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分析了±800 kV输电线路直线塔的雷电屏蔽性能,并研究了工作电压、杆塔高度、地形地貌和线路保护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极性工作电压使得最大绕击电流和绕击率增加,而负极性工作电压使得最大绕击电流和绕击率有所降低,但整体而言,考虑工作电压的线路绕击率高于不考虑工作电压的情况,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随着线路杆塔高度和保护角的增加,直流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逐渐增大;大地平面朝着线路侧倾斜,会增强地面的屏蔽效应,使得雷电绕击线路的概率降低。考虑直流输电线路的实际参数,评估了四川省±800 kV锦-苏直流输电线路、±800 kV宾-金直流输电线路和±800 kV复-奉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发现了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的极性效应,并获得了3条直流输电线路的高风险杆塔分布,为线路的防雷改造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3.
5.
6.
7.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过电流对接地引下线引流板烧蚀痕迹不明显,导致运维人员故障查找时间长,无法及时确定故障杆塔.利用低熔点合金熔点低和导电性良好的特点,对杆塔塔脚与接地引下线引流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通过搭建雷电流冲击试验平台,对定位装置施加双指数函数雷电流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流时间越长,施加雷电流越强,定位装置熔化痕迹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研究各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并结合目前各网省公司线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预评估、再评估的层进式评估流程,并利用Visual Studio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一套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系统。该风险评估系统综合应用规程法、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Google Earth地理信息软件和ATP/EMTP仿真计算等技术,评估范围覆盖了雷电绕击、反击等主要雷害型式,评估模型涉及线路地理特征信息、线路结构特征信息等影响要素,评估结果量化分析了各要素对雷击风险的影响,拓宽了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思路及领域。笔者应用开发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对一条实际的输电线路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分析了该线路某次历史跳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建设工程的进度与质量,甚至可以说决定着工程的成败。本文对电网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各方面的具体技术作了详细的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研究方法浅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几种雷电绕击研究方法或模型,如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先导发展模型、绕击概率模型。规程法应用简单、方便,对于一般线路的防雷屏蔽设计,能够满足要求;电气几何模型计算方法较为合理、简单,使用该模型来分析特、超高压线路或山区、同塔多回线路较其它模型更具优势;先导发展模型与绕击概率模型能够在物理意义上更合理地解释绕击现象,其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暂不适于工程(如长距离线路)上大范围应用。重点对电气几何模型相关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击距及击距系数的计算建议采用IEEE工作组推荐的关系式;对于年平均雷暴日在40左右的地区,地面落雷密度取值可定为0.1次/(km2.雷暴日);对于部分少雷或多雷区,结合国内35~220kV线路雷击统计数据,计算地面落雷密度建议采用CIGRE推荐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13.
为实现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设计,引入了贝叶斯决策理论,在MATLAB中分别建立了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决策模型,研究不同输入条件下(电压等级、接地电阻、保护角、绝缘子片数等)防雷措施的输出,并对所推荐的防雷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选择最优的改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防雷措施决策能将推荐的防雷措施按照推荐程度进行排序,其结果依赖于输入参数与输出防雷措施之间的相关性及条件判据的合理性.选择对防雷措施推荐有影响的参数作为输入变量,综合专家意见和经验谨慎决定条件判据,可以得到合适的防雷措施推荐方案.贝叶斯决策理论能够为逐渐推广的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15.
110 kV输电线路所经地多为山区,因其地势高,档距大,杆塔接地电阻超标等原因极易遭受雷击而发生雷击跳闸事故。笔者在具体调查了贵州110 kV剑牵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后的雷击点状况和绝缘子闪络烧伤痕迹资料后,结合有关理论分析指出:雷电反击过电压和接地电阻严重超标是导致该线路经常跳闸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只有采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装侧向避雷针、加强绝缘和加装均压环等措施才能有效减小雷击对该线路造成的损害。基于此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种减少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措施,对实际防雷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广东线路避雷器防雷效果及运行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介绍广东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应用规模,通过避雷器动作率和保护有效性、终端避雷器加强侵入波保护、中间避雷器减少雷击跳闸等运行实例指出其防雷效果明显。分析线路避雷器运行故障、典型缺陷和保护失效案例,并介绍运行检测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建议推进线路避雷器的防雷应用,并加强巡视、维护,规范和开展线路避雷器抽检试验,提高线路避雷器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