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3,(5):137-140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梦,所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要求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而这样的团结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的认同心理基础上,需要民主、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重差序格局"的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文化认同的灵魂和根基。中华文化包含了三个方面: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中华文化;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基于中华文明的中华文化。相应地,中华文化有三个方面的文化认同:各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以国家为凝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世界华人"祖国"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将"中华文化"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文化认同是一个学术概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5):47-48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文化建设和自信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内容,她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激发全民族强大精神动力的重任。而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无疑是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风向标。本文主要就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现状展开研究并试图提出新时代提升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居》2012,(1):68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这种虚构的超自然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当代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诞生、成长、发展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同时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6)
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保证,媒体人作为时代舆论的先锋,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趋势、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时代变革,因此亟需提高媒体人文化自觉意识,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一百年前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觉醒,不仅掀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以爱国、进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在实现寄托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价值期盼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依然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安  宋楠 《建筑》2021,(18):34-37
2020年9月3日,北京西郊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首都各界群众分别敬献的7个花篮,摆放在纪念馆序厅内象征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型浮雕《铜墙铁壁》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缓步登上台阶,在花篮前驻足凝视,表达对抗战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9):3-4
"战时教科书"是一种直接服务于抗日战争的教科书,是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上极富时代特色的最为罕见的教科书类型。它在澄清抗战认识、全面了解抗战,普及抗战常识、懂得科学抗战,宣传抗战精神、激扬参与抗战勇气,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战时教科书"是20世纪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和伟大的抗战精神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和教育遗产也就是守护好我们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1)
<正>2017年5月23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承办的"艺术为人民——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延安鲁艺美术回顾展"在延安鲁艺旧址开幕。延安鲁艺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一所训练抗战文艺干部、团结并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建设中华民族新文艺的专门艺术学校。回顾延安鲁艺的美术历史就是回顾那些反映了时代要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