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强 《山西建筑》2009,35(19):168-170
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半刚性基层材料,通过对比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宏观结构组成和微观强度形成机理,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推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新鹏  穆勇  李典豪 《山西建筑》2015,(10):122-123
从水泥水化的角度对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再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水泥对新碎石材料和回收水泥混凝土材料进行了稳定,并在不同水泥剂量下采用振动法成型了试件,测定了两种混合料试件各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和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各项强度均随水泥剂量和龄期的增长而增长,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7 d强度高于新材料而90 d强度略低于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杨兆华  寇征  曹亮 《山西建筑》2010,36(27):286-287
结合某道路路面工程施工,针对路面工程的主要工序介绍了施工流程与工艺,具体阐述了级配碎石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及沥青路面的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市政地面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由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石屑等材料构成。然而,由于政府加大对环保的管控力度,导致水泥材料在冬季供应不稳定,且本工程工期紧,没有稳定的原材供给无法保障工期的完成,所以基层材料替换是亟待解决问题。因此,阐述了由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替换水泥稳定碎石的优点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扬州某快速通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对于原"白加黑"复合式道路铣刨、破碎产生的旧沥青混凝土(RAP)和旧水泥混凝土(RA)进行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适用性研究,将天然骨料(NA)、RA、RAP分别以不同比例掺配设计了9组不同的再生水泥稳定碎石,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干缩试验、温缩试验和弯拉疲劳试验,分析其收缩机理和抗疲劳性能。研究表明,RA材料的掺入会降低材料的收缩性能,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混入RAP材料后能够降低材料对水和温度的敏感性,提升材料的收缩性能。RAP材料中沥青的有效成分能够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间的嵌挤作用,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整体性,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作为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因为车辆行驶、外界空气、温度等因素对其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被作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基层材料使用,再加上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与硬度较高的优点,所以水泥稳定碎石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此外,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对施工工艺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充分发挥出水泥稳定碎石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优点,施工企业必须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水泥稳定碎石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才能促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和水稳定性,且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技术日益成熟,被广泛应用到各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建设施工中。经过多年实践,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在实施过程和使用效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重点,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关键技术控制,有效确保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温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典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在风干和饱水状态下分别进行温缩试验,结果发现:处于风干状态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最不利温度区间为-10~10℃,当温度骤然下降或回升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温缩应变和温缩系数急剧增大;饱水状态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在30~40℃及-20~-10℃区间的温缩应变和温缩系数一般较风干状态下大.  相似文献   

9.
康爱红  肖鹏  徐建成 《施工技术》2012,41(24):102-106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开裂问题,提出在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特别是抗裂性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材料的劈裂强度、弯拉强度及温缩干缩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采用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应力计算分析;最终通过试验路的摊铺与观测验证了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世军 《山西建筑》2014,(12):157-159
介绍了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原理及材料,从设计材料混合比、调控水泥掺量方面进行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述,并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摊铺混合料、碾压成型、处理接缝和基层养生方面的研究,有效保证了市政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例为研究背景,对该工程项目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的实践要点进行探究.首先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应用机理进行探讨,然后在阐述该工程项目基本资料的同时,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设计、施工准备、技术应用过程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的应用要点.通过分析可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应用阶段做好施工材料配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材料试验系统(MTS)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随聚丙烯纤维掺量、聚丙烯纤维长度、水泥掺量、养护龄期以及冲刷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从材料结构组成、强度理论以及断裂损伤理论三方面分析了材料的抗冲刷机理.结果表明:在10 Hz正弦交变集中荷载作用下,养护14 d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20 min时的冲刷速率可用来评价其抗冲刷性能;合理配比的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较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强度是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指标。当集料类型、矿料级配和成型方式一定情况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取决于水泥剂量。强度标准越高,则水泥剂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抗荷载破坏能力越强,但抗收缩开裂能力越差;反之亦然。为此,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期和运营期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所需材料最小强度为准则,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特性、疲劳特性及施工期与运营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荷载响应,提出抗疲劳断裂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标准。结果表明:为防止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发生极限断裂破坏,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基层必须养护7d后,且其劈裂强度达到0.68MPa以上,方可进行下结构层施工;为防止设计年限内基层在施工车辆和运营车辆反复作用下产生疲劳断裂,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7d劈裂强度不小于0.70MPa。为了便于应用,结合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之间关系,提出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7d抗压强度不小于7.0MPa。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多孔性材料的组成与性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对水泥稳定碎石多孔性材料的组成与其孔隙率、渗透系数、强度和模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集料级配、水泥用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回归公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的组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水泥稳定类材料与二灰稳定类材料在高速公路基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修筑路面基层。通过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力学性能、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翟志宏 《山西建筑》2010,36(24):291-292
对混凝土道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分别对路基工程、天然砂砾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混凝土路面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作了具体阐述,以确保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从材料、配合比以及施工等方面 ,论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材料抗裂性能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高级公路路面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最后通过试验路研究表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沥青路面具有良好使用品质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张云芳 《山西建筑》2002,28(2):99-100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这一新型的筑路材料具有整体性好,水温稳定性好,强度高,刚度大等特点分析了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现场质量的控制方法,并论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有防治措施,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应严格按规范组织进行。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施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迅速发展,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公路基层常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对水泥稳定碎石加以控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多年公路工程施工经验,以主线200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为例,论述了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