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差分图像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图像置乱效果评价新方法。针对基于奇异值分解法的置乱程度评价法不能客观地反映图像置乱效果好坏的不足,首先对置乱前后图像进行差分运算并得到其相应的差分图像,其次对两差分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最后计算其奇异值差异程度的大小作为图像置乱效果评价的新准则。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差分互信息距离的图像置乱效果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差分图像和互信息距离相结合的图像置乱效果评价新方法。首先提出了互信息距离概念,然后对置乱前后图像进行差分运算并得到其相应的差分图像,最后计算两差分图像之间的互信息距离作为图像置乱效果评价的新准则。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图像置乱加密效果评价新方法。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直接来自于哺乳动物视觉皮层神经细胞的研究,已在图像处理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利用脉冲耦合网络实现图像特征提取,然后分析置乱前后两图像所提取特征向量之间的差异程度,最后构造了图像置乱效果评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是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DCT变换进行图像置乱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基于DCT变换的图像置乱效果评价新方法,以便真实地评价图像置乱效果的好坏。首先将置乱前后两图像分成大小相同的子块并对其进行DCT变换,其次利用置乱前后相同位置子块图像所对应频域系数来构造偏差矩阵并定义其离散概率分布,最后通过计算离散概率分布的信息能量作为图像置乱程度的评价。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很好地度量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欧氏距离不能真实刻画图像间差异程度的不足,考虑到图像中任意位置灰度信息与其周围邻域灰度存在紧密关系,提出一种考虑邻域灰度信息的图像距离新定义,并用其构造一种描述图像置乱效果好坏的评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散度理论的图像置乱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模糊散度理论的图像置乱程度评价新方法。首先对置乱前后图像中任意像素所对应二阶邻域系统构造一个模糊集并定义其隶属度;其次计算图像中各像素所对应二阶邻域系统模糊集及其补集之间的模糊散度;最后根据置乱前后两图像的模糊散度来构造图像置乱程度评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是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模糊熵理论的图像置乱程度评价新方法。首先对置乱前后图像中任意像素所对应二阶邻域系统构造一个模糊集并定义其隶属度,其次计算图像中各像素所对应二阶邻域系统模糊集的模糊熵,最后根据置乱前后两图像的模糊熵构造图像置乱程度评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充分反映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奇异值分解用于图像置乱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图像置乱程度评价新方法。首先求置乱前后两图像灰度值差的绝对值矩阵;其次计算灰度差绝对值矩阵与其转置矩阵之积并进行奇异值分解;最后根据所得奇异值构造一个离散概率分布并计算其信息熵作为图像置乱程度评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置乱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位置相关性的图像置乱效果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欧氏距离范数描述图像的位置相关性,提出一种图像置乱效果评价方法。对Arnold变换和M序列变换2种置乱算法的置乱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置乱次数和图像置乱程度之间的关系,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叉熵的数字图像置乱程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交叉熵与图像的最优分块处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交叉熵的数字图像置乱程度的评价方法。为了能用图像交叉熵反映出图像置乱效果,采用具有周期性的置乱变换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图像的置乱程度,反映了加密次数与置乱程度的关系,与人的视觉基本相符。而且对于不同的图像,该评价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用的置乱变换在各个加密阶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Traditional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CBIR) scheme with assumption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 images in large-scale collections suffers from poor retrieval performance.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images usually exist in the form of image bags and each bag includes multiple relevant images of the same perceptual meaning.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se natural image bags, we explore a new schem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It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 to search the bag-based medical image collection by providing a query bag. However, there is a critical problem of noisy images which may present in image bags and severely affect the retrieval performance. A new three-stage solution is proposed to perform the retrieval and handle the noisy images. In stage 1,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noisy images, we associate each image in the image bags with a relevance degree. In stage 2, a novel similarity aggreg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incorporate image relevance and feature importance into the similarity computation process. In stage 3, we obtain the final image relevance in an adaptive way which can consider both image bag similarity and individual image similarity.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improve the image retrieval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通过图像采集技术实时监控煤矿井下生产情况, 提出了基于图像增强的井下图像拼接算法。利用局部双边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近似的Hessian矩阵和框状滤波确定特征点的位置,然后,计算特征点的描述子向量,采用最近距离比次近距离的匹配算法将特征点配对,最后利用特征点对计算得出变换矩阵,采用线性渐变融合方法进行图像融合。通过图像增强前后特征点数量对比实验验证了增强算法的有效性,并证明了该算法显著提高了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的拼接效率,有利于提高匹配的准确性和拼接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哈希算法的分类性能和运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变化特征和能量特征的图像哈希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形成二次图像,利用Sobel算子对二次图像的红色通道、绿色通道、蓝色通道图像进行x轴和y轴的梯度值计算,将各分量图像的梯度值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的梯度图像;然后将梯度图像幅值的多方向变化信息作为图像的梯度特征,所有图像子块的能量值作为图像的能量特征;最后将图像的梯度特征与能量特征联合起来并置乱得到最终的哈希序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区别性和鲁棒性可以达到较好的权衡;与最新的以及较好的哈希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最好的ROC曲线和最短的运行时间,平均运行时间为0.0242 s,并且在拷贝检测的对比实验中,所提算法的查全率—查准率曲线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多数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属于有监督学习,训练数据需要成对出现,并且在处理图像背景时,现有的方法过于繁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蒙板的无监督图像风格迁移方法。在实验中,采用了基于循环一致性的CycleGAN架构,并使用Inception-ResNet结构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具有内置图像蒙板的生成式模型,最后通过无监督学习将图像的背景与学习到的抽象特征进行自动重组。实验表明,新方法有效地对图像背景和抽象特征进行自动分离与重组,同时解决了特征学习过程中的区域干扰问题,获得了可观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6.
Image annotation is a process of assigning metadata to digital images in the form of captions or keywords, and has been regarded as image management and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processes of image retrieval. And many automatic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However, these methods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respectively. Fractals are fragmented geometries and can be considered separate parts; each part is similar to the contracted overall shape. Fractal features provide geometric information of an image that is irrelevant to the shape and size of an object in the image; therefore, fractal features are more robust than color and texture features.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d a fractal-driven image annotation (FIA) schema that extracts fractal features through fractal image coding and integrates color and texture as new visual features to conduct image-based annot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thresholds on annotating accuracy is insignificant. This finding sup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FIA on complex practical environments, reduces the time for identifying the optimal thresholds, and improves the practicality of using FIA in re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Yu  Shuang  Li  Xiongfei  Ma  Mingrui  Zhang  Xiaoli  Chen  Shiping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21,80(4):5673-5700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 In this paper, a new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L1 image transform is proposed. A distinctiv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hat an...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暗原色先验理论下对天空区域的透射率估计总是过于偏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暗原色图像的透射率纠正方法。以暗原色图像为参考,提取其天空等明亮区域的灰度归一化值替换生成新的透射率图。该方式提高了天空区域的透射率值,使其更接近于真实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各类雾化图像,在无需调整各参数值的情况下,该算法均能很好地避免天空区域出现色差失真问题;同时对于不含天空区域的图像,去雾仍然有效。此外,算法执行时无需进行复杂的天空区域识别及提取等操作。算法在实际去雾应用中实现了无参化,自动化程度高;对于分辨率为640?480彩色图像,速度可达1.5帧/s。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NN图像因子分解的X线医学图像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和改进的PCNN图像因子分解的X线医学图像增强算法。利用一种改进的PCNN图像因子分解算法对图像进行因子分解,得到细节程度由粗糙到精细的 一系列图像因子。分别对各层图像因子平滑滤波获得图像因子增益矩阵,根据图像因子的局部对比度是否达到由人眼视觉特性得到的对比度阈值进行自适应调节增益矩阵,对每层 图像因子增强后重构即可得到增强图像。经过对不同X线医学图像进行实验仿真,并对比一些常用图像增强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容易出现信息丢失、块效应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像抠图技术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聚焦检测获得源图像的聚焦信息,并根据所有源图像的聚焦信息生成融合图像的三分图,即前景、背景和未知区域;然后,利用图像抠图技术,根据三分图获得每一幅源图像的精确聚焦区域;最后,将这些聚焦区域结合起来构成融合图像的前景和背景,并根据抠图算法得到的确定前景、背景对未知区域进行最优融合,增强融合图像前景、背景与未知区域相邻像素之间的联系,实现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客观评价方面能获得更高的互信息量(MI)和边缘保持度,在主观评价方面能有效抑制块明显效应,得到更优的视觉效果。该算法可以应用到目标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以期得到更优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