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料茧粒内纤度偏差及茧丝纤度曲线是缫制高品质生丝和品牌生丝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以往,粒内纤度偏差以及茧丝纤度曲线是用检尺器进行一粒缫或者多粒缫获得纤度丝,再称重求得。(以下称“老方法”) 但是,在这种方法中,由于缫丝过程中的落绪,操作经常被中断,纤度丝的样本数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自动缫厂丝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采取合理安排原料茧;积极开展自动缫丝工艺研究;合理制订煮茧工艺,提高感知部件的灵敏度、正确性和给茧机的正确添绪效率;抓好索理绪操作管理等六方面措施,使自缫出口厂丝平均品位达到4A1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缫制44.4/48.9dtex(40/44D)高品位生丝,确保出口,重点是质量。除合理选用原料,精心设计,隹确制订生产指标和工艺技术措施外,关键是车间管理。现将我厂在D101自动缫丝机上缫制的一些经验体会,简介如后。缫制此项优质生丝的特点是定粒多、落绪多、添绪多、产量快,致使缫丝质量和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从局验成绩定等分析看出,影响等级的主要因素是清洁、总差、2度变化。明确了主攻目标,车间管理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自动缫厂丝质量存在的分析,采取合理安排原料茧;积极开展自动缫丝工艺研究;合理制订煮茧工艺,提搞感知部件的灵敏度,正确性和给茧机的正确添绪效率;抓好索理绪操作管理等六方面措施,使自缫出口厂丝平均品位达到4A1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今年三月,无锡缫丝一厂自动缫丝车间1~2组用后宅统号春茧,在D101自动缫丝机上,开足20绪,缫制成功42日高等级生丝26档,单产高达518克。现将该庄口的茧质条件、工艺设计、实缫成绩和劳力安排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行解决尴尬纤度原料茧的各种缫丝方法缫制特殊规格是解决尴尬纤度原料茧的较好方法,但限于内、外销所需规格单一(立缫丝23dtex约占90%以上),一般如愿的不多。并庄缫有扩大茧批、生产稳定提高、挖掘原料茧潜力、减少调换庄口损失等优点。但是一般中小型丝厂,因资金拮据故茧庄较单一,鲜有符合并庄条件的庄口。分型缫有缩小茧幅均方差、做小生丝纤度偏差、提高等级的优点。但也存在增加分型工作量,把庄口一分为二,增多零茧或零丝等缺点。如遇茧幅匀齐度高的庄D,要准确分型也较难。为了解决尴尬纤度和提高生丝等城,采用的厂较多。…  相似文献   

7.
孙秀美 《丝绸》2001,(12):24-25
围绕采用三眠茧原料在自动缫丝机上缫制16dtex细纤度规格生丝的试产过程,重点介绍了茧质调查,煮茧,缫线,复摇的工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8.
自动缫丝机实用化的初期,强调视线巡回。其目的是控制粒付数和处理丝故障。如不发生丝故障,就可以实现无人缫丝,因此应该特别重视丝故障问题。追溯座缫时代可知,最优秀的档车工的操作总是根据茧子送入缫丝锅的先后顺序进行索绪、理绪及接绪,并经常保持缫丝锅内适宜的茧量(添绪能力的5倍),有条不紊地缫丝。而在立缫时代,由于持茧量增多,更加需要重视这样的作法,在缫丝管理上称之为缫丝锅内茧量控制。自动缫丝机初期,每台缫丝机平均有2—3只给茧机,每只给茧机内的茧量高达100~200粒,堆积如山。因此作者主张增加给茧机只数,适当控制机内茧量,实行少  相似文献   

9.
问题求答     
《丝绸》1987,(3)
某读者问:什么叫“数控定纤”缫工艺?如何进行工艺设计? 浙江湖州市练市丝厂沈坤良答:近几年来农业承包责任制后,蚕农千家万户,饲养条件差异大,管理技术水平不一,饲养品种乱杂及地区之间蚕茧流售等因素,极大部分原料由于茧丝纤度尴尬而不能单庄生产22.2/24.4 dtex(20/22D)规格生丝。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缫丝厂,庄口原料单一,计划规格品种单一,如何按需组织生产,对工艺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厂经过六年来的实践摸索,运用数控定纤缫工艺解决了九个庄口纤度尴尬原料茧,并缫制了22.2/24.4 dtex规格的出口生丝共40多吨。经商品检验局检验,正品率达100%,庄口平均品位,最低2A 50,最高3A 71,公量条份稳定在23.0/23.4 dtex(20.70~20.90D)之间。立缫“数控定纤”缫工艺,是目前缫丝工艺设  相似文献   

10.
许才定 《丝绸》2002,(1):47-47
我们知道 ,定纤式自动缫丝机缫制的生丝纤度是由生丝纤度控制机构自动控制完成的 ,但是为了保证缫制生丝的纤度质量 ,自动缫管理人员和挡车工必须对每只感知器的灵敏度和每套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的完好运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由于感知器的间隙很小 ,生丝纤度控制机构零部件多 ,结构复杂 ,要对其进行直接检查比较困难 ,只能通过检查各绪绪头的茧粒数进行间接检查 ,因此 ,混庄茧缫丝工艺设计人员必须对中心粒数和允许粒附数进行设计计算 ,并在新混庄茧上车缫制前 ,使自动缫管理员和挡车工了解和掌握中心粒数和允许粒附数。在缫丝时 ,一个绪头…  相似文献   

11.
金恒积 《丝绸》1994,(6):25-27
通过对D301A型自动缫丝机工艺设计定粒,添绪次数、缫丝运转率的预测计算,结合原料解舒丝长等数据,可对产量进行预测,对茧量少,缫制天数短的原料庄口,可不进行小组试缫即进行实缫生产,简化了工艺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蚕品种的单一,收茧混杂,茧丝单纤度基本上趋于一致。要解决单纤度在3.0~3.09dtex(2.7~2.78D)之间的尴尬纤度,困难较大。1988年下半年,我厂在缫制高乔、秋山、武康春茧三并庄时,采用了并庄、分型、集薄缫丝相结合来解决尴尬纤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共缫生丝22批,总丝量6.45t,经商检局检验:平均公量纤度为23.03dtex(20.73D),偏差1.26  相似文献   

13.
现在,茧贸易中重要的茧质项目是:出丝率和解舒率。出丝率和解舒率。出丝率表示蚕茧所缫制的生丝量,解舒率表示和缫丝效率、生丝品质有密切关系的茧丝的离解程度(中途落绪次数)。出丝率主要取决于饲育中蚕的饲育条件,解舒率主要取决于族中茧丝的干燥条件。因此两个茧质项目表示了蚕茧完全不同的性质。例如,茧丝一旦产生落绪(中途落绪),本来一次可以缫完的茧丝,由于落绪而反复索理绪,应该缫成生丝的茧丝变成了绪丝,或者是过多地  相似文献   

14.
早秋茧质属等外茧,茧层薄,内层落绪多、缫折大、解舒差,台车慢,环糙类多,净度成绩不佳,难于缫制3A以上品位的出口丝,丝厂大都为缫早秋茧而亏损。文章介绍《提高长江流域原料茧品质的综合养蚕技术研究》课题的洪合试点,采用组合售茧、缫丝计价,推广优良蚕品种,应用方格蔟具等配套技术,蚕茧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卞幸儿  王小宝 《丝绸》1997,(4):21-23
缫丝生产中出现各种疵点丝,会严重地影响生丝质量水平和正品率的提高。本文就自动缫疵点丝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作一浅析,供各缫丝企业参考。一、纤度出格和野条份1.产生原因(1)工艺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连、原料条件等使纤度偏粗或偏细;(2)感知器和给茧机等不符合工艺要求或失灵,影响纤度变化;(3)操作工人巡回检查绪头时视线跳跃,不逐绪检查而遗漏处理越外绪头或调整绪头方法不妥,造成给茧机重添等;产生越外粒数不弃丝。2.防止方法(1)当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作相应的调节,对D30lA、D301B型自动纶丝机来说,一般是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四、均粒缫与茧丝组合 (1)添绪点纤度变化:缫丝时茧丝纤度变化情况,均粒缫与定粒缫相似,都依照茧丝自身变化规律遽减的。所不同的是均粒缫的茧粒组合不受规定粒数限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当丝条降至细限条份S_时,便发出信号进行添绪,如果不考虑感知至添绪这段机械动作时间,则细限条份S_由下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缫丝车间工人们反映茧子的好做或者难做,有人认为主要表现在新茧有绪率的高低,即新茧绪头多时缫丝工人反映就好做,反之就难做。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回事。当我们进行6部缫、2部缫、400粒缫或实缫解舒测定,并听取缫丝工人对煮熟茧的解舒反映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反常的现象,即当缫丝工人反映茧子好做时,测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丝绸》1986,(6)
在立缫工艺设计中,经常会碰到原料茧的平均纤度不能用整数定粒缫制的情况,现行的工艺设计中就采用并庄缫、分型缫、缫制特殊规格生丝的办法来解决原料茧纤度尴尬的问题,给立缫工艺设计带来很多困难。近几年来我厂创造了一种“立缫数控定纤缫丝工艺”,自79年开始,通过六个庄口在全厂120台立缫机中作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证明:对尴尬纤度原料,采用此法,都能缫制出22.2/24.4  相似文献   

19.
刘丰香 《丝绸》1997,(7):33-34
笔者在山东部分丝厂的参观实习中发现,D101B型自动缫丝机台面上落绪茧漂浮现象比较严重,以中内层、瘪茧和穿头茧居多。尽管煮熟茧均为沉茧,”但缫至中内层时,英腔气泡明显增加,加上茧层变薄致使整粒茧因水的浮力而漂起,不仅造成工人对绪下茧粒数管理的困难,而且由于浮茧一漂就是16h(二班制),无法再行缫丝,因此缫折增加。一、浮茧多的原因1.索绪温度高,回索次数多,茧吐水量大由于D101型自操机是隔绪添茧,失添时间较长,生丝纤度偏差和匀度成绩不及D301A和SFD507自级机,所以厂家一般将茧质差的原料分配给D101型自级机。由…  相似文献   

20.
我厂有2640绪立缫设备,年产生丝70吨,从1968年建厂起就用浅井水进行缫丝生产(水质情况见表1),虽然经过磺化煤处理,但因处理效果不好,达不到制丝用水指标,致使生产的生丝丝色灰暗,手感粗糙,多夹花、硬胶疵点,并且丝色发脆,严重地影响了我厂生丝质量的提高。又由于用这种水煮茧,丝胶溶失率较大,汤茧也较多,原料茧消耗大,春茧缫折达300公斤左右,秋茧缫折达32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