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5G基站建设基本采用共址原有基站的方式,5G基站功率约为4G基站的3~4倍,部分基站原有市电容量不足,需要进行扩容改造。文章采用勘察及测量的方式确定现网市电数据,将现网数据结合电缆载流量、电缆电压损耗、电缆长度、需求功耗等进行计算,判断现有市电容量是否充足。对难以通过计算确定容量是否满足的基站采用模拟负载测试确定。对市电容量不足的基站采用增加稳压器、单相电更换为两/三相电、交流电改直流远供、低压电改高压电等多种方式为5G基站市电提供多种经济适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丹  聂磊 《江苏通信技术》2023,(2):29-33+46
针对5G基站设备功耗较大、5G基站建设对原有站址的电源影响较大的情况,利用新手段、新技术,引入5G智能电源设备,并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相结合,将5G基站电源系统工程设计与智能电源设备相结合,对基站用电负荷需求进行精细化分析,突破传统设备配置原则,合理利用存量基站电源系统的冗余容量,保证5G快速部署。工程实践证明,基站电源精细化设计可以充分挖掘存量站点潜力,降低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3.
吴晓东 《信息通信》2014,(7):159-160
针对某高速路覆盖站点,在就近取电困难的情况下,以局端机房为中心,将机房内-48V通信电源作为拉远电源设备的电源基础,通过系统容量及系统组网分析,采用直流悬浮供电的方式,将中心基站电源送至拉远设备处进行供电,实现高压直流远程不间断供电,为解决此类市电就近取电困难、市电停电频繁、电网波动大、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参考,进一步提升了通信电源后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在通信基站建设中,一些特殊场景,如高铁、高速道路沿线覆盖,乡镇、景区等较为偏远的地方,传统基站建设一般采用就近接引市电,安装一体化电源柜以及蓄电池做为后备电源的模式为远端RRU设备(射频拉远单元)供电,由此产生市电引入困难,市电报装周期长,市电施工投资大,电费结算繁琐,以及户外条件差造成蓄电池寿命短,偷盗严重等问题。而通过直流远供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5G基站在建设中遇到各系统备电时长要求不同、现有开关电源容量不足、新旧蓄电池混用、AAU(有源天线单元)供电损耗大的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括DC/DC(直流/直流)升压至57~72 V为5G AAU供电,380 V高压直流远供对拉远AAU集中供电,分部式开关电源+刀片电池灵活分散供电等。同时,还通过电能损耗指标来确定出不同场景下5G基站电源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5G作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技术,其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培育已全面进入加速成熟期。然而,5G设备功耗大,单台设备功耗大约是4G设备的3倍,且5G基站密度远大于4G,导致基站电源容量需求激增。为解决基站建设环境复杂、建设空间有限和建设美观安全等七大痛点,本文创新提出5G一体化智慧电源柜,可有效降低建设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保证5G建设快速推进,助力低碳网络。  相似文献   

7.
《信息通信技术》2019,(4):32-37
文章详细介绍5G对通信基站电源配套的影响,通过对传统基站配套改造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市电削峰、精细化配置、蓄电池合路器和模块化电源等针对5G电源配套改造的创新型应对策略,旨在寻求更加经济、高效、合理的5G电源配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刘熙  蒋勇 《电信快报》2020,(3):31-33
随着5G技术不断成熟,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不断扩大。针对5G网络的技术特性和网络部署要求,对5G的关键技术、5G对市电、备电能力及基站综合规划的挑战、5G创新电源系统方案的3个方面进行分析。从5G基站电源系统实施原理、方案选择角度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场景提供电源系统方案的选择,为后期的网络建设提供新的指引。  相似文献   

9.
冯芒 《电信快报》2021,(12):16-20
针对5G基站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RRU(射频拉远单元)设备功耗大导致基站部署建设困难的问题,结合设备参数、功耗实测数据,分析5G基站部署策略。讨论不同部署场景下,覆盖需求和设备功耗的关系,得到不同部署场景下的AAU/RRU设备功耗最小需求,并提出不同场景的站点功耗需求和基站节能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邵帅  徐猛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12):187-189
5G作为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近两年来得到大规模的建设。据相关数据显示,5G基站平均功耗在3.8KW左右,是4G基站的3倍以上。5G大规模建设将导致通信行业能源消耗大大增加,根据工信部关于加强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运营商要通过能源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本课题针对5G共址建设时,外市电需求缺口较小、市电引入成本高以及引电周期长的站点,通过机房电源容量评估,及智能控制系统实时采集机房中各设备能耗参数,通过计算加以判定,设定供电优先级,当机房的总电流超出原有电缆载流量设定值时,采用削峰填谷方式,暂停蓄电池充电,控制空调运行数量、高峰期由蓄电池和市电同时为负载供电等方式,在保证基站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电能的消耗和外市电扩容需要,以期达到能源精细化管理,为通信企业降本增效,缩短5G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11.
5G网络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的特征。5G基站功耗为4G基站的3~4倍。5G基站超密集的组网覆盖形式也需要更多的电力进行供应。因此,5G基站的建设也对其电源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文章以5G通信基站的供配电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其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技术指标分析,为5G基站的用电建设提供技术储备基础,为5G基站的正常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配置的基站类型,详细制定基站的市电引入等级、容量、方式,以及相应的电源、空调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13.
5G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具备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特征,因此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功耗明显增加,对于基站中的电源配套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原有的网络基站的电源配套设施和5G网络的实际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保障5G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原有基站中的电源配套设施进行有效的改造与升级。本文基于此,先简单分析对5G网络基站电源配套进行改造的必然性,后重点分析5G网络基站电源配套改造的实际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现阶段5G网络基站电源配套的改造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5G-R)系统基站布置密集、单体功耗高的特点,结合铁路无线通信的需求,研究采用太阳能(PV)为5G-R系统基站的射频拉远单元(RRU)设备供电的方案。对比分析5G-R系统RRU设备日用电规律及太阳能电池日发电规律,确定了采用太阳能结合储能与外电源的供电体系,通过比较几种太阳能电池与外电源组合供电架构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推荐采用直流侧切换的供电架构,并进一步提出了采用直流侧智能配电的太阳能供电方案。本研究在保证5G-R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同时,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降低了铁路5G-R系统对外电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保 《移动信息》2020,(2):00021-00022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各地市运营商陆续启动5G规模化建设,目前5G建设以共享现网基站方式为主。用户的差异化网络需求带来5G与传统3G/4G网络设备的差异化备电需求,对现网基站电源系统改造建设带来一定挑战。本文介绍了一些差异化备电解决思路及产品,以减少基站电源系统改造压力,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5G差异化备电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业务经营的开展,分布式基站已成为了网络覆盖建设的主要方式。移动网络建设中分布式组网场景中的电源保障问题对现有的通信电源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结合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阐述了高压直流远供电源系统在移动基站设计中的应用,并从设计角度给出了合理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公共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健全,"超级基站"的应急保障能力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超级基站"电源设备的配置与设计,必需充分考虑各电源系统设备的容量应满足正常和灾难两种不同环境下通信设备的用电需求。文中探讨了超级基站的电源系统配置和设计,具体包括超级基站的用电量分析、供配电系统组成、设备选择配置、供电智能化、设计建设过程中考虑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向5G演进,基站天线的系统架构、支持频段、技术性能需要同步升级.首先从5G网络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定义出发,结合关键技术点分析5G网络对基站天线的性能要求,然后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提出5G网络对基站天线的质量要求,最后从小型化、校准、测试等方面分析基站天线向5G演进面临的挑战,并总结天线系统对于5G网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从5G目前频段划分入手,选择合理的传播模型;然后对典型的基站配置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发射和接收参数;最后对典型覆盖场景及路径损耗进行分析,探索基站建设模式、设备配置、覆盖场景、使用频段等因素对于覆盖距离的影响,找出规律,建立5G无线接入网多场景覆盖模型,指导工程规划选址实施。  相似文献   

20.
师明 《电信技术》2003,(7):67-68
基站电源系统为移动主体设备及传输设备的配套支撑系统之一,涉及动力机械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多种专业学科知识。其维护工作的目的为保证通信设备获得持续、稳定、可靠的能源,为通信设备提供正常运行的环境,保证系统的安全。对此,维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电源设备种类较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果维护不得力,设备总体的故障率就会很高,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失去效用,运行成本开支大,基站不安全因素增大。为降低运营成本,防止蓄电池组早期报废,现就基站市电环境及对电源维护的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