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构建传统美德教育模式,有助于丰富德育内涵、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校为此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加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渗透;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营造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美德教育之最,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5)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大、中、小学进行深入推广,并在各大学校掀起了学习的新高潮。我们青年学生担负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发展以及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校园成为了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7)
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梦"的元素。在小学开展感恩系列活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基本素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利用农村课堂教学进行基本的感恩教育活动,利用少先队开展和升华感恩教育活动,开启校园文化启动感恩教育的主旋律等是开展农村小学感恩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提醒教师,"五育"并举必须以德育为首,而要提高德育效果,必须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抓起,确定基本内容,明确教育目标,从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训练方面开展。优化"传美"教育主阵地。我们从团队组织队伍建设、活动基地建设及活动等方面优化主阵地建设,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学校整体风貌的外化通过办学特色得以呈现,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理念、典型境界和高效品位的直接述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名片,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并不仅仅在于先进的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于它自身所具备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而这正是校园文化的本质。本文认为校园文化理应在当今的高职教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并着力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6)
<正>一、广东省肇庆市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意识有待提高中共十八大召开至今,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要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为贯彻相关的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笔者通过研读《纲要》,认为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充分必要通过渗透性的灌输教育,在小学生中强化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这除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4)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生长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高校图书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成才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氛围,是实施德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8)
学校道德讲堂正在积极探索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文章主要阐述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学校要牢牢抓住道德讲堂的主题宣讲这个主阵地,在日常学科教学中主动开发学科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受到教育,同时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
<正>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我们始终以"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规定为依据,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为指导,通过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为践行伦理道德精神,构建师生美好家园夯实了精神基础;为创建智慧文明学校、塑造智慧文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