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1):216-218
传统理论关注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则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其进行了新的解释,主张隐喻是深入人们头脑的思维方式,而非单纯的语言现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探讨了认知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总结了五种翻译过程中隐喻的处理方式,希望能够在认知隐喻的翻译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0)
隐喻是生动形象、运用频繁、富有表达效果的艺术修辞格,英语隐喻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公认的难点。近些年兴起的生态翻译学为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和翻译思想。因此,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以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为例探讨隐喻翻译,以期对隐喻翻译做出全新的探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2)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视角对隐喻作出了全新的阐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既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隐喻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本文简单探讨了认知视角下隐喻的涵义,以及以《三生客》中隐喻的翻译为例,试图探索隐喻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地研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都涉及到了级转移现象:概念隐喻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转移向度体现了自上而下的特点,而人际隐喻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转移是自下而上的规律。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以期揭示语法隐喻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
台湾学者邓育仁和孙式文基于概念合成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关于图像隐喻的解读模式,本文以此模式来研究公益广告中的隐喻现象,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公益广告中隐喻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5)
隐喻研究的历史悠久,从修辞学到多学科跨域,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本文将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梳理中西隐喻研究历史和现状,探讨未来隐喻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217-220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观倾覆了人们对隐喻的传统认知,使隐喻研究转向了认知范畴。《诗经》中大量的动物隐喻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主题。在《诗经》英译中,理雅各和许渊冲对动物隐喻及动物意象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处理策略,反映了译者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翻译风格;译本各有特色,从分歧角度传递了动物隐喻的文化与文本功效。  相似文献   

8.
隐喻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之一。虽然后现代建筑思潮已经褪去,但隐喻主义思想及其方法在今天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仍然有其生命力。因此,有必要对暗含着隐喻主义脉络的"建筑形式隐喻"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隐喻的概念辨析着手,进而阐明建筑形式隐喻的概念及其发生的三要素:本体、喻体、解体。之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建筑形式隐喻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其解读机制,分析其感知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探讨建筑形式隐喻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广告语中。本文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分析隐喻在汉语化妆品广告语中的分类、运用以及隐喻功能作用,为汉语化妆品广告文案策划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2)
在认知语言学隐喻观指导下,对法律文本中颜色词的隐喻认知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法律文本中常见的颜色隐喻对其进行认知分析,并以红色为例指出翻译法律文本中的颜色隐喻时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