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对手绘插画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展现特点、设计实践与应用前瞻等方面的独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手绘插画及相关平面设计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手绘插画在海报设计中的呈示进行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结合笔者的主题系列海报实践创作过程,进行具体思维逻辑、设计过程、表现手法、特征体现和运用表达的解析.结论 探寻手绘插画在海报设计...  相似文献   

2.
论海报设计中的汉字图形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翠莲 《包装学报》2015,7(4):66-71
海报设计中的汉字图形化设计具有可传播性特征、形式美感特征和装饰性特征。海报中的汉字图形化设计可采用直接汉字图形化和间接汉字图形化两种表现手法,前者是把主题汉字作为图形元素运用到海报中,并对文字的形式进行提炼,使之以图形的形式呈现,能更直观地传递海报内容,表现艺术美感;后者是对汉字进行变形、夸张、繁化,或者对汉字的某些点、线等笔画进行变形设计,或与其他设计元素进行拼接设计,把汉字的构成形式与所要传达的图形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字图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突变的视觉感受,以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3.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珺 《包装工程》2014,35(22):77-80
目的研究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设计。方法通过对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基本特征以及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形式、设计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出了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设计特征,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新艺术运动时期5个国家的海报设计。结论新艺术运动时期是西方艺术设计的一个特定时期,是设计类型从传统设计到现代设计的转折点,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设计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为后来的海报艺术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海报作品的拼贴表现形式特点,总结设计美学与拼贴海报的关系,并结合拼贴海报主题创作实践案例分析,论证设计美学语言中拼贴的表现形式在海报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案例的探析,设计美学对拼贴海报设计存在着指导意义,能将拼贴海报推到更高的层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拼贴的表现形式为海报设计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刘丹丹 《包装工程》2014,35(24):80-82,103
目的研究海报设计中视错觉图形的运用,探索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对视错觉图形进行了概述,通过举例的方法列举了视错觉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分析了视错觉图形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不同形式的视错觉图形应用于海报设计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成果。结论视错觉图形应用于海报设计中,可为观看者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创造出独特、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强海报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彭军 《包装世界》2009,(6):80-81,84
本文分析了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海报艺术在信息时代所传达的设计观念、风格及独特的艺术魅力,结合其简洁的画面形象、理性严谨的传统书法、巧妙处理的虚实关系,并采用热情饱满的地域文化,表述了它所体现的艺术特点,阐明了全国图书交易海报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化公益主题性,成为反映时代文化的传媒代表。为我国的图书交易海报设计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传统的意象审美视角解读了现代海报艺术中生成复合意象的多种思维方式,论述了在现代海报艺术中生成复合意象的各种造型方法,目的是让现代海报设计形成具有民族个性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念,构建意象海报设计,让传统的意象审美在现代海报设计实践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潇 《包装工程》2017,38(14):238-240
目的探究各种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及其应用方式。方法以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形式为基础,从商业海报、电影海报、公益海报、城市形象海报和校园海报五方面结合实例探讨色彩在其中的表现力及应用。结论色彩在海报设计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感染受众情绪,产生共鸣,同时丰富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切实提升海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包晗  陈芳 《上海包装》2023,(7):166-168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动态插画逐渐成为海报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元素。与传统海报设计中的静态元素不同,动态插画的表现层次更加复杂,能有效提高海报作品的视觉效果。基于动态插画在海报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动态插画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模式,以期对增强海报的视觉传达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二十世纪波兰、日本的戏剧海报以及中国清代的戏剧海报为例,对其形式的无定义性进行分析与阐释,从而阐述了维特根斯坦艺术无定义性的本质;同时结合海报设计多元化趋势与当代戏剧的创新性转变,探讨了戏剧海报设计边界的拓展,旨在为戏剧海报的解读与创作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丽丽 《包装工程》2017,38(16):254-256
目的探究招贴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方法以简约主义风格为起点,概括简约主义风格融入招贴设计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文字、构图、色彩、图形4个方面对招贴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进行论述,配合具体实例总结方式方法。结论在招贴设计中融入简洁主义风格既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又能够提升招贴作品的宣传效果,是未来招贴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军  胡易容 《包装工程》2011,32(16):119-122
通过对斯切拉瓦格招贴艺术的文本分析,指出其风格张力形成的深层原因是设计师对康定斯基以来冷、热抽象风格的全新演绎与视觉能量的平衡。同时,以接受符号学为理论根据,阐述了热抽象风格招贴的受众感知规律,进而在图像符号理论与设计艺术学之间提供了新的参照视野。正是在视觉流程中建构的秩序感与"热抽象"的高能量状态所形成的平衡,共同构成了斯切拉瓦格无可复制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张洪亮 《包装工程》2022,43(14):403-407
目的 探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元素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继而使平面设计作品的形式得到扩展,内涵得到升华,获得更多中国观众的认可。方法 对水墨元素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其对当代平面设计的价值和意义。从水墨形态、水墨意蕴、水墨色彩等多个方面,探讨水墨元素在招贴、广告、标志等多类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结论 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特有的视觉元素,集中代表着中华民族审美志趣、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可以给当代平面设计以素材、理念和技法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在使作品质量得到本质提升的同时,彰显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并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开辟出一条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栗帅东  孙阿强  徐云 《包装工程》2022,43(22):221-230
目的 探究图像叙事理论在公益海报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设计策略,将COVID-19主题的图像叙事特征与受众心理需求相契合,使海报传播的文化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方法 通过分析图像叙事理论下公益海报设计的基本特征,结合COVID-19叙事主题,采用5W1H模式分析叙事元素并构建叙事空间,利用视觉思维论述受众审美特征与心理诉求,借用意象论和图形创意法,对用来修辞海报主旨的图形符号进行视觉语言转换。结果 基于图像叙事原理结合受众情感诉求进行设计实践,从受众认知、感知、反思三个层面,构建海报设计流程的垂直化思维,使公益海报的多维语境与文化价值得以深度传播。结论 图像叙事理论介入公益主题海报创作,可以让海报画面语义表述更加丰富,进一步加强了与受众的情感沟通,使公益海报的视觉表现、引导功能和价值观念传播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能够解决单一的形式美法则、无法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和复杂的设计流程等问题,为公益海报再设计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傅小龙  金秋 《包装工程》2018,39(2):254-258
目的从美学和商业价值研究黄海电影海报。方法通过剖析黄海电影海报的创作手法与价值,从汉字构成、传统水墨、中国哲学、色彩切换、情感营造以及视觉冲击等多方面,阐述黄海电影海报以充分的文艺性主导电影商业性的成功之道。结论电影海报是电影商业推广的重要手段,但商业价值的功利性常会冲淡或掩盖电影海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文艺性。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不断给予人们新的视觉体验,彰显了东方美学在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6.
陈慧姝 《包装工程》2019,40(12):313-318
目的 研究电影海报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内含,以及电影海报中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方法 通过对电影海报及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深刻领悟,分析电影海报的视觉传达表现如何利用图形的创意表现、色彩的情感传递、文字的创意内涵、版式的构思编排和意境的营造表达来传达影片的艺术情节和商业价值,并利用经典的电影海报案例设计特征,对海报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探索和挖掘,解读设计的深刻创意构思。结论 电影海报作为当前设计形式中的重要门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电影商业化运作竞争激烈的今天,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背后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传达。可以用视觉传达设计独特的表现形式来突出电影主题与特征,展现电影海报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招贴设计中的民族语境;阐述了招贴设计中民族语境营造的前提是突出文化性,民族文化是现代招贴设计的基础和动力;从国内、外招贴设计的民族文化融入问题说明招贴设计民族语境的营造,并以实例作进一步分析。指出现代招贴设计应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才有可能深入探询现代意义上新的招贴视觉语言和个性风格,提高招贴信息传播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18.
论招贴设计中的排版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若滢 《包装工程》2013,34(14):95-97,112
分析了招贴设计的含义、类别、特点及排版的构成要素,论述了招贴设计已不仅仅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而存在,从简约性、图文结构一体性、艺术性与逻辑性、个性化方面,分析招贴设计中排版设计的特点,从视觉流程的规律、方向和引导形式,分析了招贴设计中排版设计的视觉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留白、空间在招贴排版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税梦瑶  姜龙 《包装工程》2016,37(12):53-56
目的对川酒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变形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阐述文字元素在川酒海报设计中的美学表现,指出文字变形应用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市面上川酒海报设计的现状及问题,从文字图形化、分解与重构、文字渐变、文化联想4种设计手法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善建议。结论文字变形应用是川酒海报设计的一种重要创意方式,设计师应采用艺术的文字变形手法,结合产品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创作出符合时代与受众需要的海报作品。  相似文献   

20.
戴山山 《包装工程》2020,41(18):332-338
目的 研究威尼斯、巴黎、马德里三座欧洲城市的视觉形象设计案例,为城市视觉形象塑造提供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案。方法 结合三座城市视觉形象设计案例,通过对城市意象、城市标识、城市景观三大城市视觉体系的分析,归纳城市形象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模式。结论 城市意象是城市视觉形象的基础,由标志物、道路、区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城市标识是城市形象的内涵,由城市主标识、城市事件标识、城市标识应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城市景观是城市视觉形象的延伸,由城市海报、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涂鸦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未来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可以通过对城市意象、城市标识、城市景观三个视觉层次的丰富,实现对城市视觉形象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