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彦  李知非  叶彤  李初航 《华中建筑》2022,(11):144-148
在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游客与村民在乡村公共空间使用上存在利益冲突与需求差异。以辽宁省凌海市牤牛屯村为例,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探究不同利益主体与行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行为冲突。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与空间需求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场、村民住宅、农田等空间交界处是不同人群空间行为冲突的主要发生区域,需针对不同空间活动类型进行空间分隔与边界围合,合理引导游客与村民空间行为,实现乡村空间主体的多元平衡。针对不同人群的空间行为特征与诉求,从观光展示、建设方式、空间营造、文化塑造等层面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乡村发展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入已证实了乡村旅游成为了提升乡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但对乡村进行无效的旅游开发不仅会造成乡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村民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如何使具有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和现代旅游有机结合,避免低效用地、浪费资金和破坏风貌等问题的出现,最终实现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旧关村为例,把旅游发展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前后公共空间的使用主体为线索,从村民和游客需求、用地功能、土地限制等方面阐述旅游对公共空间带来的影响,有效地对各类公共空间进行更新设计,以期得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3.
魏萍  蔺宝钢  张斌  刘涛 《中国园林》2024,40(6):91-96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 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 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SNA)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 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3个层级 (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 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 化提升的要素。最后,基于“社会-空间”互动逻辑,以空间布 局形态与村民需求匹配为导向,从聚落布局优化、片区派系完 善、单点品质提升三方面提出精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乡村公共空间既是村民开展公共生活的物质基础,又承载着乡村社会演进的记忆,其营建模式能否满足该地区村民的需求,关系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西安白鹿原地区乡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将"扎根理论"引入该研究领域,对村民关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展开质性分析,旨在构建村民主观"无意识"的需求理论模型。根据"扎根理论"的整体流程,笔者对该地区村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从而构建村民公共空间需求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可以作为西安白鹿原地区现代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的必要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悦  陈荣  张云路 《风景园林》2022,29(3):31-36
新型农村社区是当下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公共空间地方性的丧失、过度城市化等现象让原住民的地方依恋这一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化解新型农村建设与原住民地方依恋之间的矛盾冲突、建设现代治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的新型农村社区,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为例,采用地方依恋量表问卷和村民访谈等方法度量不同年龄段村民对于不同公共景观要素的地方依恋感知程度,细化人群并深入研究各群体依恋感知出现差异的原因,揭示触发原住民场所依恋感知的乡村公共景观特征。结果显示,村民对具有生产性质和情感牵绊的公共景观依恋感较强,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各类公共景观要素的关注点和认同度具有较大不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以增强地方依恋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景观的优化建议和策略,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乡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动力机制为主线,对建国后不同时期乡村公共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原因。经过研究认为,计划经济以来,乡村社会的变迁中国家力量呈现"全面渗透→退场→弱化→回归"的转向,乡村公共空间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异化",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走向"复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日趋"衰亡",新时期乡村建设中对村民需求的忽视以及乡村文化的丢失,导致乡村公共空间的"迷失"。最后,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刘林涛 《安徽建筑》2022,(2):14-15+46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传统村落空心化、文脉断裂等问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重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寨卜昌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寨卜昌村公共空间的价值、使用人群、使用特征、公共设施服务进行分析,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状公共空间,分别提出满足村民需求,独具寨卜昌特色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塑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原只是行政的一个概念。公共交往空间是人居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乡村人际交往的主要空间和乡村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乡村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对公共交往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以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作为美丽乡村的建设示范,分析当前乡村公共交往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范式,不断充实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人居环境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的乡村建设中,乡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乡村历史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乡村公共空间。乡村公共空间中的人文情怀对村民来说是特殊的情感,是村民对乡村的精神寄托。营造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对乡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概念以及构成类型出发,以苏州市金庭镇阴山村为例对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以及点线面空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要该文基于川西地区“三留守群体”关爱的空间需求,调研乡村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及问题。以四川省什邡市章洛地区为例,提出不同尺度下公共活动空间改善策略。针对不同聚落空间类型,提出公共资源布局策略;针对不同公共建筑条件,提出建筑类型选择策略;针对不同节点空间构成,提出公共空间建设策略。通过新建、改造、闲置资源再分配等手段,实现留守关怀公共空间的更新,满足留守群体的物质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虽然乡村建设的开展使老年人的人居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乡村户外公共空间与城市相比仍在设施配置、环境品质,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存在差距。笔者选取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户外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法和行为地图法的研究方法,对户外公共空间质量和老年人活动行为特征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出目前乡村户外公共空间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提升类似乡村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城乡发展与建设逐渐聚焦乡村的趋势,解读与构建适应乡村传统的营造体系成为当下重点研究内容。文章以笔者家宅及所在乡村为例,引入阿摩斯·拉普卜特教授的"文化选择"理论,梳理了家宅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次宅形变化,以及对应时期的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分析了生产方式、现代符号、集体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对乡村宅形及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及使用行为对空间形式的选择作用。由此,文章从以下四点阐释了对乡村宅形及聚落空间的再认知:(1)需求导向下的空间创造;(2)功能复合下的空间构成;(3)集体经营下的空间演变;(4)熟人网络下的聚落单元;希望清正以往对乡村空间的一些误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变化、发展与挑战的分析,从价值体系、功能、布局3方面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理路。价值体系重构要保障村民的权益与主体性,重构乡村公共空间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强调乡村公共空间公平性的资源观与规划设计价值观。功能重构以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的转型和新内生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为主要内容。布局重构在优化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强化乡村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在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是实现当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必要途径。文章将村落公共空间置于日常生活语境进行探讨,通过场地观察并结合问卷访谈等方式,对乌龙浦村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目前公共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对其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探讨,充分挖掘历史村落公共空间的深层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村民活动中心+"空间是基于村民内在需求,满足当下村民生产、生活的开放式村落中心公共空间。研究以村落中心公共空间在乡村复兴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为视角,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在西河村复兴中发挥作用方式的剖析,提出"村民活动中心+"空间在设计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始终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十九大也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方针政策,现今,农村空间老旧、村民活动空间的缺失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公共空间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满足村民对特色乡村的愿景.在荆楚村庄文化脉络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公共空间设计,为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研究范例.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自发与构建秩序视角,以历史发展的维度梳理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归纳不同时间段随着自发秩序与构建秩序的变迁,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建国前至今的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自发秩序绝对主导—自发秩序主导,构建秩序隐现—构建秩序凸显,自发秩序弱化—构建秩序主导,自发秩序迷茫"的特征。并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探寻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剖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过程中主要社会参与力量(政府、村民、乡绅精英、市场、设计师)之间的博弈。最后,提出自发和构建秩序之间不是独立的,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提出应在自发与构建秩序并置下,找到二者结合点和平衡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乡村受城市经济文化影响较大,农居点具有外来人口多、居住密度大、就地翻建房屋多等特点,导致农居点公共空间出现杂乱无序、活力丧失、主体缺失等问题。农居点公共空间作为村民发生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空间设计需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上海农居点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文章以人本为导向,从环境、功能、机制3个层面提出空间重构策略,以满足村民不同层次的需求。环境层面,通过厘清权属边界、优化布局体系、营造安全尺度,打造舒适有序的空间环境,满足村民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功能层面,通过融入多元需求、再生传统文化、创建精神文明,形成丰富包容的空间功能,满足村民的社会需求;机制层面,通过赋权决策监督、明责共建共治、实现互利激励,构建主体参与的空间机制,满足村民的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19.
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历来都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往场所,承载着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功能,在村落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活力对于村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恭城县古城村乡村公共空间进行走访和实地调研,并应用Depthmap空间句法理论建立古城村公共空间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古城村公共空间的活...  相似文献   

20.
乡村公共空间不同于城市公共空间一蹴而就的建设模式,它是在村民漫长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表达自发建设形成的。文章通过对仙娘溪村活动人群的行为调研,引入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对特定环境下的人群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溯原始乡村公共空间自发性建设的特点,从人群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层面,对乡村公共空间环境内交通空间的安全可达性、公共空间的设施丰富性、服务空间的功能丰富性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