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回收再利用废旧羊毛纤维,降低絮料成本,设计开发出一款性能优良的保暖絮片。采用远红外三维中空聚酯/废旧羊毛/木棉纤维为原料,通过改变纤维混比与针刺密度等工艺参数,制备出9种不同保暖絮片,分别测试其厚度、透气性、强力、保暖性等性能,分析各指标变化趋势,并优选出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远红外三维中空聚酯纤维的含量以及针刺密度对保暖絮片的性能影响较大;最优纤维配比为40/30/30,针刺密度为65.2刺/cm~2。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比较阻燃涤纶、腈氯纶、芳纶1313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其他性能,将其分别与普通涤纶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通过非织造干法针刺工艺制备针刺密度为400刺/cm~2、面密度为270g/m~2的样品,并对其阻燃性能和其他性能深入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性能测试可知阻燃涤纶含量达到15%、腈氯纶含量达到60%、芳纶1313含量超过60%时,其各自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芳纶1313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腈氯纶复合材料阻燃涤纶复合材料。阻燃涤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芳纶1313复合材料腈氯纶复合材料。综合产品的性能和其他因素,阻燃涤纶/普通涤纶为15/85时,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向编织扁带进行织物的织造,研究了针刺工艺参数(针刺密度、针刺深度)、织物结构、毡/基布比重对针刺叠层复合材料剥离强度的影响,优化出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更大的针刺密度范围内,针刺密度为70针/cm~2、深度为16mm时,针刺叠层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更高。平纹织物结构作为基布、毡/基布比重为30%时,针刺叠层复合材料的剥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貌、机械力学性能、疏水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原料配比对产品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富含大量的纳米SiO2颗粒和SiC颗粒,且适当提高涤纶纤维的含量,可改善试样的机械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基于以上良好的性能,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可用于防水领域。  相似文献   

5.
选用中空涤纶、Y形涤纶、远红外涤纶和热熔涤纶为原料,通过热风粘合工艺试制了5种新型多组分轻质保暖絮片,对其厚度、面密度、蓬松度、透气率、透湿性、压缩性能和保暖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混纺成分及混纺比例的产品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当中空涤纶I/中空涤纶II/Y形涤纶/远红外涤纶/热熔涤纶混纺质量比为20/20/30/10/20时,多组分保暖絮片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透气率达到优等保暖絮片等级,透湿性满足生理舒适性需求,蓬松度较高且压缩回弹性较好,保暖性能优异,适用于作服用保暖絮填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针刺法非织造技术将再生涤纶(PET)、黄麻和丙纶短纤维(PP)进行混合、成网、加固制得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纤维复合毡,再将制备的纤维复合毡经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得纤维复合板材。研究制备的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分析原料混合比例、热压参数(温度、时间、压力)对纤维复合板材的该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当再生涤纶短纤维、黄麻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质量混合比为35:35:30、热压温度为230℃、热压时间为1.0min、热压压力为5MPa时,制备的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短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毛毡的发展、性能及应用几个方面,并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了手工制毡与机制毡的制作方法。文章重点在于针毡工艺过程的探讨,电镜实验以及针毡的制作过程。针毡主要研究了刺针号数、针刺次数对产品直径、密度的影响。刺针号数越大,产品直径变化越慢,针刺的成品密度越小。而随着针刺次数的增加,产品直径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对同质量羊毛和涤纶用同种刺针进行针刺得到的不同结果,说明涤纶产品密度比羊毛产品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角形涤纶纤维、阳离子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特性,探讨三合一混纺纱在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三角形涤纶纤维、阳离子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特性,探讨三合一混纺纱在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芦荟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拉伸性质、摩擦和抱合性质、卷曲弹性、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芦荟纤维的断裂强度比粘胶高,芦荟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比粘胶低;芦荟纤维粘胶的静摩擦因数小于粘胶纤维的静摩擦因数;粘胶纤维间的抱合力比芦荟纤维间的抱合力大,但芦荟纤维的平滑性比粘胶纤维要好。粘胶纤维的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弹性回复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小于芦荟纤维。  相似文献   

11.
探讨汽车内饰用涤纶针刺布/PE膜热压复合材料的最佳覆膜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法,选择热压温度、热压强度和热压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对涤纶针刺布/PE膜热压复合材料的拉伸、撕裂以及剥离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中PE膜与涤纶针刺布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热压压强和热压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撕裂及剥离强力均有所提高,其中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观察可知当热压温度高于PE熔点时热压复合使PE膜渗透较为充分,与基材结合更为紧密。在工艺参数为115℃、3MPa和5min时可获得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涤纶针刺布/PE膜覆膜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不同细度的圆形截面和中空涤纶纤维,经过针刺和预针刺加工成非织造布.使用SZZB驻波管法测试非织造布中低频(125~2 000 Hz)的吸声系数,比较涤纶纤维的截面、细度及针刺加工工序对非织造布吸声材料中低频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Hz以下各非织造布试样的吸声系数差距不明显.在250 Hz时,中空纤维组成的非织造布的吸声系数比圆形纤维组成的非织造布的吸声系数约大0.04;由1.67 dtex纤维材料组成的非织造布比6.67 dtex纤维材料组成的非织造布的吸声系数约大0.03;预针刺非织造布中低频的吸声系数比针刺布中低频的吸声系数约大0.06;而且以上吸声系数的差距均随着声波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在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具有增白效果的高岭土填料制成涂层用浆料,然后对涤纶针刺基布进行涂层整理,通过研究涂层浆体系各组分用量及涂层工艺对涂层材料耐折力、附着力、断裂强力及表面性能等的影响,确定最佳涂层浆配方及涂层工艺,从而制备适用于数码喷墨印花的涤纶非织造布涂层材料。结果表明:当分散剂CF-10用量为0.3 wt%,交联剂SAC-100用量为0.3 wt%,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用量为20.0 wt%,涂层剂与高岭土质量比为1∶4时,可以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涂层浆;将所制涂层浆用于非织造布涂层,当后处理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90 s时,可以制备得到耐折力和附着力好、手感较佳的涂层材料;对制备的涂层材料进行UV数码喷印,所得图案的干摩擦色牢度为4~5级、湿摩擦色牢度为3~4级,图案颜色鲜艳且边缘清晰。该涤纶针刺非织造布涂层材料对于拓展非织造布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津石化聚酯部技术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细旦中空爽滑涤纶短纤维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1.56dtex单孔中空仿棉型细旦中空涤纶短纤维成功下线,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项目规定的要求。由此,天津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1.56dtex细旦中空涤纶短纤维开发、生产能力的供应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制备抗菌羊毛纤维的较佳工艺,并对不同处理羊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卷曲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预辐射和再次辐射时间分别为30min、反应温度为80℃、抗菌剂浓度为0.9mol/L、抗菌剂溶液pH值为7的条件下,制备工艺较优.此工艺下制备的抗菌羊毛纤维的长度较长,细度较细,卷曲多,卷曲回复率和卷曲弹性率高,它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将废弃鸡毛溶解,制备出一种蛋白助剂,探讨该蛋白助剂改性涤纶织物对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涤纶织物蛋白助剂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评价不同工艺处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效果及吸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助剂与壳聚糖复配,并借助反应性阳离子交联剂的作用,能够将涤纶织物改性,显著提高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涤纶织物的表观色深度,而且不降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改性涤纶织物吸湿性能提高,穿着舒适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大麻杆芯为原料,选用预水解硫酸盐法,通过蒸煮、打浆、漂白等常规工序制备了粘胶纤维浆粕,探索了最佳蒸煮条件,使大麻杆芯浆粕品质指标达到要求,同时浆粕得率达到最高.通过改变浸渍、黄化、纺丝等条件确定了大麻杆芯浆粕制备粘胶纤维的最佳工艺:浸渍工艺中浆浓4.0%、碱浓280 g/L、浸渍温度60~70℃、浸渍时间90 min;黄化工艺中黄化时间110 min、二硫化碳用量36%;纺丝速度55 m/min,酸浴温度50℃时,由此可纺制出力学性能良好、达到使用要求的大麻杆芯粘胶短纤维.  相似文献   

18.
无机中空纤维材料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且易回收利用等特点,在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无机中空纤维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制备的无机中空纤维材料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无缝针织物是依据人体曲线设计的一次性成型的织物,其贴体舒适特别适合于护膝的制作。为设计制作抗冲击防护性能较好的护膝,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纱线原料、组织结构和织物密度为三因素,每个因素下设计三水平,采用无缝针织圆机织造9组试样,通过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生物力学原理对试样的防护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同时测试织物的弹性。分析纱线原料、组织结构、织物密度对于试样防护性能以及弹性的影响,选取性能防护性能、弹性较优的材料用于无缝护膝的开发。结果表明:纱线原料为8tex/100f涤纶+20D氨纶/50D锦纶包覆纱时,交错组织、密度紧密的织物抗冲击性能最好,可作为护膝缓冲功能区设计;纱线原料为8tex/100f涤纶+20D氨纶/50D锦纶包覆纱时,罗纹组织,密度紧密的织物制动性能最好,可作为护膝制动功能区设计;7tex/144f涤纶+20D氨纶/30D锦纶包覆纱弹性较好,适用于护膝边缘设计。该成果可为无缝企业护膝产品的优化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涤纶和低熔点纤维为原料,利用非织造针刺法和热轧工艺制备出复合土工布,通过透水性及拉伸强度等性能测试,筛选出较优的复合土工布作为滤膜;以HDPE和EVA为主要原料,利用滚吸法制备出排水板并分析筛选出通水量、力学性能最优的排水板。最后,将优选出来的复合土工布滤膜与排水板板芯进行热熔粘合,制备出土工复合排水材料,该材料的拉伸强力要大于两者复合前各个单体的拉伸强力,并且具有很高的通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