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目的分析2014—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居民死因构成和减寿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疾病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编码进行,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死亡潜在减寿率(PYLLR)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兰州市居民男性、女性及合计年均粗死亡率分别为464.18/10万、337.32/10万和402.39/10万;男性、女性及合计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73.59/10万、345.18/10万和411.00/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χ~2=20.37,P <0.01); 2014—2018年兰州市居民死因顺位前6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70.44/10万),恶性肿瘤(90.07/10万),呼吸系统疾病(53.10/10万),伤害(24.61/10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16.48/10万)及消化系统疾病(11.37/10万),前6位死因占总死因的90.97%(67 435/74 128);前6位死因PYLL为391 680人年,AYLL为5.81人年,PYLLR为22.97‰(391 680/17 048 544),其中伤害对寿命损失最大。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威胁兰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和减寿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病管理以及危险因素干预,减少疾病负担,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目的探索白银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本地区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和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白银市2014—2017年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数据,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市2014—2017年5岁以下儿童共计292 216人,报告死亡病例417人,死亡率为1.43‰,其中新生儿死亡人数最多228人(54.68%),死亡率为3.12‰;男性占比(57.79%)高于女性死亡占比(42.21%)。死亡地点以死于医疗机构最多(55.53%),其次为死于家中(31.90%),死于就医途中的为12.56%。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4位为起源于围产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和呼吸系统疾病。男女性别间在各死因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55,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死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363,P<0.05);不同季节在死因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949,P>0.05)。结论起源于围产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和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是白银市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应进一步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产前筛查等工作,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以及儿童保健和安全知识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
目的了解2013—2017年甘肃省高台县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获取2013—2017年高台县手足口病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924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6.96/10万,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637,P<0.05);9个乡(镇)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城关镇(50.67/10万),其次为城郊接合部的巷道镇(27.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814,P<0.05);发病月份有两个高峰,其中以6—7月为发病最高峰,8月递减,9—10月为次高峰期,各月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594,P<0.05);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87.0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1,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59,P<0.05);以散居儿童(49.02%)、托幼儿童(45.67%)和学生(4.6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92.170,P<0.05)。结论应鼓励5岁以下儿童自愿接种EV71型肠道病毒灭活疫苗,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手足口病防控意识,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SO_2、NO_2、O_(3-8 h)和CO浓度与居民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石家庄市2013—2016年每日死亡人数、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对死亡的影响,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大气S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0.46%(0.02%,0.90%)和0.75%(0.07%,1.42%); 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1.00%(0.26%,1.74%)和1.30%(0.16%,2.44%); O_(3-8 h)和CO对死亡风险存在正向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表明,SO_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NO_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明显高于(0~64)岁人群,但两者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中SO_2和NO_2污染较为严重,其浓度的升高会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建议政府和民众在防护颗粒物污染的同时,也要关注气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加强对女性的防护。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6)
目的了解海水淡化水饮用典型地区居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淡化水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文获取我国南方某县2008年—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及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水质监测数据以该县4家水厂出厂水为监测对象,每年7月和11月各采集检测一次,共采集水样40份,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死因监测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出厂水水质监测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其中淡化水出厂水的平均总硬度为33.3 mg/L,与水库水相比明显偏低,且远低于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的限值(450 mg/L)。2008年—2012年该县总体标化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水平,5年间基本保持在稳定水平。心血管疾病(CVD)位居该县居民死因第三位,次于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CVD粗死亡率为125.23人/10万人,标化死亡率为86.03人/10万人;5年间CVD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Z=-0.71,P=0.24)。结论淡化水出厂水水质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但淡化水出厂水硬度偏低。为确保淡化水的健康安全,需要进一步开展队列研究,追踪淡化水饮用人群的健康变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直属地区结核病高危人群及高发县(市)分布,掌握结核病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伊犁州直属地区结核病相关基础资料,采用EXCEL 2010整理数据,并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疾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8—2017年伊犁州直属地区共报告结核病病例31 362例,年均登记率117.40/10万,其中涂阳病例12 624例,年均涂阳登记率47.26/10万、占总登记数的40.25%,涂阳病例登记率明显低于涂阴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32,P<0.05);男性登记率(140.34/10万)高于女性(95.3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6,P<0.05),农牧民为高发职业人群(占61.67%),每年1—5月和10—12月疫情有所上升、6—9月疫情有所下降,不同县(市)的登记率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5)。结论伊犁州直属地区肺结核病疫情与2008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发病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农村肺结核病疫情的控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5年肾及泌尿系统不明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肾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现状及2006—2015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江苏省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分析城乡、不同性别、年龄别的肾癌发病/死亡率和(0~74)岁累积率,结合2015年江苏省户籍人口资料,估计全省肾癌发病/死亡数,并计算2006—2015年全省发病/死亡标化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 2015年江苏省35个肿瘤登记处覆盖人口38 761 144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50.87%。据推算2015年江苏省共新发肾癌3 359例,粗发病率为4.41/10万,中标发病率为2.70/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31%;全年估计发生肾癌死亡1 185例,粗死亡率为1.56/10万,中标死亡率为0.85/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09%。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都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2006—2015年间,江苏省城乡、不同性别居民的肾癌中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t值为3.07~14.13,P<0.05),农村女性中标死亡率明显上升(t=2.63,P<0.05),年平均增长4.62%。在导致肾癌发病和死亡率升高的因素中,非人口因素的影响分别占67.8%和69.7%。结论江苏省肾癌的发病和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容忽视,农村女性为死亡的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目的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及甘南州梅毒疫情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甘南州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7年甘南州共报告梅毒2 427例,年均发病率为49.43/10万(2 427∕4 909 973),发病率从2008年的36.32∕10万上升到2017年的68.68∕10万,年均递增6.58%,不同年度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3,P<0.01);梅毒发病居甘南藏族自治州乙类传染病的前四位,在各期梅毒病例报告中,Ⅰ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占绝大多数,占梅毒总病例数的92.75%(2 251∕2 427);男女性别比1.00∶1.80(868∶1 559),发病率女性(66.81/10万,1 559/2 333 483)高于男性(62.33/10万,868/1 392 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P>0.01);梅毒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青壮年人群是Ⅰ期梅毒和隐性梅毒的高危人群;发病以牧民报告发病为主、占54.88%,农民次之、占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3,P<0.01)。结论甘南州梅毒常年散发流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性病、艾滋病和梅毒哨点疫情监测工作,有效防控梅毒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目的评价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对当地居民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6年济南市重污染区域某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逐日门诊信息、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评估逐日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浓度与当地居民循环系统门诊就诊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2014—2016年期间该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合计55 858人次,日均就诊量51人次/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日均浓度分别为100、205、53、58及90μg/m3。PM_(2. 5)、PM_(10)、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分别增加0.40%(95%CI:0.01%~0.80%)、0.25%(95%CI:0.03%~0.47%)、1.66%(95%CI:0.64%~2.68%)。仅发现NO_2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累积滞后效应,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02时,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可增加2.13%(95%CI:0.81%~3.46%)。未发现SO_2及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显著效应。结论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及NO_2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未发现SO_2及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7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之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的甘肃省定西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0 998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9.14/10万~58.43/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9.95/10万,2005—2017年总体发病模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M"型;报告病例男性6 344人,女性4 654人,男女性别比为1.36∶1;主要集中在5~14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分布,接种前(2005—2008年)发病率明显高于接种后(2009—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649,P<0.05),发病平均年龄接种前(11.3±6.7)岁、接种后(13.3±10.0)岁,接种后发病率高峰年龄明显增加(t=12.7,P<0.05);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占76.10%;2005—2014年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双高峰,分别集中在4—7月和11月—次年1月;各县(区)流行性腮腺炎平均发病率岷县最高(41.3/10万)、漳县最低(11.5/10万);疫情暴发共61起,暴发病例1 836例,全部发生在学校。结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应进一步推广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的使用,适时地接种第二剂;在双高峰流行季节之前,加强学校防病宣传教育工作、减少重点人群的暴露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