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反鱼雷作战的要求鱼雷相当于"水下的导弹",在现代海战中的作战价值非常高,是水面舰艇和潜艇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由于鱼雷的攻击比导弹更隐蔽,攻击效果更致命,尤其是随着降噪技术的提高,潜艇和鱼雷的攻击隐蔽性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潜艇在水下发动的鱼雷偷袭可以对水面舰艇造成严重破坏,2010年韩国"天安"号护卫舰遭鱼雷攻击而沉没就是一个现实例子。而且新一代先进鱼雷的攻击距离越来越远,制导精度也越来越高,航速和机动性等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水面舰艇和潜艇类目标将越来越难以凭借机动来躲开鱼雷的攻击。为了实现对来袭鱼雷的有效自卫防御,必须要采取积极的鱼雷防御措施,同时实施硬摧毁和软杀伤等多种干扰、对抗措施,才能使舰艇不受鱼雷威胁,在反潜攻防作战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钱忠明 《鱼雷技术》2012,20(1):24-27
针对现行潜射反舰鱼雷制导方式受海洋环境的影响,潜艇攻击距离和鱼雷自导距离被制约的问题,借鉴反辐射导弹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目标探测信号的测量和其他组合联合制导的新型鱼雷制导方式。采用这种自导方式的反主动声纳鱼雷,以反潜舰艇和鱼雷发出的主动声纳脉冲信号为导引源,对目标实施硬杀伤。探讨了联合制导方式下,反主动声纳鱼雷的设计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假想了其作战流程。分析表明,反主动声纳鱼雷的作战特点符合实际攻击和作战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浩 《兵工科技》2008,(9):35-35
目前,反潜巡逻机都是在低空发射鱼雷攻击潜艇,在这种攻击模式下,反潜机很容易受到护航舰艇所发射的舰空导弹的攻击.加之现在的潜艇都在加装潜空导弹系统,这些都给反潜巡逻机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美国海军提出了“高空反潜作战”概念,并研制了一种可在防区外发射的新型武器——滑翔制导鱼雷。  相似文献   

4.
现代核潜艇使用反潜、防空和反舰武器与反潜兵力作战。这些武器是:发现目标和制导武器的相应的技术器材,还有各种对抗设备,譬如,潜艇的水下靶艇模拟器。国外认为,大口径深水双目标鱼雷是核潜艇的主要反潜武器,它既能摧毁潜艇,也能摧毁水面舰只。通常,一艘核潜艇装备4—6个鱼雷装置。水压鱼雷装置是鱼雷装置中最为完善的,它的鱼雷是从鱼雷发射管射出,不象一般鱼雷装置那样使用压缩空气,而是用高压水流。这种技术措施在潜艇高速行驶和下潜很深  相似文献   

5.
宋雪丹 《飞航导弹》1997,(6):23-25,,31,
前苏联反潜武器系统的发展历程1943~1945年纳粹德国使用声自导鱼雷攻击盟军舰船的有效性使科学家们想到也可以用此种鱼雷来攻击潜艇。研制反潜鱼雷大大提高了反潜的可能性,因为当时的反潜方式主要靠深水炸弹和水雷。随后前苏联就开始研制这类鱼雷。1946~1...  相似文献   

6.
吴荣 《兵工科技》2002,(1):23-27
现代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突击威力强等特点,不但可以发射精确制导的鱼雷,还可以发射反舰、反潜导弹(战略潜艇还是核拥有国普遍看重的一支核打击力量)。因此世界各海军强国都在积极研究发展潜艇这一独特的水下利器。  相似文献   

7.
滇东 《兵工科技》2005,(3):67-70
自潜艇这个“水下幽灵杀手”登上世界海战舞台以来,反潜战便成了海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潜艇、反潜机和水面舰艇都是如何对敌方潜艇实施鱼雷攻击呢?这些不同平台使用的反潜鱼雷都有哪些特点和类型呢?恰好笔者手边有一部描写现代潜艇题材的影片《猎杀红色十月号》,该片中有不少比较真实反映反潜鱼雷攻击的情节,结合这些情节,相信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反潜鱼雷的攻击战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现代鱼雷自导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鱼雷是水下导弹,是海军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用于反潜攻舰的主要武器,是高新技术的综合体。自导技术是现代鱼雷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现代鱼雷自导系统的功能、工作环境和自导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编队使用火箭助飞鱼雷齐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海战的反潜作战中,编队准确的判明敌我情况和战场态势,合理的选择反潜武器及其射击方法,是实施对潜艇打击的关键.针对火箭助飞鱼雷这一反潜利器,本文根据其作战使用特点,参考舰空、舰舰导弹及管装声自导鱼雷齐射的定义、使用时机和组织实施方法,分析了与实际训练和作战相契合的火箭助飞鱼雷齐射相应的定义和概念,对火箭助飞鱼雷的作战使用及发挥我方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尾流自导鱼雷前篇介绍了线导鱼雷的制导原理,接下来谈谈尾流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就是指鱼雷利用敌方舰艇航行时产生的尾流来对目标舰艇进行跟踪。水面舰艇在航行时,由于螺旋桨搅动会在海水表面形成明显的尾流痕迹,尾流与毗邻的海水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声特性和热特性,压力场和温度等物理特性也会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并长时间存在于海水中而无法消散。因此尾流自导鱼雷可以利用目标舰艇尾流多种形  相似文献   

11.
李斌  郑为  万亚民 《鱼雷技术》2012,(2):149-152
光纤线导+声尾流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能够较好地克服单一制导方式的缺点,提高鱼雷武器在复杂水声物理场环境中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和导引精度。本文研究了鱼雷射前流程,作战态势,线导方法以及舰船尾流模型和尾流自导检测模型等内容,完成了基于以太网的鱼雷线导+尾流制导全弹道仿真平台构建,为下一步半实物鱼雷全弹道仿真平台构建提供技术支撑,可以支持完成复合制导鱼雷的使用方法和性能评价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孙常存 《兵工自动化》2023,42(10):40-43+77
针对影响反潜助飞鱼雷作战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反潜助飞鱼雷弹道特征分析,建立反潜助飞鱼雷空中与水下弹道模型。结合敌潜艇典型机动规避样式,按照反潜助飞鱼雷反潜作战流程编制仿真程序,定量分析射程、落点偏差和主动自导作用距离对反潜助飞鱼雷命中目标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析对反潜助飞鱼雷作战能力仿真、试验和训练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SUT鱼雷(德)     
SUT鱼雷是由潜艇、水面舰艇发射的反潜、反舰两用鱼雷,它兼有早期“海蛇”和“海豹”的特点。1978年,AEG公司曾声称,该雷的主动自导作用距离为2.000m,被动自导作用距离为4.000m~6.000m。其制导部分具有再搜索逻辑功能,鱼雷姿态由陀螺相对于控制舵面来控制。 SUT鱼雷是出口序列鱼雷,潜艇可在5m~7m水深处自航发射,也可用压缩空气发射。水面舰艇发射时,水深要大于10m。  相似文献   

14.
正浅谈声制导方式声制导也被称为声寻的制导,是利用声波作为目标辐射或反射信号的一种制导方式,分为主动声制导和被动声制导两大类型。我们知道,不管采取了哪种寻的制导方式,制导武器都要靠目标辐射或反射的某种信号能量来进行跟踪和导引。声波也是一种信号能量的传输,不过声波传输的是一种机械能,而电磁波传输的是电磁能,两者在物理上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能量传播。一般情况下,声制导不会用于对空导弹,  相似文献   

15.
鱼雷是主要的反潜武器之一,鱼雷制导技术的使用使其战技性能有了质的提升,当前鱼雷制导方式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当今世界主要的几种鱼雷制导方式的技术特点及其战斗使用情况,并在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对未来鱼雷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滇东 《兵工科技》2005,(6):67-70
潜艇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作战环境,被鱼雷击中后自保的机会十分渺茫。现代制导鱼雷具有很高的命中概率,据统计,正常情况下,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但是当目标潜艇使用鱼雷防御手段后。其命中概率就会降低到20%-40%。由此可见,潜艇装备和使用鱼雷防御系统十分必要。目前潜艇鱼雷防御手段从性质上可分为软杀伤鱼雷防御、硬杀伤鱼雷防御、非杀伤鱼雷防御三种。  相似文献   

17.
揭开俄罗斯反潜导弹的神秘面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有一种很特别的对付潜艇的武器,即反潜导弹,它有别于传统的鱼雷和火箭弹,具备导弹的特点:有动力装置,可以改变速度,具有制导功能,包括中段制导,能够改变飞行方向,装有杀伤战斗部,可有效杀伤目标。这种导弹是前苏联在与美国的核潜艇对抗中研制的。  相似文献   

18.
蒋涛  芮力 《鱼雷技术》2013,(6):464-468
针对反潜鱼雷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反潜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至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移出了一定的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了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解算方法,进而仿真计算出各种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最优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从而为部队在反潜鱼雷作战使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获取的目标运动要素不完整或目标运动要素误差较大的情况下,潜艇发射反潜自导鱼雷攻击敌潜艇存在较大目标散布。为了提高命中概率,潜艇应组织反潜自导鱼雷齐射。在研究了潜射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的数学模型,对不同战术态势下、不同雷数齐射遮盖目标散布的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在设定的战术条件下,中等射距以内2发雷齐射可以遮盖目标散布;大射距大目标运动要素误差情况下4发雷以上齐射可以遮盖目标散布。由于设定的战术条件是任意的,因而研究结论对于潜射反潜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光纤制导鱼雷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月珍 《鱼雷技术》1996,4(4):10-16
本文在介绍了光纤制导鱼雷的优越性以及国外研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实施光纤制导鱼雷的几种方法及存在的技术要点和解决途径,并对我国实施光纤制导鱼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