粒表面十二烷基吗啉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4.
QHS-2型氯化钠浮选药剂浮选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试验 ,在反浮选—冷结晶法工艺生产氯化钾中 ,确定QHS - 2型氯化钠浮选药剂的最佳纯度范围、浮选浓度、使用量、浮选粒度 ,便于指导生产 ,创造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试验,确定QHS-2型和QHS-3型氯化钠浮选药剂性能.  相似文献   

6.
长碳链烷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与膜形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功能性聚硅氧烷的柔软作用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等仪器研究了长碳链烷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和膜形貌。结果表明,在纤维及其模拟基质单晶硅表面,长链烷基聚硅氧烷均可定向排列形成粗糙的疏水性硅膜,在2μm2扫描范围内,该硅膜的均方根粗糙度达到了0.199 nm。  相似文献   

7.
烷基羧酸助剂碳链长度对淀粉粘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烷基羧酸浆纱助剂碳链长度对淀粉粘附性的影响.以轻浆粗纱条的最大强力和断裂功为量化指标,定量研究了烷基羧酸浆纱助剂的碳链长度及羧酸形式对淀粉浆料粘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烷基羧酸及其碳链长度以及羧酸形式都对淀粉的粘附性能有显著影响.烷基羧酸类助剂能使淀粉对棉纤维的粘附性能提高,但对涤纶纤维的粘附性能下降;当碳链长度在10~18碳原子之间时,粘附性能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含有长链烷基聚丙烯酸系增稠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抗电解质型聚丙烯酸阴离子增稠剂.研究了疏水单体十八烷基乙烯基醚对抗电解质性能、白浆粘度、流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显微镜、热重法对乳胶颗粒形态和共聚物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w(疏水单体)=2%(对单体总质量)时,w(增稠剂)=3.5%(对白浆质量)时,白浆粘度达106 Pa.s,粘度指数为0.1.含2%(对单体总质量)疏水单体的白浆质量分数为5%,粘度保留率可达45%,抗电解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碳链数为8/10、12/14的烷基糖苷(APG0810/APG1214)为原料,通过环氧丙烷(PO)改性得到一系列不同加合数的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测评,考察PO的引入对烷基糖苷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的引入在保持烷基糖苷优异乳化性能、润湿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泡沫性能,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物理共混法制备了质量比为60∶40的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醇和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共混物(CnOH/PSMA(60/40)),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方法对CnOH/PSMA(60/40)共混物的结构、热性能、相转变及结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nOH/PSMA(60/40)共混物,当n为14、16时共混物出现黑十字消光球晶,尺寸大约在250μm左右;当n为18、26时没有观察到球晶形态。CnOH/PSMA(60/40)共混物的热焓和热稳定性随脂肪醇侧链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并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从结晶成核和侧链结晶角度对共混物的结晶形态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共混物作为热能储存材料使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转糖苷化法制备淀粉烷基糖苷( Alkyl polyglycoside,APG)的制备工艺,得到制备淀粉APG的最适宜条件为:以m次亚磷酸钠∶mEDTA∶m对甲苯磺酸=2∶1∶(6~9)配比组成的复合物为催化剂、糖苷化温度为120~125℃、m淀粉∶m催化剂=1∶0.015~0.016、m玉来淀粉∶m乙二醇∶m十二酸=6∶1∶0.75、m马铃薯淀粉∶m乙二醇∶m十二醇=4∶1∶0.25;减压蒸馏脱醇的条件是:压力0.1 MPa,温度130℃/135℃(低碳醇)、150℃/165℃(高碳醇),携带剂应预热至120℃且待反应体系温度达到120℃时加入为宜.在此工艺条件下总糖苷得率≥135%,且APG产品与标准品的红外光谱图(Infrared spectroscopy,IR)一致;性能试验测得APG的表面张力29.25 mN·m-1,临界胶束浓度(Cf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0.80%,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 - lipophile balance,HLB)15.43,pH 11 ~ 12,泡沫性好.各项性能和品质指标基本优于市售APG,且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GB/T 19464-200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己内酰胺以苯为介质用硫酸二甲酯处理,在不同的摩尔比条件下生成两个甲基化产物。由己内酰胺和硫酸二甲酯均相反应,只得到一个甲基化衍生物。在上述相似的条件下,己内酰胺和硫酸二乙酯反应只得到一个产物——O-乙基己内酰亚胺。本文用核磁共振谱验证了前人认定的两个甲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并用位移试剂进行诱导结合场扫去偶法确定出各信号的归属,提出了己内酰胺及其烷基衍生物的优势构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强阳电性的聚=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和弱阴电性的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通过粒子电荷滴定仪、分光光度计和粒度仪研究了这种聚电解质复合物的电荷滴定特点、复合物吸光度随聚电解质比例的变化以及复合物的粒度特点,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复合物粒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Fick's second law for unsteady-state, one-dimensional diffusion in solid media from a well stirred solution of limited volume was used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equations for modeling the mass transfer of NaCl in cheeses during salting. A computational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and analyze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salt penetration in finite cylindrical cheeses. Various volume ratios of solution and solid were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of NaCl concentration in cheeses.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dicted by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less than 10% error.  相似文献   

15.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及粒度分析仪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进行结构及性质分析,并进行贮藏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61.00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00 ℃、喷雾干燥进样速度15.00 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6.25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呈表面较光滑椭球状,其结构完整、粒径大小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热稳定性;经过氧化动力学分析,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释放率可达84.53 %,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微胶囊化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由液态转化为固体粉末方便加工运输,提高贮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同时在胃肠道中达到缓释的效果,拓宽其在食品工业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红肉红皮(RP)和白肉红皮(WP)火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并对其粗提物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两种果皮红色素提纯物质的总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光谱法和HPLC-MS/MS联用法双重检测,火龙果果皮红色素为甜菜红素。WP中甜菜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 ℃,色素最大得率为0.856%。RP中甜菜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40%乙醇、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30 ℃,色素最大得率为0.915%。RP以其纯化工艺流程获得的提纯物产量是WP的1.232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WP和RP火龙果果皮甜菜红素都有较强的总还原能力,但略低于VC,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IC50分别为1.15和0.95 mg/mL、5.95和4.57 mg/mL,两者对亚硝酸根(NO2-)最大清除率分别为22.90%和25.10%,红肉火龙果果皮甜菜红素的综合抗氧化能力优于白肉红皮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