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赋予高校全新的历史使命,不但要承担教育和科研的基本功能,更是构筑地域性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和"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全国各地高校纷纷以原址改扩建、建设新校区等方式应对和缓解扩招带来的校园环境压力。很多校园景观的改造建设在前期未全面分析校园文脉和精神、中期规划过于理想化、后期施工建设工期短等情况下仓促实施,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如何在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人群对校园景观需求的同时,提升和重塑富有活力和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校园景观改造项目为例,从校园景观改造的策略到方法给出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思路,供今后校园景观改造的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2.
校园的景观更新涉及建筑、景观、遗产保护等诸多学科。校园景观的更新,既要延续历史文脉,又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为例,探讨校园景观更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校园景观建设要体现校园的文化与内涵。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校园景观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价值取向偏离、人文精神缺失等。本文结合某学校校园景观改造案例,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校园文化景观创新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校园景观需要为师生提供学习、观赏、运动等不同的功能空间,好的校园景观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校的文化,激发想象与创新,促进交流和参与.文章以复旦大学景观改造工程系列为例,阐述设计师在参与设计、施工全周期的工作中,通过逐步挖掘场地精神,与各参与方不断沟通,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生态水资源、植物材料资源、相关设备资源等,以传承校园文化、以人为本、增强景观参与性等为原则,设计合理的更新改造方案,并且在施工阶段也要充分参与工作,及时与各方进行沟通,积极应对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变更,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项目设计理念的准确表达,确保最终的实施效果,打造受欢迎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从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现状着手,通过对合肥地区居住小区的调研,来思考和讨论现代居住小区环境设计误区及其对居民的交往及和谐邻里关系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7,(6)
华中科技大学以森林大学而闻名,优美的校园环境为每个行走其中的师生带来视觉上的清新和心理上的愉悦,探究道路景观对愉悦度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进行校园道路景观设计和改造,为全校师生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校园环境。本文选取了几处典型校园道路景观,提取出校园道路景观愉悦度可能的影响因素,分别针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利用照片模拟校园环境,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者视觉中心点停留的位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Planning》2013,(5)
中国居住区建设60多年的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套型空间的组成、大小和居住建筑的高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也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居住区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居住区的调查研究来发现我国居住区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14.
基于儿童参与的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基于需要层次模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析了儿童与校园景观环境间的场域协同关系。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分析了其中儿童参与式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过程和启示。当代景观设计师应当重视儿童参与的重要意义,满足儿童更多探索和成长体验的机会,和儿童一起共同创造出适宜和丰富的校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接2002年第10期) 4 对双安天桥景的分析 考察天桥景,所需要分析的主要环节如下:①确定位置和方向.考察的天桥位于双安商场附近(两座),跨越在北三环快速道路上空. 相似文献
17.
孟洁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3,(14):87-88
城市设计应当结合建筑群体形态及平面布局,以导引为主,用于直接指导未来的建设开发以及建筑和环境设计,本文通过结合合肥城市规划设计实例,对本城市设计采取现代化城市设计构思,同时总结出其具体的实施技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现代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以西安市御苑别墅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城市居住区的建设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人们对住宅以及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现代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的相关概念引出,结合西安御苑别墅区案例,试谈一下现代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北港中学的景观设计,探讨校园景观如何在传统功能上创新,从而展现校园文化、校园特色,并让师生从中各取所需,得到生态优美、功能复合的活动休憩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