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淮  黄伏莲  刘永勤  庞炜 《施工技术》2011,40(10):20-22,47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总结,指出隧道施工对城市建筑物等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详细论述了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质环境安全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原则、主要内容、阶段划分,以及济南地铁规划对泉水影响的评估和北京地铁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控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质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主要风险之一。文章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的孤石成因、岩土工程特性,对孤石条件下盾构施工的风险辨识、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出的风险预控措施和孤石处理技术可有效应对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孤石、漂石的情况,对今后盾构在类似地层的施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施工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建立了基于风险矩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风险评价。运用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各风险的风险系数,做到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降低风险隐患对后续工作和环境的损失,进而达到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的安全、质量、进度、效率和环境等各项目标。最后针对其相应的施工风险因素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风险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余江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0):27-28
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全速发展下,各地区纷纷开展地铁等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但由于部分地区地层条件特殊,属于孤石发育地层,此类地层土体普遍缺乏良好的稳定性,孤石同周围土层之间存在巨大的强度差,因此也大幅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与难度。为此,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在阐明孤石发育地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风险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几点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大多与工程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不到位有关,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京地铁达官营车站采用PBA工法施工过程中的中桩钢管柱安装的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大断面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钢管桩定位、成孔、安装、钢管柱的加工、运输、吊装和固定等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同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PBA工法各个工序的质量要求。通过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改进措施,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施工风险,以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中PBA工法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斌 《新材料新装饰》2021,(2):123-123,125
文章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结构类型,其次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必要性,接着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深基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最后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深基坑施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不少新办法、新技术、新手段,使得全国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大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探讨未来在施工精细化管理、文明施工标准化、网络智能化、BIM技术等新思想、新技术潮流的推动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迅猛,项目在城市密集区内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线路长、建设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蕴藏大量风险和隐患,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恶劣,风险管控问题突出.主要存在风险量化分析困难、风险大数据获取不足、风险管控手段传统的瓶颈.完成单位经过数年产学研攻关,在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了实质性创新,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难题.主要的创新成果有:基于云服务的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大数据快速采集技术与装备;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大数据管控技术与云平台.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城市轨道交通连续梁桥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连续梁桥施工监测的具体策略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具体实践中需开展施工监控计算、施工监测、施工监控等具体措施,加强施工监测,做好细节控制。通过研究可知城市轨道交通连续梁桥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是施工监测,因此施工监测也成为当下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基坑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施工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区间的影响,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方法,在确保施工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提高轨道施工质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盾构施工技术的因素众多,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技术问题,从而影响盾构施工技术的效果,影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效率。详细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技术,并结合具体实际深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轨道交通周边环境安全是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对工程环境风险内涵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定义。根据工程周边环境对象的特点,研究其重要程度和安全特性,划分其重要性等级和安全性等级。结合施工对工程环境风险影响程度的预测和评价,对工程环境风险进行综合性评估,判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定其工程环境风险等级,为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和工后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一套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风险的新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高架桥下部结构施工形式多以现浇方式为主,而对于墩帽的快速施工——墩帽的预制装配施工却鲜有应用。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安全和经济等优势上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快速施工的必要性进行了叙述;结合某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墩帽预制施工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了34个关键节点。根据通知,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要坚持全面识别、重点管控、各负其责、强化落实的原则,将开展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作为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要规范开展关键节点风险管控,严格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城市  相似文献   

16.
朱成根 《石材》2023,(2):71-73
<正>前言复杂地质对于所有工程行业的施工而言都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这样在城市范围内线路及车站均位于地表之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车站选址及线路选择,并且也更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1]。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工程行业,才应当根据现实条件来开展城市轨道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工作,尽可能将地质条件考虑在实际的工程内,并且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是控制施工风险的重要手段,其中预警管理体系作为现场风险管控的措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所开展的监测工作为基础,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警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并在某车站监测综合预警过程中进行了实战检验,希望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监测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延东  梁田  王朝华 《山西建筑》2011,37(12):149-150
结合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对碎石道床和整体道床进行了比较,分别从梁的应力、基础沉降量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度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根据城市轨道工程的地质、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来决定采用哪种道床。  相似文献   

19.
王祥 《中国市政工程》2023,(2):47-50+106-107
在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岩溶作为普遍性不良地质作用,成为地质勘察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总结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岩溶勘察经验,分析现阶段岩溶勘察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后,从岩溶特点和轨道交通特点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地质调绘先行、综合物探普查、工程钻探验证、施工过程复核修正”的岩溶勘察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迎门滩—马滩隧道是黄土地区第一条下穿黄河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也是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重点及难点工程之一;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极为特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安全风险。为降低隧道施工风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了机械风险、人工操作风险、工程地质风险、施工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以及人文与社会环境风险,建立了下穿黄河隧道盾构施工的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迎门滩—马滩下穿黄河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与工程现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