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着重研究了用溶液法和热熔胶膜法工艺所制备的5231/823玻璃布预浸料的物理性能、工艺性能、力学性能和滚筒剥离性能,旨在探讨不同预浸工艺对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工艺所制的5231/823预浸料的工艺性能和剥离性能相当,但在预浸料树脂含量控制精度方面,热熔法工艺高于溶液法工艺;在预浸料挥发分方面,热熔法工艺的较低,一般低于0.8%。在复合材料常规力学性能方面,一般前者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粘接》2017,(6)
以双马树脂碳纤维织物预浸料为对象,通过制作试验件,对比分析不同吸胶材料及其工艺组合的吸胶能力,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制订了可剥保护层和干玻璃布吸胶的工艺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典型零件的制造,在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评定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为例,对GB/T601--2002附录B和《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损性、抗冲击能力,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热塑性树脂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浸渍问题严重阻碍了其推广。为了有效改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以单向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紫外光引发为聚合条件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树脂/玻纤预浸料。通过热压法将预浸料制备成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树脂含量、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树脂的热分解温度随GM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随GM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随GMA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GMA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1.4 MPa和780.9MPa;通过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观察表明树脂和纤维结合紧密,达到了良好的浸渍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基相,连续玻纤为增强相,利用湿法粉末浸渍法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VC预浸料,研究了牵拉速度、悬浮液浓度和树脂槽压辊包覆角对预浸料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牵拉速度、降低悬浮液浓度和包覆角可以提高预浸料中纤维质量分数,但是当悬浮液浓度大于15%,包覆角大于300°时,纤维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将制得的预浸料经热压和冷压后制备了连续玻纤增强PVC复合板材,研究了纤维含量和丙烯酸酯聚合物(ACR)流动改性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着纤维含量增加而呈先升后降趋势,在65%时达到最优性能,分别为302MPa和261MPa,加入ACR流动改性剂后材料拉伸强度提升15%左右,弯曲强度提升19%左右。  相似文献   

8.
采用松香酸酐(RMA)固化剂研制一种中温固化绿色固化剂环氧树脂,浸渍玻璃纤维织物得到中温固化绿色固化剂树脂预浸料。研究结果表明:3233C/EW250F玻璃布预浸料材料的理化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电性能和耐热性与3233B树脂/EW250F玻璃布复合材料性能相当,满足79AD Style 1581 Class 3 Grade B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总结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的发展及应用,分析了热塑性预浸料可选择的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以及国外商业化热塑性预浸料的进展;讨论了热塑性预浸料不同制备技术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熔融浸渍工艺实施的难点,并指出熔融浸渍和薄膜层叠法相结合的工艺是比较适合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GB-T 8574-2010《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对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6%,含量测定结果为(13.68±0.06)%。  相似文献   

13.
1测定方法 同上“偏导数法”一文。2数学模型 同上“偏导数法”一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锥板粘度计测定树脂及其预浸料凝胶时间的方法,并通过实验与现行的电热板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锥板粘度计法具有设备简单、测试速度快、消除人为影响、重现性好和数据准确的特点.适于预浸料生产过程中间控制以及树脂及其预浸料的质量表征.  相似文献   

15.
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作为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有利于复合材料实现高质量、高精度和可设计性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愈来愈高的需求。对预浸料的几种主要制备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其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17.
1测定方法 同上“偏导数法”2数学模型 同上“偏导数法”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预浸料的粘性及其表征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粘性是决定复合材料预浸料是否适合铺贴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预浸料的粘性及其物理意义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目前的几种预浸粒粘性测试方法,认为建立最化的预浸粘性测试方法对预浸料制造中的工艺参数控制及树脂配方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熔预浸技术,对TR525型树脂和改性BMI型树脂制备了两种规格的东丽T700预浸料,测试了预浸料的物理性能,并且用DSC法测出了两种树脂的固化曲线,确定了树脂的固化制度。对东丽T700/TR525型预浸料和东丽T700/改性BMI型预浸料分别制备了复合材料单向板,对单向板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东丽T700/改性BMI型复合材料单向板0°拉伸强度、90°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比东丽T700/TR525型复合材料单向板分别高出15.00%、87.39%和27.72%,达到了2391.22MPa、24.38MPa和84.86MPa。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最新的国家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GB/T 27418—2017)发布。目前,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中,GUM法中一系列Bottom-Up方法的使用较为普遍。《基于质控数据环境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CNAS-GL34)提出使用Top-Down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以纳氏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的检测数据为基础,考察GUM法中最小线性二乘法和Top-Down法中质控图法两种方法评定检测数据的不确定度,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初步探讨了Top-Down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