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今年正逢中国建筑史学泰斗,梁思成先生百年诞辰,最近由建工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梁思成全集》,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套书所展示的内容,是先生一生披荆斩棘、艰辛工作的结晶。每次读到先生的文章,先生的音容笑貌马上便浮现在脑海,每当回想起过去先生的谆谆教诲,总是令人兴奋不已,先生那一篇篇力作是我们建筑史学人的必修课本,先生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更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先生的一生所走过的路虽然坎坷,但却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在20世纪的历史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建树丰碑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梁思成先生对首都的规划、首都的性质、现代中国建筑风格的探讨等文献后,阐述其对中国现代建筑文化所做的贡献及对后人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杨永生 《建筑创作》2004,(5):100-101
归来研究,得内子林徽因在考证及分析上,不辞劳,不惮烦,以与协作: (摘自1932年《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绪言。)你走后我们大感工作不灵,大家都用  相似文献   

5.
金磊 《建筑创作》2006,(6):20-29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20年代末朱启钤勘立“中国营造学社”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4月20日)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伺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2月,是我国唯一的以中国古建筑科学为研究对象的民间学术组织,其创始人为朱启钤先生。1931年,梁思成担任该学会法式部主任,而后,刘敦桢先生也来到该学社,  相似文献   

7.
肖冰 《华中建筑》2011,29(12):8-11
该文是作者“梁思成研究的回顾”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分为“梁思成热”、“各时期相关研究特点”、“台湾学者的研究”等,文中重点回顾了关于梁思成的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对不同时期学者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等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能够借助前人的方法及成果去辅助理解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理论,使人们更加客观、理性的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忆 40 年前初学中国建筑史时,梁思成先生的著述、龙庆忠教授的指导,使笔者克服困难,顺利进入建筑史之门的历程。笔者以梁、龙两先生为榜样,立志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终生,并以此文缅怀梁、龙两先生之恩。  相似文献   

9.
10.
费麟 《建筑创作》2006,88(10):164-166
1953年我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面临了考大学选志愿的时刻。我想学建筑.是留在上海还是去北京一时难以定夺。这时.听说梁思成先生正在清华主持建筑系,我很快就下了决心,还是去北京拜梁先生为老师吧。妈妈有点舍不得我离开身边.但还是鼓励我考清华建筑系。就这样我走进了清华校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杰出的先驱——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石 《城市规划》2001,25(5):45-49
梁思成先生多年从事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古建筑遗产的研究工作 ,作出了多方面的开拓性工作和贡献 ,他勇于接受新事物 ,比较早地就思考建筑理论、设计创作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濒临结束时 ,他就注意到当时西方建筑界热烈讨论的战后城市改造和居住环境问题 ,在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市镇体系秩序”一文系统地阐述他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和主张。 194 9年北京解放以后他以满腔热情投入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工作 ,提出了规划方案和许多建议 ,为了北京历史古城的保护和首都的现代化建设 ,他写文章、作报告 ,奔走呼号 ,竭尽…  相似文献   

12.
13.
梁思成先生与中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晴  姚赯 《新建筑》2005,(4):67-69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历史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文物建筑修复观念,树立了“修旧如旧”的修复概念,提出了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思想。这些思想均与当时的国际主流保护理论相符,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修旧如旧”的概念已不符合今天的国际遗产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14.
王雯淼 《建筑创作》2006,(6):150-153
穿梭于现代都市的高楼林立中.体味着北京城活泼而不失浑厚的文化气氛.虽然昔日的传统木构已被到处充斥的钢筋水泥取代,但一个名字却不该被我们忘记——梁思成。正值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20日.建筑界、文保界诸多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举行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山东建材》2013,(6):22-25
诗人徐志摩虽痴情却也多情,离异后苦追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林徽因而不得,转而再娶沪上名媛陆小曼;而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金岳霖追林徽因不成,终其一生未娶,与梁、林夫妇比邻而居,友爱终生。林徽因的感情抉择,也可谓建筑学对文学、哲学的一项胜利,让建筑学这一看似冰冷的学科也具有了更多诗意与感性。  相似文献   

16.
李沉 《建筑创作》2011,(1):14-14
2010年12月6日,"梁思成铜像落成典礼"在四川宜宾市李庄举行。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于永湛、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康明、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以及来自活动组委会、各联合主办单位代表、四川省文物局、宜宾市委、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实物互证、文本注释、版本校勘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梁先生对《营造法式》研究的目的和历程,梳理其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陈耀东 《建筑创作》2007,(8):131-132
陈明达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是继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二位学科奠基人之后,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的学者之一。陈先生的去世,是中国建筑史研究队伍的一个损失,我们后学一直在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20.
<正>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学术领军人物,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还有留洋的经历,具有西方科学素养。两种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学术研究方法上表现为中西合璧。尤其在国学根底方面,后继者恐怕很难与他们比肩,这显然与那一代学者的家庭教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