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手接招     
问:一台爱华HS-JX707型收录放随身听,AN/FM收音及定时开关机等功能正常,播放磁带时,F·FWD/REW/Stop三键动作相同,Play/REC不起作用,有时收音时自动播放磁带,转换后不能翻带  相似文献   

2.
学子 《家庭电子》2004,(8):23-23
2002年8月1日,松下公司推出了一款播放时间长达193小时的HD单放机HJ15。这台随身听无论制造工艺、配件、音质都很出色。令人惊异的是它的价格,仅售不到七百元,只相当于一台随身听的价格,但机器本身绝对是随身听的“极品”,甚至它的配件,也是其它普通磁带机和CD机所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3.
李仲博 《数码》2005,(3):128-129
在闪存MP3随身听中,韩国iriver公司的产品绝对称得上呼风唤雨。不过在硬盘式MP3随身听领域里,面对iPod这样强大的对手,虽然iriver也推出了不少非常强悍的产品,但都是叫好不叫座。以前iriver的硬盘MP3多是注重功能全面性的高端产品,体积和外形难免会有所妥协。现在随着iPod mini的热卖,iriver公司当然不能坐视不理,H10可以说是iriver一次观念上的转变,即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外形设计也有了很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杨玥 《数码》2005,(3):125-127
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随身听的缔造者索尼来说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1日,索尼迎来了随身听家族的25岁生日。Hi-MD和硬盘随身听等一系列新品的发布和上市也标志着这个庞大的随身听家族迎来了全面网络化。在网络的光环下,在Hi-MD和硬盘随身听的冲击下,也许很少有人再会想到古老的CD随身听了。但资深的发烧友也许不会忘记,1984年第一台CD随身听D-50面世,所以2004年正好是CD随身听的20周年纪念。在这个时候,索尼悄悄放出了最新的20周年纪念版CD随身听D-NE20。其中的“20”也许正代表着CD随身听走过的20个年头。无论是磁带,CD还是MD,索尼的纪念版随身听在设计,音质等方面常常有高人一筹的表现。此次D-NE20虽是低调出征,但CD随身听20周年纪念版的光环仍然令我们对它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5.
1979年7月1日,世界上第一台磁带随身听由Sonyt式推出,由于使用Walkman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享受音乐,使音乐的欣赏变成了一种个人的体验,于是Walkman迅速为年轻人所青睐,成为一种新文化的标志,在世界各地变得极为流行。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无不以拥有一部Walkman为时尚。在过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购买了一台松下RQ-SX72型随身听,这是一款松下最新版超薄型磁带随身听,它功能齐全,音质极佳,外观精美,性价比极高。它是一台高档的单放机,外形尺寸为:108.8×75.0×17.8(mm),含充电电池重为155g。单放机应有的功能它都有,如:单曲重放、空白跳跃、选曲、三种磁带自动识别和杜比降噪等。在音效上有“Normal、train、XBS”三种。它音质非常好,低音浑厚、高音清晰、解  相似文献   

7.
薛胜 《家庭电子》2003,(10):9-9
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目前市场上的随身听有磁带随身听、CD随身听、MD随身听、MP3随身听等4种,这4种随身听各有优劣。本文分别从音效、便携、外观、价格、音乐来源等5方面对4种随身听进行“评分”,以期比较各类产品的优劣。磁带随身听说到磁带随身听,就不得不提及SONY公司的Walkman系列,作为随身听的始祖,无论在音质、体积还是精巧程度等方面,Walkman都已经达到磁带机的极致。相对其它种类的  相似文献   

8.
WALKMAN进化论     
《家庭电子》2007,(8):90-91
从1979年第一台磁带随身听TPS—L2问世至今,索尼Walkman品牌已经走过了28年的光辉历程。磁带、CD、MD和MP3,Walkman家族骄傲地见证了音乐的数字化进程。而今,新一代NW—A800系列又第一次加入了MP4视频播放功能,从此Walkman不再只为耳朵服务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新潮电子》2003,(11):67-67
CD随身听固然拥有音质较好的优势.但其庞大的体积却始终无法改变。尤其是在MD随身听以及MP3随身听的强烈冲击下,CD随身听的市场表现每况愈下。于是,生产厂商纷纷在功能上作起了文章,支持MP3等其他音频格式几乎成为了新款CD随身听的必备功能。然而,CD随身听的优势音质并没有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而得以长足提高.这也引得CD随身听爱好者怨声载道。此次,松下(Panasonic)推出的两款CD随身听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0.
虽然日本各大家电厂商纷纷以MD为发展重心,但在今年的日本电子展上,Sony却推出了新一代的磁带随身听。新推出的WM-EX9型随身听不仅外型薄到只有1.74cm,而且使用专用充电片配上一节三号电池,可连续播放100小时。外出使用该随身听几乎不必考虑电池问题。由于WM-EX9型随身听的体积超薄,因此功能键集中在线控器上。线控器备有大型附冷光的液晶显示屏,能显现出使用情况。该机有36倍速前后九首自动选曲功能,听磁带时还能自动跳过空白部分,选曲功能设计得相当完善。搭载Dolby B噪音抑制线路及重低音功能,配上Sony新开发  相似文献   

11.
说到随身听,大家肯定都会感觉很亲切。拿我来说,从小学时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随身听,它陪伴了我很长时间,从听音乐、听调频到听英文资料磁带,它都能做到样样皆通,为我的学习和休闲贡献了它的“一生”。现在,每个人手中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随身听,当然,这之中会有各式各样最新产品,每个人也都能说出自己的随身听拥有史,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知道随身听的发展史呢!下文就将向大家详细介绍随身听家族。  相似文献   

12.
随时随地MP3     
现在许多新推出的数字电子产品都增加了播放MP3的功能,可谓种类繁多。以下笔者介绍数种其中的代表性产品。MP3随身昕相比起播放CD或磁带的传统随身听,MP3随身听的体积更为轻巧袖珍,其采用的便携式存储卡的歌曲容量足以播放数小时,用户再也不用携带一大堆用作替换的CD或磁带等音乐载体。此外,MP3随身听的功能也更先进,它可以显示曲目、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闪存就一直是市场上的热点,再加上闪存芯片的不断降价,所以价格优势不再是吸引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为此各厂家纷纷推出了带摄像头功能或有MP3随身听功能的产品。本月我们就试用了一款有MP3随身听功能的产品:七喜BabyDiskMP3系列产品中的丽音王UX064。这是七喜自推出该系列第一个产品后又推出了一款。  相似文献   

14.
阿细 《家庭电子》2001,(2):45-45
80年代诞生的随身听经历了磁带、CD、MD等三代产品,而第四代产品MP3数码随身听和以往随身听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采用大容量闪存(Flash Memory)取代传统的磁带、CD-ROM作为存储介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不怕振动、便于随身携带、功耗低、连续播放时间长和无机械磨损等特点。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功能和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15.
Walkman,Run!!     
周迪 《新潮电子》2005,(7):24-26
2005年2月,就在这个被节日的华彩笼罩的季节,索尼官方突然爆出一个让业界震惊的消息——以MZ—RHlO为首的新一代Hi—MD将全面支持MP3,WAV等格式的音乐。正当人们还没摸清门道的时候,索尼又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一款划时代的MD产品——搭载彩屏和130万像素摄像头的MZ—DHIOP。在随身听产品上一贯奉行“厘米主义”的索尼,为何此次突如其来地呈现给消费者这么多新鲜而实际的东西?1979年7月,索尼用第一台磁带随身听TPS—L2创造了“Walkman”概念。接下来的时光里,“行走音乐”传遍了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它不但为人类缔造了一种全新的聆听体验,“Walkman”单词甚至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它已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时代的象征和文化的表现。之后,从磁带随身听到CD随身听再到MD随身听,移动音频领域每一代概念的建构和更迭者阡口索尼这个名字紧扣在一起。的确,凭借Walkman,索尼公司成功地从音频领域一跃成为在消费类电子和娱乐世界的先锋。无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游戏机还是DC、DV,贴有索尼标志的产品永远都是那么酷,这些产品和它们代表的索尼精神共同创造了索尼王国的盛世辉煌。  相似文献   

16.
《电子世界》2002,(1):12-14
<正> 音乐一直是人们生活当中必备的调味品,从1979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磁带播放机WALK-MAN开始,WALKMAN就位居最受欢迎的移动电子设备榜首。自此以后,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成为多数音乐爱好者的宠儿,针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各大厂商无不绞尽脑汁,拼命开发新颖的便携音乐播放器,以博取用户们的关注目光。CD随身听、MD随身听等陆续推出,1996年基于MPEG1 LAYER3(MP3)音频压缩技术问世,1998年大名鼎鼎的多媒体设备公司——帝盟公司推出第一个MP3随身听,MP3随身听这个主  相似文献   

17.
自己一直喜欢用随身听来听音乐。 近年来手边的CD日渐增加,那只用了许多年的Sony WM—FX39磁带随身听对此无能为力,就生起了换一只CD随身听的念头。最近经过多次对比试听,选择了Sony今年最新的一款型号:D—E405,价钱不过700来元。 我们平时总是把磁带随身听和CD随身听分别叫作“WALKMAN”和“DISCMAN”,以为它们就是这两种产品的英文名称,但是错了,它们可不是  相似文献   

18.
《新潮电子》2005,(1):110-111
回首随身听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为了在人们脑海中形成Walkman的概念,磁带随身听花了十五年的时间:为了代替磁带随身听(Walkman),CD随身听(Discman)用了近十年时间;然而随着iPod的风靡,短短四年时间,硬盘MP3播放器就占领了随身听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作为Walkman创始人的索尼(SONY)公司眼看着几十年来辛苦经营的锦绣河山被后起之秀们不断蚕食.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索尼明白。不再固守光磁与闪存领域而向硬盘播放器进军势在必行。于是,在那款划时代的硬盘式网络随身听NW-HD1(以下简称HD1)诞生的时候,索尼放下豪言壮语一要做iPod killer。然而,这旬在Walkman25岁生日时向FANS们许下的诺言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HDl略显沉稳的颜色以及高贵的价格让囊中羞涩的追随者有些尴尬。这般窘况催生了升级版的Nw-HD2(以下简称HD2),而仓促推出的HD2能改变这一现状么?这次声势浩大的“升级”能带给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9.
《新潮电子》2005,(1):112-113
从iPod诞生至今,这个神奇的“盒子”不断在随身听历史上创下新的辉煌。不知从何时开始,拥有一台iPod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随身音乐解决方案,在北美等市场iPod已然代替Walkman成为消费者心中随身听的代名词。这也许是苹果将冰冷的随身听饱蘸时尚鲜亮的MAC元素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缘故,4年的时光忆经让iPod系列经爱了很多考验,它凭借一代又一代产品骄人的战绩成为随身听市场的王者,MERRIL LYNCH(美林证券)预测苹果这个季度可以卖出350万台iPod产品,这在随身听界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20.
梁兆省 《音响》2000,(7):24-24
网络时代的数字产品层出不穷,一向为网友们所钟爱的只能在电脑上播放的MP3音乐,也开始“挑战”了传统的随身听领域。目前一种全新的数码唱机-MP随身听(MP3 Walkman)正使风行多年的磁带随身听和CD随身听受到强烈冲击,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