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1)
本文将低碳经济理念纳入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框架,利用2000—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研究发现:在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两条路径促进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但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在细分行业层面,低碳细分行业的实证结果与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一致;而在高碳细分行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存在负直接效应,通过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两条路径可以促进其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2):16-24
利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19个门类2004-2013年数据,使用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并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人力资本的门槛值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低于门槛值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会对国内技术进步产生负面影响;而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会有积极影响。我国目前阶段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5):55-59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不断扩大,出口贸易稳中有升。基于2010—2016年相关月份的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创新使用R语言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并进一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周期性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从本国视角对外投资呈逆周期性;对发达国家既有顺梯度上行投资,也有逆梯度上行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主要体现为顺梯度下行投资,也有逆梯度下行投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充分利用对外投资带动我国出口贸易,拓展转型升级空间;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重点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
选取中国可获数据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16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自身效应路径显著促进了中国金融发展,而逆向技术溢出直接效应路径对金融效率、间接效应路径对金融结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路径作用大小不同。另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金融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金融发展,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重视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的提升,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外资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4)
对外直接投资(ODI)是国际技术溢出与扩散的又一重要渠道。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投资母国企业技术进步已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在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与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三个方面对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总结了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基于我国对182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的跨境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其所引致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分布视角切入,采用两步系统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国内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在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分布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扩张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第一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扩张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更好地实现我国进一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ODI)成为我国获取国际技术溢出与扩散的又一重要渠道。在结合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与逆向技术溢出门槛效应两个方面对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基于SBM-DDF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2006~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广义分位数模型和动态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地区腐败、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外生制度环境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突变和动态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边际效应发生了结构变化;随着地区腐败程度的加深,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渐降低;以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限变量,跨越门限点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依次增强。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选取2002~2006年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对国内工业企业出口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营业额每增长1%,国内工业企业的出口增长约为0.08%。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外承包工程对企业所有制、出口目的国的发展水平、行业与工程承包业关联度的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具体而言,国有企业的引致需求贸易效应更大,而民营企业的成本克服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的贸易效应更大;对企业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引致需求贸易和成本克服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而发达国家的逆向技术溢出更为明显;对上游关联程度高的行业企业出口扩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